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奈达铂 | 95734-82-0

中文名称
奈达铂
中文别名
顺糖氨铂;萘达铂
英文名称
nedaplatin
英文别名
Nedaplatin;azane;2-oxidoacetate;platinum(2+)
奈达铂化学式
CAS
95734-82-0
化学式
C2H8N2O3Pt
mdl
——
分子量
303.177
InChiKey
GYAVMUDJCHAASE-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溶解度:
    H2O : 13.6 mg/mL (44.86 mM; 需要超声波和加热; DMSO 可以灭活奈达铂的活性) DMF : < 1 mg/mL (不溶; DMSO 可以灭活奈达铂的活性)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58
  • 重原子数:
    8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65.2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5

安全信息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80,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302
  • 储存条件:
    2-8°C

SDS

SDS:0c8cb0c05ef7781c0e1a3ee31c8a00e8
查看

制备方法与用途

概述

奈达铂是继顺铂、卡铂之后的第三代铂类抗肿瘤药物,化学名称为顺式-乙醇酸二氨合铂。其特点包括良好的水溶性、较小的毒副作用以及骨髓抑制作为剂量限制毒性而无肾毒性及神经毒性。抗癌谱广,对头颈部癌、卵巢癌、食道癌、膀胱癌和小细胞肺癌等均有活性。奈达铂是一个高效且广谱的抗癌药物,在治疗食管癌方面效果显著。多项临床前研究证实,奈达铂与顺铂相似,是一种广谱抗肿瘤药物,并且对多种耐顺铂细胞株也有效。

国外研究表明,奈达铂具有广泛的抗癌作用,尤其在单药治疗食管癌中有效率可达51.7%,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新一代铂类广谱抗癌药物。临床研究进一步表明,奈达铂联合化疗或放疗在头颈部癌症、非小细胞肺癌、食道癌、卵巢癌及宫颈癌等实体肿瘤的治疗中有明显效果。

由日本盐野义公司开发并上市,1995年6月在日本获批,目前该药物已由南京东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并商品名为捷佰舒。奈达铂在临床应用中显示出五大特性:广谱抗瘤;联合化疗面宽;联合放疗增效;降低顺铂剂量依赖性毒性;有效治疗多种肿瘤。

药理作用

奈达铂通过与DNA结合形成交叉链,从而抑制DNA合成和复制。其作用机制为干扰细胞分裂周期,主要影响S期和M期,属于非特异性药物。

合成路线

奈达铂的合成涉及多个步骤,具体包括乙醇酸、二氨合铂等原料的反应,最终形成目标产物。

注意事项
  1. 慎用人群:听力损害、骨髓功能不良、肝肾功能异常、感染患者及老年人需谨慎使用。
  2. 监测与剂量调整:用药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血液和肝肾功能,并密切观察患者状况。对骨髓功能低下或肾功能不全者,初次给药量宜减低;长期给药可能导致毒副作用增加。
  3. 特殊人群:注意出血倾向及感染风险;保证充分尿量以减少肾脏毒性;避免与含铝器皿接触;注意儿童和老年人的使用安全性。
药物相互作用

奈达铂与其他抗肿瘤药物(如烷化剂、抗代谢药等)或放疗合用时可能加重骨髓抑制。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盐酸万古霉素同用时,肾功能损害风险增加。

用法用量

推荐剂量为每次80~100 mg/m2,每疗程给药一次,间隔3~4周后继续下一疗程。临用前需先用生理盐水溶解再稀释至500 ml,静滴时间不少于1小时,并持续点滴输液1000 ml以上。

用途

奈达铂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适用于多种实体肿瘤的治疗。

有关奈达铂的相关信息由Chemicalbook的鲍泉编辑整理。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奈达铂双氧水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生成 (OC-6-44)-diammineglycolatodihydroxidoplatinum(IV)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含铂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分离方法和应 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如式1所示的含铂化合物。所述含铂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奈达铂与过氧化氢在水中进行氧化降解反应,即可。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含有如式1所示的含铂化合物的奈达铂降解产物的分离方法,所述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含有如式1所示的含铂化合物的奈达铂降解产物在色谱柱中洗脱,即可。本发明的如式1所示的含铂化合物在奈达铂或其盐的质量控制中可作为有关物质对照品进行应用,从而为奈达铂有关物质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公开号:
    CN110759948B
  • 作为产物:
    描述:
    羟基乙酸顺式-二氨基二硝酸基铂 为溶剂, 以43%的产率得到奈达铂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OF (GLYCOLATO-O,O′)DIAMMINEPLATINUM(II) AND ITS RELATED COMPLEXES
    摘要:
    甘醇酸合铂(II)配合物[Pt(OCOCH2O)L2]是一种具有新型五元环结构的化合物,通过将甘醇酸与水合顺式-[Pt(OH)2L2](L:NH3、胺)等摩尔比混合并在水中加热制得。这些配合物也可通过顺式-[Pt(NO3)2L2]与甘醇酸钠在中性水溶液中反应生成。通过二次离子质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对这些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DOI:
    10.1246/cl.1986.42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Host–guest inclusion systems of nedaplatin with cucurbit[7]uril for improved in vitro antitumour activity
    作者:Chunyan Jia、Yunshuang Zhong、Xinzhong Zhang、Xiali Liao、Yamin Li、Bo Yang、Chuanzhu Gao
    DOI:10.1007/s10847-020-00988-x
    日期:2020.6
    anticancer drugs inside cucurbit[n]urils provides a steric hindrance to drug degradation. This study describes an alternative strategy for the enhancement of in vitro antitumor activity of nedaplatin (NDP) by encapsulating it in the cavity of cucurbit[7]uril (CB[7]). The complexation stoichiometry, binding affinity and geometry were studied via reliable spectroscopic and physicochemical techniques. The stoichiometry
    将基于铂的抗癌药物封装在葫芦 [n] 脲内为药物降解提供了空间位阻。本研究描述了一种通过将奈达铂 (NDP) 封装在葫芦 [7] 脲 (CB[7]) 腔中来增强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的替代策略。通过可靠的光谱和物理化学技术研究了络合化学计量、结合亲和力和几何形状。包合物的化学计量比为 1:1,在 293 K 时的稳定性常数 (KS ) 值为 (2.89 ± 0.26) × 10 6 M -1 ,表明形成了有利的包合物体系。使用三种人类癌细胞系:A549、HCT116、MCF-7,通过 MTT 法检测游离 NDP 和复合 NDP(NDP@CB[7])的体外细胞毒性。有趣的是,与游离药物相比,NDP@CB[7] 对 MCF-7 的细胞毒性更大。此外,NDP@CB[7] 对 A549 和 HCT116 细胞的细胞毒性显着提高,细胞毒性比游离 NDP 高近 3 倍和 2 倍,表明 NDP 包裹在 CB[7]
  •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s and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Based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Model for Novel Cytotoxic Platinum(IV) Complexes
    作者:Hristo P. Varbanov、Michael A. Jakupec、Alexander Roller、Frank Jensen、Mathea Sophia Galanski、Bernhard K. Keppler
    DOI:10.1021/jm3016427
    日期:2013.1.10
    Octahedral platinum(IV) complexes are promising candidates in the fight against cancer. In order to rationaliz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is class of compounds, detailed studies on their mechanisms of action, toxicity, and resistance must be provided and structure activity relationships must be drawn. Herein, we report on theoretical and QSAR investigations of a series of 53 novel bis-, tins-, and tetrakis(carboxylato)platinum(IV) complexes, synthesized and tested for cytotoxicity in our laboratories. The hybrid DFT functional wb97x was used for optimization of the structure geometry and calculation of the descriptors. Reliable and robust QSAR models with good explanatory and predictive properties were obtained for both the cisplatin sensitive cell line CH1 and the intrinsically cisplatin resistant cell line SW480, with a set of four descriptors.
  • TOTANI, TETSUSHI;SHIRATORI, OSAMU;AONO, KATSUTOSHI;UCHIDA, NAOMI
    作者:TOTANI, TETSUSHI、SHIRATORI, OSAMU、AONO, KATSUTOSHI、UCHIDA, NAOMI
    DOI:——
    日期:——
  • SYNTHESIS OF (GLYCOLATO-<i>O</i>,<i>O</i>′)DIAMMINEPLATINUM(II) AND ITS RELATED COMPLEXES
    作者:Tetsushi Totani、Katsutoshi Aono、Michihiro Komura、Yasuko Adachi
    DOI:10.1246/cl.1986.429
    日期:1986.3.5
    Glycolatoplatinum(II) complexes, [Pt(OCOCH2O)L2], having a novel five-membered ring structure were obtained by adding an equimolar quantity of glycolic acid to cis-[Pt(OH)2L2] (L: NH3, amines) in water followed by heating. These complexes have also been obtained by reaction of cis-[Pt(NO3)2L2] with sodium glycolate in neutral aqueous solution. These complexes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by SIMS, IR, and NMR spectroscopy.
    甘醇酸合铂(II)配合物[Pt(OCOCH2O)L2]是一种具有新型五元环结构的化合物,通过将甘醇酸与水合顺式-[Pt(OH)2L2](L:NH3、胺)等摩尔比混合并在水中加热制得。这些配合物也可通过顺式-[Pt(NO3)2L2]与甘醇酸钠在中性水溶液中反应生成。通过二次离子质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对这些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 一种含铂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分离方法和应 用
    申请人: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公开号:CN110759948B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如式1所示的含铂化合物。所述含铂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奈达铂与过氧化氢在水中进行氧化降解反应,即可。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含有如式1所示的含铂化合物的奈达铂降解产物的分离方法,所述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含有如式1所示的含铂化合物的奈达铂降解产物在色谱柱中洗脱,即可。本发明的如式1所示的含铂化合物在奈达铂或其盐的质量控制中可作为有关物质对照品进行应用,从而为奈达铂有关物质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 麦撒奎 鹅膏氨酸 鹅膏氨酸 鸦胆子酸A甲酯 鸦胆子酸A 鸟氨酸缩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