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dichloromethylidene)-6,6-dimethylcyclohex-1-e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dichloromethylidene)-6,6-dimethylcyclohex-1-ene
英文别名
6-(Dichloromethylidene)-3,3-dimethylcyclohexene
3-(dichloromethylidene)-6,6-dimethylcyclohex-1-e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9H12Cl2
mdl
——
分子量
191.1
InChiKey
SQQIWWDFYJQBEQ-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3
  • 重原子数:
    11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6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1-苯基乙烯基)苯胺3-(dichloromethylidene)-6,6-dimethylcyclohex-1-enebis(1,5-cyclooctadiene)nickel (0)sodium t-butanolate1,3-双(2,6-二异丙基苯基)氯化咪唑鎓 作用下, 以 均三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4.0h, 以70%的产率得到2-(4,4-dimethylcyclohex-1-en-1-yl)-4-phenylquino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2-乙烯基苯胺与偕二氯烯烃的镍催化级联反应
    摘要:
    已开发出一种高效的镍催化 2-乙烯基苯胺与偕二氯烯烃的级联反应,以高产率提供多种取代的喹啉。该协议能够从现成的原料化学品中有效地访问在级联过程中具有各种官能团的喹啉。机理研究表明,IPr-镍催化系统中涉及两条似是而非的途径。
    DOI:
    10.1021/acs.orglett.2c01492
  • 作为产物:
    描述:
    四氯化碳4,4-二甲基-2-环己基-1-酮三苯基膦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8.0h, 以60%的产率得到3-(dichloromethylidene)-6,6-dimethylcyclohex-1-ene
    参考文献:
    名称:
    在 7,7,8,8-四乙炔基-对-醌二甲烷 (TEQ) 途中
    摘要:
    交叉共轭的 1,1-二乙炔基亚乙基衍生物 8b-10b 由相应的溴化物 16、19 和 17 通过 Sonogashira 与三甲基甲硅烷基乙炔偶联和由此形成的 TMS 保护的中间体的水解制备。在 1,3-[双(二苯基膦基)丙烷]镍 (II) 氯化物存在下,四溴化物 18 与(三甲基甲硅烷基乙炔基)溴化镁偶联得到受保护的四炔烃 32,其中 7,7,8,8-四乙炔基-四氢-对-醌二甲烷33通过氟化物处理被释放。尽管 33 是​​一种高度不稳定的交叉共轭烃,但它可以通过 Sonogashira 与苯基碘偶联转化为四苯基衍生物。32 和相应的四苯基衍生物分别被氧化为 7,7,8,8-四乙炔基-二氢-对-醌二甲烷衍生物 35 和 36,在二恶烷中用 DDQ 处理。然而,35 至 34 的进一步脱氢失败。在二氯化锆作为催化剂的存在下,9b 与三甲基铝的烷基化产生半环树枝状烯 37,其在辐照时异构化为三环二烯
    DOI:
    10.1002/1099-0690(200205)2002:10<1708::aid-ejoc1708>3.0.co;2-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n Route to 7,7,8,8-Tetraethynyl-p-quinodimethane (TEQ)
    作者:Henning Hopf、Jan Kämpen、Peter Bubenitschek、Peter G. Jones
    DOI:10.1002/1099-0690(200205)2002:10<1708::aid-ejoc1708>3.0.co;2-a
    日期:2002.5
    dichloride as catalyst yielded the semicyclic dendralene 37, which on irradiation isomerized to the tricyclic diene 42, presumably via the bicyclobutane 39 and a vinylcyclopropane rearrangement. Hydration of 9b furnished 43 and 44, the primary hydration product 38 either undergoing ketene elimination (formation of 43) or a 1,5-hydrogen shift reaction (to 44) from its tautomer 41. Analogously, the still more
    交叉共轭的 1,1-二乙炔基亚乙基衍生物 8b-10b 由相应的溴化物 16、19 和 17 通过 Sonogashira 与三甲基甲硅烷基乙炔偶联和由此形成的 TMS 保护的中间体的水解制备。在 1,3-[双(二苯基膦基)丙烷]镍 (II) 氯化物存在下,四溴化物 18 与(三甲基甲硅烷基乙炔基)溴化镁偶联得到受保护的四炔烃 32,其中 7,7,8,8-四乙炔基-四氢-对-醌二甲烷33通过氟化物处理被释放。尽管 33 是​​一种高度不稳定的交叉共轭烃,但它可以通过 Sonogashira 与苯基碘偶联转化为四苯基衍生物。32 和相应的四苯基衍生物分别被氧化为 7,7,8,8-四乙炔基-二氢-对-醌二甲烷衍生物 35 和 36,在二恶烷中用 DDQ 处理。然而,35 至 34 的进一步脱氢失败。在二氯化锆作为催化剂的存在下,9b 与三甲基铝的烷基化产生半环树枝状烯 37,其在辐照时异构化为三环二烯
  • Nickel-Catalyzed Cascade Reaction of 2-Vinylanilines with <i>gem</i>-Dichloroalkenes
    作者:Jin Lin、Chaoyi Wu、Xu Tian
    DOI:10.1021/acs.orglett.2c01492
    日期:2022.7.15
    An efficient nickel-catalyzed cascade reaction of 2-vinylanilines with gem-dichloroalkenes has been developed to deliver diversely substituted quinolines in good to high yields. This protocol enables effective access to quinolines bearing various functional groups in the cascade process from readily available feedstock chemicals. Mechanistic studies suggest that two plausible pathways are involved
    已开发出一种高效的镍催化 2-乙烯基苯胺与偕二氯烯烃的级联反应,以高产率提供多种取代的喹啉。该协议能够从现成的原料化学品中有效地访问在级联过程中具有各种官能团的喹啉。机理研究表明,IPr-镍催化系统中涉及两条似是而非的途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