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5,5-dimethyl-1-phenylhexan-3-yl)-2-methoxyanili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5,5-dimethyl-1-phenylhexan-3-yl)-2-methoxyaniline
英文别名
4-(5,5-Dimethyl-1-phenylhexan-3-yl)-2-methoxyaniline
4-(5,5-dimethyl-1-phenylhexan-3-yl)-2-methoxyanili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21H29NO
mdl
——
分子量
311.467
InChiKey
PMBCQKQZGAVLL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43
  • 重原子数:
    23.0
  • 可旋转键数:
    6.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3
  • 拓扑面积:
    35.25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2.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4-苯基-1-丁烯碘代叔丁烷4-碘-2-甲氧基苯胺乙二醇二甲醚溴化镍四(二甲氨基)乙烯4,4'-二叔丁基-2,2'-二吡啶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 为溶剂, 反应 16.0h, 以62%的产率得到4-(5,5-dimethyl-1-phenylhexan-3-yl)-2-methoxyani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未活化烯烃的镍催化还原性双碳官能化:范围和机理见解
    摘要:
    没有导向或活化基团的烯烃在还原条件下用两个亲电碳源进行了双碳官能化。通过将 Ni 催化剂与作为牺牲还原剂的 TDAE 结合,在各种无偏 π 系统中同时形成一个 C(sp3)-C(sp3) 和一个 C(sp3)-C(sp2) 键,并具有极高的选择性。控制实验和计算研究揭示了基于自由基的机制的可行性,该机制涉及两个相互连接的 Ni(I)/Ni(III) 过程,并证明了 Ni(I) 物种(Ni(I)I 与 PhNi( I)) 以减少 C(sp3)-I 键。还深入研究了还原剂的作用,表明 Ni(II) 物质单电子还原为 Ni(I) 在热力学上是有利的。更多,
    DOI:
    10.1021/jacs.9b0297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i-Catalyzed Reductive Dicarbofunctionalization of Nonactivated Alkenes: Scope and Mechanistic Insights
    作者:Wei Shu、Andrés García-Domínguez、M. Teresa Quirós、Rahul Mondal、Diego J. Cárdenas、Cristina Nevado
    DOI:10.1021/jacs.9b02973
    日期:2019.9.4
    bond. The role of the reductant was also investigated in depth, suggesting that a one-electron reduction of Ni(II) species to Ni(I) is thermodynamically favored. Further, the preferential activation of alkyl vs aryl halides by ArNi(I) complexes as well as the high affinity of ArNi(II) for secondary over tertiary C-centered radicals explains the lack of undesired homo- and direct coupling products (Ar-Ar
    没有导向或活化基团的烯烃在还原条件下用两个亲电碳源进行了双碳官能化。通过将 Ni 催化剂与作为牺牲还原剂的 TDAE 结合,在各种无偏 π 系统中同时形成一个 C(sp3)-C(sp3) 和一个 C(sp3)-C(sp2) 键,并具有极高的选择性。控制实验和计算研究揭示了基于自由基的机制的可行性,该机制涉及两个相互连接的 Ni(I)/Ni(III) 过程,并证明了 Ni(I) 物种(Ni(I)I 与 PhNi( I)) 以减少 C(sp3)-I 键。还深入研究了还原剂的作用,表明 Ni(II) 物质单电子还原为 Ni(I) 在热力学上是有利的。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