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奈普汀钠盐是一种三环类抗抑郁药。与传统的三环类抗抑郁药不同,它通过增加突触间隙5-HT再摄取来发挥抗抑郁作用,可能提高5-HT神经元传导。该药物对胆碱或肾上腺素受体无亲和力。其抗抑郁疗效与三环类相似,但耐受性更优。在动物实验中,噻奈普汀钠盐可增加海马部位锥体细胞的自发性活动并加速功能恢复;同时增强大脑皮质和海马部位神经元对5-羟色胺的再吸收作用。
该药物在消化道中的吸收迅速且完全。分布迅速,蛋白结合率(PPB)高达94%。主要通过肝脏进行β-氧化和N-脱甲基代谢,在清除终末半衰期(T1/2)为2.5小时的过程中,只有少量原形药物(约8%)经肾脏排泄,其余通过尿液中的代谢物排出体外。肾功能不全患者清除半衰期延长1小时。
适应症噻奈普汀钠盐适用于治疗轻、中或重度抑郁症,包括神经源性和反应性抑郁症以及躯体特别是胃肠道不适的焦虑抑郁症和酒精依赖者在戒断过程中出现的焦虑抑郁症。推荐剂量为每天37.5毫克(早、中、晚餐前口服12.5毫克),三剂。慢性酒精中毒患者无论是否有肝硬化均无需调整剂量,而年龄超过70岁及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每日剂量限制为两片。
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口干、恶心、嗜睡、眩晕、头痛、失眠、梦魇、体重增加、便秘等。少见的不良反应有肌痛、背痛、室性心律失常、体位性低血压、心悸、心率减慢、震颤、焦虑、易激惹、潮热、面红、口苦、胃肠胀气、腹部疼痛以及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和皮疹等。
药物相互作用Target | Value |
---|---|
5-HT |
在非应激大鼠中,噻奈普汀治疗可防止CMS诱导的CRF mRNA水平在dBNST中的增加,并减少其mRNA水平。在压力避免对照组及CMS暴露大鼠中,Tianeptine显著降低腹侧BNST和CEA的CRF mRNA水平。
在麻醉大鼠杏仁核基底外侧核(BLA)中,Tianeptine可阻断应激诱导的PB增强作用而不影响LTP的增强。在非胁迫条件下施用Tianeptine则会在麻醉大鼠的杏仁核、海马及LTP中增强PB增强。
在大鼠中,Tianeptine减弱了peripheral诱导而非中央引起的LPS或IL-1β诱导的病态行为的行为迹象。该药物导致NMDA受体AMPA/红藻氨酸盐受体介导的电流的振幅比归一化比例,并防止应激诱导的NMDA-EPSCS失活的衰减。
无论在对照和应激动物中,在大鼠颞皮层和海马齿状回中,Tianeptine显著降低细胞凋亡但对非洲之角安蒙斯没有影响。仅在伏隔核中,2.5毫克/千克腹腔注射剂量下增加了多巴胺水平;而在两个伏隔核及纹状体中,Tianeptine显著提高了羟基苯乙酸(DOPAC)和高香草酸(HVA)的细胞外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