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2-oxiranylacetonitril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S)-2-oxiranylacetonitrile
英文别名
(S)-3-cyanopropylene oxide;2-[(2S)-oxiran-2-yl]acetonitrile
(S)-2-oxiranylacetonitril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4H5NO
mdl
——
分子量
83.0898
InChiKey
PITLRSDLRTWZGP-BYPYZUCN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4
  • 重原子数:
    6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5
  • 拓扑面积:
    36.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S)-2-oxiranylacetonitrile丙基氯化镁三异丙氧基氯化钛 作用下, 以 甲苯苯酚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1.5h, 以65%的产率得到(R)-2-n-propylpent-4-yn-1-ol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合成丁内酯衍生物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丁内酯衍生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式(II)所示的环氧化合物经钛试剂活化后,用格林试剂进行加成反应,获得式(III)所示的化合物;(2)将式(III)所示的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氰基,获得式(IV)所示的羧酸衍生物;(3)将式(IV)所示的羧酸衍生物经脱水环合反应,获得式(I)所示的丁内酯衍生物。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合成步骤简单、生产成本低、官能团选择性和区域选择性强、收率高。合成路线如下:
    公开号:
    CN107827844A
  • 作为产物:
    描述:
    (S)-4-氯-3-羟基丁腈 在 halohydrindehalogenase from parvibaculum lavamentivorans 作用下, 生成 (S)-2-oxiranylacetonitrile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of ethyl (R)-4-cyano-3-hydroxybutyrate in high concentration using a novel halohydrin dehalogenase HHDH-PL from Parvibaculum lavamentivorans DS-1
    摘要:
    我们鉴定并表征了一种新的卤代丙醇脱卤酶HHDH-PL,它来自于Parvibaculum lavamentivorans DS-1。
    DOI:
    10.1039/c4ra13646b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One-Step Biocatalytic Process for (<i>S</i>)-4-Chloro-3-hydroxybutyronitrile using Halohydrin Dehalogenase: A Chiral Building Block for Atorvastatin
    作者:Nan-Wei Wan、Zhi-Qiang Liu、Feng Xue、Zhen-Yang Shen、Yu-Guo Zheng
    DOI:10.1002/cctc.201500453
    日期:2015.8.17
    (S)‐4‐Chloro‐3‐hydroxybutyronitrile [(S)‐CHBN] was used as a chiral building block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torvastatin. In this study, (R,S)‐epichlorohydrin [(R,S)‐ECH] and 1,3‐dichloro‐2‐propanol (1,3‐DCP) were investigated to prepare (S)‐CHBN by using the halohydrin dehalogenase HheC from Agrobacterium radiobacter AD1. Preparing (S)‐CHBN from (R,S)‐ECH gave a modest enantiomeric excess (ee), whereas
    (S)-4-氯-3-羟基丁腈[(S)-CHBN]被用作制备阿托伐他汀的手性构件。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了(R,S)-表氯醇[(R,S)-ECH]和1,3-二氯-2-丙醇(1,3-DCP),使用卤代醇制备(S)-CHBN根癌土壤杆菌AD1中的脱卤素酶HheC 。由(R,S)-ECH制备(S)-CHBN产生适度的对映体过量(ee),而以1,3-DCP为底物,得到(S)-CHBN的ee值为97.3% pH优化后。但是,如果底物浓度增加到10 g L -1,则ee值低且(S)-CHBN 收率低。为了获得更高的ee值和产量,构建并筛选了16个突变体。鉴定出具有改善的活性和对映选择性的W249F变体,并将其应用于10 g L -1的1,3-DCP负载下 ,从而在1小时内以86%的收率获得了(S)-CHBN,ee达到97.5%  ee。这是从前手性1,3-DCP制备(S)-CHBN的一步式生物催化过程的第一份报告。
  • 一种合成丁内酯衍生物的方法
    申请人:安徽华胜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07827844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丁内酯衍生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式(II)所示的环氧化合物经钛试剂活化后,用格林试剂进行加成反应,获得式(III)所示的化合物;(2)将式(III)所示的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氰基,获得式(IV)所示的羧酸衍生物;(3)将式(IV)所示的羧酸衍生物经脱水环合反应,获得式(I)所示的丁内酯衍生物。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合成步骤简单、生产成本低、官能团选择性和区域选择性强、收率高。合成路线如下:
  • Synthesis of ethyl (R)-4-cyano-3-hydroxybutyrate in high concentration using a novel halohydrin dehalogenase HHDH-PL from Parvibaculum lavamentivorans DS-1
    作者:Nan-Wei Wan、Zhi-Qiang Liu、Kai Huang、Zhen-Yang Shen、Feng Xue、Yu-Guo Zheng、Yin-Chu Shen
    DOI:10.1039/c4ra13646b
    日期:——

    We identified and characterized a novel halohydrin dehalogenase HHDH-PL from Parvibaculum lavamentivorans DS-1.

    我们鉴定并表征了一种新的卤代丙醇脱卤酶HHDH-PL,它来自于Parvibaculum lavamentivorans DS-1。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S)-4-氯-1,2-环氧丁烷 顺式-环氧琥珀酸氢钾 顺式-1-环己基-2-乙烯基环氧乙烷 顺-(2S,3S)甲基环氧肉桂酸酯 雌舞毒蛾引诱剂 阿洛司他丁 辛基缩水甘油醚 表氰醇 螺[环氧乙烷-2,2-三环[3.3.1.1~3,7~]癸烷] 蛇根混合碱 苯氧化物 聚碳酸丙烯酯 聚依他丁 羟基乙醛 缩水甘油基异丁基醚 缩水甘油基十六烷基醚 缩水甘油 硬脂基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 盐酸司维拉姆 甲醛与(氯甲基)环氧乙烷,4,4-(1-甲基乙亚基)双酚和2-甲基苯酚的聚合物 甲醛与(氯甲基)环氧乙烷,4,4'-(1-甲基乙亚基)二[苯酚]和4-(1,1,3,3-四甲基丁基)苯酚的聚合物 甲醇环氧乙烷与壬基酚的聚合物 甲胺聚合物与(氯甲基)环氧乙烷 甲硫代环氧丙烷 甲基环氧氯丙烷 甲基环氧巴豆酸酯 甲基环氧乙烷与环氧乙烷和十六烷基或十八烷基醚的聚合物 甲基环氧乙烷与[(2-丙烯基氧基)甲基]环氧乙烷聚合物 甲基环氧丙醇 甲基环氧丙烷 甲基N-丁-3-烯酰甘氨酸酸酯 甲基7-氧杂双环[4.1.0]庚-2,4-二烯-1-羧酸酯 甲基3-环丙基-2-环氧乙烷羧酸酯 甲基1-氧杂螺[2.5]辛烷-2-羧酸酯 甲基(2S,3R)-3-丙基-2-环氧乙烷羧酸酯 甲基(2R,3S)-3-丙基-2-环氧乙烷羧酸酯 甲基(2R,3R)-3-环丙基-2-环氧乙烷羧酸酯 环氧溴丙烷 环氧氯丙烷与双酚A、4-(1,1-二甲乙基)苯酚的聚合物 环氧氯丙烷-d5 环氧氯丙烷-D1 环氧氯丙烷-3,3’-亚氨基二丙胺的聚合物 环氧氯丙烷-2-13C 环氧氯丙烷 环氧氟丙烷 环氧柏木烷 环氧愈创木烯 环氧十二烷 环氧化蛇麻烯 II 环氧乙烷羧酸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