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十一氟己酸甲酯 | 424-18-0

中文名称
十一氟己酸甲酯
中文别名
十一氟代己酸甲酯
英文名称
perfluorohexanoic acid methyl ester
英文别名
methyl perfluorohexanoate;methyl undecafluoro-n-hexanoate;undecafluoro-hexanoic acid methyl ester;Undecafluor-hexansaeure-methylester;methyl 2,2,3,3,4,4,5,5,6,6,6-undecafluorohexanoate
十一氟己酸甲酯化学式
CAS
424-18-0
化学式
C7H3F11O2
mdl
——
分子量
328.082
InChiKey
NJXMLQHJFDKLK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121
  • 密度:
    1.579
  • 闪点:
    21℃
  • 溶解度:
    可溶于氯仿(少量)、DMSO(少量)、甲醇(少量)
  • 保留指数:
    596;595.7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9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6
  • 拓扑面积:
    26.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3

安全信息

  • 危险等级:
    3
  • 危险品标志:
    F
  • 海关编码:
    2915900090
  • 包装等级:
    II
  • 危险类别:
    3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10,P233,P240,P241+P242+P243,P280,P303+P361+P353,P403+P235,P501
  • 危险品运输编号:
    3272
  • 危险性描述:
    H225

SDS

SDS:3d247b25a3292d1c70935cd56d8f0b5f
查看
十一氟己酸甲酯 修改号码:5

模块 1. 化学
产品名称: Methyl Undecafluorohexanoate
修改号码: 5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GHS分类
物理性危害
易燃液体 第2级
健康危害 未分类
环境危害 未分类
GHS标签元素
图标或危害标志
信号词 危险
危险描述 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防范说明
[预防]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禁烟。
保持容器密闭。
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采取预防措施以防静电和火花引起的着火。
穿戴防护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具。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清洗皮肤/淋浴。
[储存] 存放于通风良好处。保持凉爽。
[废弃处置] 根据当地政府规定把物品/容器交与工业废弃处理机构。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单一物质/混和物 单一物质
化学名(中文名): 十一氟己酸甲酯
百分比: >96.0%(GC)
CAS编码: 424-18-0
俗名: Methyl Perfluorohexanoate , Undecafluorohexanoic Acid Methyl Ester ,
Perfluorohexanoic Acid Methyl Ester
分子式: C7H3F11O2
十一氟己酸甲酯 修改号码:5

模块 4. 急救措施
吸入: 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休息。若感不适请求医/就诊。
皮肤接触: 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清洗皮肤/淋浴。
若皮肤刺激或发生皮疹:求医/就诊。
眼睛接触: 用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清洗。
如果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食入: 若感不适,求医/就诊。漱口。
紧急救助者的防护: 救援者需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比如橡胶手套和气密性护目镜。

模块 5. 消防措施
合适的灭火剂: 干粉,泡沫,雾状二氧化碳
不适用的灭火剂: 棒状
特殊危险性: 小心,燃烧或高温下可能分解产生毒烟。
特定方法: 从上风处灭火,根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非相关人员应该撤离至安全地方。
周围一旦着火:喷,保持容器冷却。如果安全,消除一切火源。
消防员的特殊防护用具: 灭火时,一定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模块 6. 泄漏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措施,防护用具,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远离溢出物/泄露处并处在上风处。确保足够通风。
紧急措施: 泄露区应该用安全带等圈起来,控制非相关人员进入。
环保措施: 防止进入下道。
控制和清洗的方法和材料: 回收到密闭容器前用干砂或惰性吸收剂吸收泄漏物。一旦大量泄漏,筑堤控制。附着
物或收集物应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废弃处置。
副危险性的防护措施 移除所有火源。一旦发生火灾应该准备灭火器。使用防火花工具和防爆设备。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处理
技术措施: 在通风良好处进行处理。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具。防止烟雾产生。远离热源/火花/明火
/热表面。禁烟。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积累。使用防爆设备。处理后彻底清洗双手和脸。
注意事项: 如果可能,使用封闭系统。如果蒸气或浮质产生,使用通风、局部排气。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和衣物。
贮存
储存条件: 保持容器密闭。存放于凉爽、阴暗、通风良好处。
远离不相容的材料比如氧化剂存放。
包装材料: 依据法律。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 尽可能安装封闭体系或局部排风系统。同时安装淋浴器和洗眼器。
个人防护用品
呼吸系统防护: 防毒面具。依据当地和政府法规。
手部防护: 防护手套。
眼睛防护: 安全防护镜。如果情况需要,佩戴面具。
皮肤和身体防护: 防护服。如果情况需要,穿戴防护靴。

模块 9. 理化特性
液体
外形(20°C):
外观: 透明
颜色: 无色-极淡的黄色
十一氟己酸甲酯 修改号码:5

模块 9. 理化特性
气味: 无资料
pH: 无数据资料
熔点: 无资料
沸点/沸程 122 °C
闪点: 无资料
爆炸特性
爆炸下限: 无资料
爆炸上限: 无资料
密度: 1.62
溶解度:
[] 不溶于
[其他溶剂] 无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性
化学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稳定。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未报道特殊反应性。
避免接触的条件: 火花, 明火, 静电
须避免接触的物质 氧化剂
危险的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氟化氢

模块 11. 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 无资料
对皮肤腐蚀或刺激: 无资料
对眼睛严重损害或刺激: 无资料
生殖细胞变异原性: 无资料
致癌性:
IARC = 无资料
NTP = 无资料
生殖毒性: 无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信息
生态毒性:
鱼类: 无资料
甲壳类: 无资料
藻类: 无资料
残留性 / 降解性: 无资料
潜在生物累积 (BCF): 无资料
土壤中移动性
log分配系数: 无资料
土壤吸收系数 (Koc): 无资料
亨利定律 无资料
constaNT(PaM3/mol):

模块 13. 废弃处置
如果可能,回收处理。请咨询当地管理部门。建议在装有后燃和洗涤装置的化学焚烧炉中焚烧,焚烧时需要特别注
意该物质是高度可燃的。废弃处置时请遵守国家、地区和当地的所有法规。

模块 14. 运输信息
联合国分类: 第3类 易燃液体 。
十一氟己酸甲酯 修改号码:5

模块 14. 运输信息
UN编号: 1993
正式运输名称: 易燃液体, 不另作详细说明
包装等级: II

模块 15. 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国务院发布,2011年2月16日修订): 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十一氟己酸甲酯 在 carbonylchlorohydrido[bis(2-diphenylphosphinoethyl)amino]ruthenium(II) 、 氢气sodium methylat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60.0 ℃ 、1.0 MPa 条件下, 反应 23.0h, 以86%的产率得到十一氟正己烷-1-醇
    参考文献:
    名称:
    全氟甲酯的均相催化加氢† ‡
    摘要:
    本文报道了通过用钌催化剂Ru-MACHO TM进行均相催化氢化来还原的全氟烷基甲基酯R f C(O)OMe(R f= C 3 F 7,C 5 F 11)的第一个实例。氢化过程导致产生相应的全氟化醇,因此取代了硼氢化钠 迄今为止,它代表了全氟酯还原的最新技术水平。
    DOI:
    10.1039/c3ra43410a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Fluorocarbon acids and derivatives
    摘要:
    公开号:
    US02567011A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制备高碳支链仲醇的方法
    申请人: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10240538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高碳支链仲醇的方法。通过直链或不含叔碳的支链脂肪族醛自缩合制备支链烯醛,支链烯醛与不含叔碳的脂肪族酮在有机碱的催化作用下通过气液非均相缩合反应制备支链二烯酮,所得的支链二烯酮加氢制备不饱和或饱和支链仲醇。该方法的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产品结构确定,尤其适用于制造窄分子量分布仲醇聚氧乙烯醚及其衍生物;产品的醇羟基为仲醇,含有支链结构,但无叔碳结构,低温性能优异且生物降解性良好。
  • Reaction of Cycloalkylphosphorane with Perfluoroalkylnitrile: A New Synthesis of Some Fluorine-Containing Cyclic 1,3-Diketones and Oxo Esters
    作者:H. Trabelsi、A. Cambon
    DOI:10.1055/s-1992-26099
    日期:——
    The preparation of some new perfluoroalkyl 1,3-dicarbonyl compounds is reported. The alcoholysis reaction of these 2-perfluoroalkanoylcycloalkanones in the presence or in the absence of base catalysis occurs, involving ring cleavage to yield fluorinated oxo esters.
    报道了一些新代烷基1,3-二酮化合物的制备。在有无碱催化剂的条件下,这些2-代烷酰环烷酮的醇解反应发生,涉及环开裂,产生化氧酯。
  • Systematic elucidation of crystal structure of fluorinated gemini-type diamide derivatives having different lengths with thixotropic induced-ability to solvents
    作者:Haruka Maruyama、Keito Fukushi、Rei Okano、Eiichi Satou、Tomoko Yajima、Atsuhiro Fujimori
    DOI:10.1016/j.jfluchem.2020.109505
    日期:2020.5
    using reciprocal lattice analysis. Diamide derivatives with two fluorocarbons, in which the linker was replaced with one hexamethylene chain and one pentamethylene chain, exhibited hydrogen bonding and crystallinity. Powder X-ray diffraction profiles displayed extremely sharp diffraction peaks like inorganic materials. Small-angle X-ray scattering analysis indicated extended chain crystals (ECCs) in
    使用倒易晶格分析系统地确定了具有不同接头和代烷基链长度的双子座型二酰胺衍生物的分子堆积结构。具有两个碳化合物的双酰胺衍生物表现出氢键和结晶性,其中连接子被一个六亚甲基链和一个五亚甲基链取代。粉末X射线衍射图谱显示出像无机材料一样非常尖锐的衍射峰。小角X射线散射分析表明这些分子组中的延伸链晶体(ECC)。相互的晶格分析和高结晶度允许开发本研究中使用的所有化合物的堆积模型。除一种例外,将十五种化合物分配给近斜方和/或轻微扭曲的单斜系统。c轴并具有可以容纳碳化合物链的ab平面区域。这些化的双子座型二酰胺衍生物是添加分子的候选物,以诱导溶剂触变性并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结晶纳米纤维。发现分子链堆积与晶体生长之间存在相关性。还证实了通过结合溶剂分子而允许凝胶形成的螺旋生长模式。
  • A convenient and practical synthesis of β-diketones bearing linear perfluorinated alkyl groups and a 2-thienyl moiety
    作者:Ilya V Taydakov、Yuliya M Kreshchenova、Ekaterina P Dolotova
    DOI:10.3762/bjoc.14.290
    日期:——
    A versatile and robust synthetic protocol for the preparation of β-diketones bearing 2-thienyl and perfluorinated alkyl radicals of different length or a methyl group was developed. This protocol is suitabl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multigram quantities of diketones without cumbersome purification procedures. Moreover, the known method for purification of diketones via copper chelates was improved considerably
    开发了一种通用且稳健的合成方案,用于制备带有2-噻吩基和不同长度或甲基的全氟化烷基的β-二酮。该方案适用于制备数克量的二酮,而无需繁琐的纯化程序。此外,通过螯合物纯化二酮的已知方法得到了很大的改进。
  • Methods
    申请人:Elcombe Clifford Roy
    公开号:US20100240751A1
    公开(公告)日:2010-09-23
    A perfluoroctanoic acid or a salt or an ester thereof; perfluorosuberic acid, perfluoroheptanoic acid, perfluorohexanoic acid, perfluoropentanoic acid, perfluorobutanoic acid or perfluoropropionic acid or a salt or an ester any thereof; or perfluoroctane are useful in treating diabetes, obesity, hypercholesterolaemia, hyperlipidaemia, cancer, inflammation or other conditions in which modulation of lipid or eicosanoid status or function may be desirable.
    全氟辛酸或其盐或酯;全氟戊二酸全氟庚酸全氟己酸全氟戊酸全氟丁酸全氟丙酸或其盐或酯;或全氟辛烷可用于治疗糖尿病、肥胖症、高胆固醇血症、高脂血症、癌症、炎症或其他需要调节脂质或前列腺素状态或功能的疾病。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顺式-2-氯环己基高氯酸盐 顺式-1-溴-2-氟-环己烷 顺式-1-叔丁基-4-氯环己烷 顺式-1,2-二氯环己烷 顺-1H,4H-十二氟环庚烷 镓,三(三氟甲基)- 镁二(1,1,2,2,3,3,4,4,5,5,6,6,7,7,8,8,8-十七氟-1-辛烷磺酸酯) 铵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12-二十三氟十二烷酸盐 铜N-(2-氨基乙基)乙烷-1,2-二胺2-氰基胍二氯化盐酸 钾{[(十七氟辛基)磺酰基](甲基)氨基}乙酸酯 钠3-[(3-{[(十七氟辛基)磺酰基]氨基}丙基)(甲基)氨基]-1-丙烷磺酸酯 重氮基烯,(1-溴环己基)(1,1-二甲基乙基)-,1-氧化 辛酸,十五氟-,2-(1-羰基辛基)酰肼 赖氨酰-精氨酰-精氨酰-苯基丙氨酰-赖氨酰-赖氨酸 诱蝇羧酯B1 诱蝇羧酯 萘并[2,1-b]噻吩-1(2H)-酮 膦基硫杂酰胺,P,P-二(三氟甲基)- 脲,N-(4,5-二甲基-4H-吡唑-3-基)- 肼,(3-环戊基丙基)-,盐酸(1:1) 组织蛋白酶R 磷亚胺三氯化,(三氯甲基)- 碳标记全氟辛酸 碘甲烷与1-氮杂双环(4.2.0)辛烷高聚合物的化合物 碘甲烷-d2 碘甲烷-d1 碘甲烷-13C,d3 碘甲烷 碘环己烷 碘仿-d 碘仿 碘乙烷-D1 碘[三(三氟甲基)]锗烷 硫氰酸三氯甲基酯 甲烷,三氯氟-,水合物 甲次磺酰胺,N,N-二乙基-1,1,1-三氟- 甲次磺酰氯,氯二[(三氟甲基)硫代]- 甲基碘-12C 甲基溴-D1 甲基十一氟环己烷 甲基丙烯酸正乙基全氟辛烷磺 甲基三(三氟甲基)锗烷 甲基[二(三氟甲基)]磷烷 甲基1-氟环己甲酸酯 环戊-1-烯-1-基全氟丁烷-1-磺酸酯 环己烷甲酸4,4-二氟-1-羟基乙酯 环己烷,1-氟-2-碘-1-甲基-,(1R,2R)-rel- 环己基五氟丙烷酸酯 环己基(1-氟环己基)甲酮 烯丙基十七氟壬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