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p-伞花烃)双(均三甲苯羧基)钌(II) | 1251667-99-8

中文名称
(p-伞花烃)双(均三甲苯羧基)钌(II)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Ru(O2CMes)2(p-cymene)]
英文别名
[Ru(MesCO2)2(p-cymene)];(p-cymene)di(mesitylcarboxylate)ruthenium(II);1-methyl-4-propan-2-ylbenzene;ruthenium(2+);2,4,6-trimethylbenzoate
(p-伞花烃)双(均三甲苯羧基)钌(II)化学式
CAS
1251667-99-8
化学式
C30H36O4Ru
mdl
——
分子量
561.683
InChiKey
HHLBXJJWXKYNIH-UHFFFAOY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07
  • 重原子数:
    35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
  • 拓扑面积:
    80.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SDS

SDS:ac7c27a2947101b1c6acb3aa48098260
查看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3-(tert-butyl)-4-methoxyphenyl]pyridine 、 (p-伞花烃)双(均三甲苯羧基)钌(II)sodium acetat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0.0h, 以63%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用于钌 (II)-催化的meta-C-Htert-烷基化的N-酰基氨基酸配体和可去除的助剂
    摘要:
    酰化氨基酸配体使钌 (II) 催化的 CH 官能化具有出色的元选择性。源自单保护氨基酸 (MPAA) 的钌 (II) 配合物的出色催化活性为第一个具有可移除导向基团的钌催化元功能化奠定了基础。因此,可以使用间烷基化苯胺,这是很难通过其他直接苯胺官能化方法制备的。多功能钌 (II)-MPAA 的稳健性通过在苯胺衍生物以及吡啶基、嘧啶基和吡唑基取代的芳烃上用叔烷基卤化物进行远程 CH 转化具有挑战性来体现。详细的机理研究为最初的可逆 CH 钌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然后通过均裂键裂解激活 SET 型 C-Hal。动力学分析通过反应速率对钌催化剂浓度的不寻常的二阶依赖性证实了这一假设。总体而言,该报告强调了源自酰化氨基酸的钌配合物的卓越催化活性,这应该证明有助于超越远程功能化的 CH 活化化学。
    DOI:
    10.1021/jacs.5b08435
  • 作为产物:
    描述:
    [RhCl2(p-cymene)]2 、 2,4,6-三甲基苯甲酸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99%的产率得到(p-伞花烃)双(均三甲苯羧基)钌(II)
    参考文献:
    名称:
    无溶剂钌 (II) 催化 CH 活化:烯基芳基吡唑衍生物的合成
    摘要:
    RuII 羧酸盐配合物 Ru(MesCO2)2(p-cymene) (Mes = mesityl) 被发现是在 Cu(OAc)2· 存在下使用苯乙烯和丙烯酸酯直接脱氢烯基化 N-芳基吡唑的有效催化剂空气中的 H2O。高度经济的 C-H 键官能化过程的特点是底物范围广和显着的化学选择性,允许在无溶剂反应条件下或使用用户友好的水存在的溶剂系统进行直接烯基化作为主要组成部分。对于反应性较低的苯乙烯,发生单烯基化,而对于丙烯酸烷基酯,则发生邻二烯基化。这种方法可以为设计一种环境友好的 N-苯基吡唑氧化杂偶联方法提供新的见解。
    DOI:
    10.1002/ejoc.201500634
  • 作为试剂:
    描述:
    2-苯基吡啶4-硝基苯乙烯二氟溴乙酸乙酯(p-伞花烃)双(均三甲苯羧基)钌(II) 、 sodium carbonate 、 三(4-三氟甲苯基)膦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 为溶剂, 反应 12.0h, 以59%的产率得到ethyl 2,2-difluoro-4-(4-nitrophenyl)-4-(3-(pyridin-2-yl)phenyl)butan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三组分钌催化芳烃的直接间位选择性 CH 活化:烯烃烷基化的新方法
    摘要:
    多组分反应与两组分反应有着根本的不同,因为多组分反应可以从简单的前体高效、经济地构建复杂的分子支架。在这里,以具有挑战性的元选择性方式实现了前所未有的三组分直接 CH 添加。在该策略中,氟烷基卤化物和各种烯烃,包括乙烯基芳烃、未活化的烯烃和内烯烃,被用作芳烃的偶联伙伴。所提出的详细机制得到了动力学同位素研究、自由基时钟实验和密度泛函理论 (DFT) 计算的支持。此外,该策略提供了获得各种含氟生物活性 1,1-二芳基烷烃和其他具有挑战性的合成潜力产品的途径。
    DOI:
    10.1021/jacs.9b0660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α-Halo carbonyls enable meta selective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C–H alkylations by ruthenium catalysis
    作者:Andrew J. Paterson、Callum J. Heron、Claire L. McMullin、Mary F. Mahon、Neil J. Press、Christopher G. Frost
    DOI:10.1039/c7ob01192j
    日期:——
    selective C–H alkylation of arenes is described using a wide range of α-halo carbonyls as coupling partners. Previously unreported primary alkylations with high meta selectivity have been enabled by this methodology whereas using straight chain alkyl halides affords ortho substituted products. Mechanistic analysis reveals an activation pathway whereby cyclometalation with a ruthenium(II) complex activates
    描述了使用多种α-卤代羰基作为偶联伙伴的芳烃催化间选择性CH烷基化反应。通过该方法可以实现以前未报道的具有高间位选择性的伯烷基化反应,而使用直链烷基卤化物则可以得到邻位取代的产物。机理分析揭示了一种活化途径,其中用钌(II)配合物进行环金属化会活化底物分子,并负责观察到的间位选择性。偶联配偶体的独特的第二次活化使两个组分之间发生位点选择性反应。
  • <i>para</i>-Selective hydroxylation of alkyl aryl ethers
    作者:Runqing Zhu、Qianqian Sun、Jing Li、Luohao Li、Qinghe Gao、Yakun Wang、Lizhen Fang
    DOI:10.1039/d1cc06210g
    日期:——
    para-Selective hydroxylation of alkyl aryl ethers is established, which proceeds with a ruthenium(II) catalyst, hypervalent iodine(III) and trifluoroacetic anhydride via a radical mechanism. This protocol tolerates a wide scope of substrates and provides a facile and efficient method for preparing clinical drugs monobenzone and pramocaine on a gram scale.
    建立了烷基芳基醚的对位选择性羟基化反应,该反应在钌(II)催化剂、高价碘(III)和三氟乙酸酐的作用下通过自由基机制进行。该协议可耐受广泛的底物,并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来制备克级临床药物莫诺苯宗和普罗卡因。
  • <i>N</i>-Acyl Amino Acid Ligands for Ruthenium(II)-Catalyzed <i>meta</i>-C–H <i>tert</i>-Alkylation with Removable Auxiliaries
    作者:Jie Li、Svenja Warratz、Daniel Zell、Suman De Sarkar、Eloisa Eriko Ishikawa、Lutz Ackermann
    DOI:10.1021/jacs.5b08435
    日期:2015.11.4
    Acylated amino acid ligands enabled ruthenium(II)-catalyzed C-H functionalizations with excellent levels of meta-selectivity. The outstanding 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ruthenium(II) complexes derived from monoprotected amino acids (MPAA) set the stage for the first ruthenium-catalyzed meta-functionalizations with removable directing groups. Thereby, meta-alkylated anilines could be accessed, which
    酰化氨基酸配体使钌 (II) 催化的 CH 官能化具有出色的元选择性。源自单保护氨基酸 (MPAA) 的钌 (II) 配合物的出色催化活性为第一个具有可移除导向基团的钌催化元功能化奠定了基础。因此,可以使用间烷基化苯胺,这是很难通过其他直接苯胺官能化方法制备的。多功能钌 (II)-MPAA 的稳健性通过在苯胺衍生物以及吡啶基、嘧啶基和吡唑基取代的芳烃上用叔烷基卤化物进行远程 CH 转化具有挑战性来体现。详细的机理研究为最初的可逆 CH 钌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然后通过均裂键裂解激活 SET 型 C-Hal。动力学分析通过反应速率对钌催化剂浓度的不寻常的二阶依赖性证实了这一假设。总体而言,该报告强调了源自酰化氨基酸的钌配合物的卓越催化活性,这应该证明有助于超越远程功能化的 CH 活化化学。
  • Solvent-Free Ruthenium(II)-Catalyzed C-H Activation: Synthesis of Alkenylarylpyrazole Derivatives
    作者:Sanchari Shome、Surya Prakash Singh
    DOI:10.1002/ejoc.201500634
    日期:2015.9
    N-arylpyrazoles by using styrenes and acrylates in the presence of Cu(OAc)2·H2O in open air. The highly step-economical C–H bond functionalization process is characterized by a wide substrate scope and significant chemoselectivity, which allowed direct alkenylation to be performed either under solvent-free reaction conditions or by using a user-friendly solvent system in which water was present as the major component
    RuII 羧酸盐配合物 Ru(MesCO2)2(p-cymene) (Mes = mesityl) 被发现是在 Cu(OAc)2· 存在下使用苯乙烯和丙烯酸酯直接脱氢烯基化 N-芳基吡唑的有效催化剂空气中的 H2O。高度经济的 C-H 键官能化过程的特点是底物范围广和显着的化学选择性,允许在无溶剂反应条件下或使用用户友好的水存在的溶剂系统进行直接烯基化作为主要组成部分。对于反应性较低的苯乙烯,发生单烯基化,而对于丙烯酸烷基酯,则发生邻二烯基化。这种方法可以为设计一种环境友好的 N-苯基吡唑氧化杂偶联方法提供新的见解。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5β,6α,8α,10α,13α)-6-羟基-15-氧代黄-9(11),16-二烯-18-油酸 (3S,3aR,8aR)-3,8a-二羟基-5-异丙基-3,8-二甲基-2,3,3a,4,5,8a-六氢-1H-天青-6-酮 (2Z)-2-(羟甲基)丁-2-烯酸乙酯 (2S,4aR,6aR,7R,9S,10aS,10bR)-甲基9-(苯甲酰氧基)-2-(呋喃-3-基)-十二烷基-6a,10b-二甲基-4,10-dioxo-1H-苯并[f]异亚甲基-7-羧酸盐 (+)顺式,反式-脱落酸-d6 龙舌兰皂苷乙酯 龙脑香醇酮 龙脑烯醛 龙脑7-O-[Β-D-呋喃芹菜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 龙牙楤木皂甙VII 龙吉甙元 齿孔醇 齐墩果醛 齐墩果酸苄酯 齐墩果酸甲酯 齐墩果酸乙酯 齐墩果酸3-O-alpha-L-吡喃鼠李糖基(1-3)-beta-D-吡喃木糖基(1-3)-alpha-L-吡喃鼠李糖基(1-2)-alpha-L-阿拉伯糖吡喃糖苷 齐墩果酸 beta-D-葡萄糖酯 齐墩果酸 beta-D-吡喃葡萄糖基酯 齐墩果酸 3-乙酸酯 齐墩果酸 3-O-beta-D-葡吡喃糖基 (1→2)-alpha-L-吡喃阿拉伯糖苷 齐墩果酸 齐墩果-12-烯-3b,6b-二醇 齐墩果-12-烯-3,24-二醇 齐墩果-12-烯-3,21,23-三醇,(3b,4b,21a)-(9CI) 齐墩果-12-烯-3,11-二酮 齐墩果-12-烯-2α,3β,28-三醇 齐墩果-12-烯-29-酸,3,22-二羟基-11-羰基-,g-内酯,(3b,20b,22b)- 齐墩果-12-烯-28-酸,3-[(6-脱氧-4-O-b-D-吡喃木糖基-a-L-吡喃鼠李糖基)氧代]-,(3b)-(9CI) 鼠特灵 鼠尾草酸醌 鼠尾草酸 鼠尾草酚酮 鼠尾草苦内脂 黑蚁素 黑蔓醇酯B 黑蔓醇酯A 黑蔓酮酯D 黑海常春藤皂苷A1 黑檀醇 黑果茜草萜 B 黑五味子酸 黏黴酮 黏帚霉酸 黄黄质 黄钟花醌 黄质醛 黄褐毛忍冬皂苷A 黄蝉花素 黄蝉花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