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1,3-三氯三氟丙酮 | 79-52-7

中文名称
1,1,3-三氯三氟丙酮
中文别名
1,1,3-三氯三氟乙酮;1,1,3-三氯-1,3,3-三氟丙酮
英文名称
1,1,3-trichloro-1,3,3-trifluoroacetone
英文别名
1,1,3-Trichlor-trifluor-aceton;1,1,3-trichlorotrifluoropropan-2-one;1,3,3-Trifluor-1,1,3-trichlor-aceton;1,1,3-Trichlorotrifluoroacetone;1,1,3-trichloro-1,3,3-trifluoropropan-2-one
1,1,3-三氯三氟丙酮化学式
CAS
79-52-7
化学式
C3Cl3F3O
mdl
MFCD00039321
分子量
215.387
InChiKey
QCVAFEQJWDOJL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85°C
  • 密度:
    1.712±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9
  • 重原子数:
    10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66
  • 拓扑面积:
    17.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安全信息

  • 危险品标志:
    C
  • 危险类别码:
    R34
  • 危险品运输编号:
    3265
  • RTECS号:
    UC3850000
  • 海关编码:
    2914700090
  • 安全说明:
    S26,S36/37/39

SDS

SDS:1ec23b0c9fc877897e356e1762bae8d7
查看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1,3-三氯-1,3,3-三氟丙酮;三氯三氟丙酮
化学品英文名称: Trichlorotrifluoroacetone;1,1,3-Trichloro-1,3,3-trirluoroacetone
中文俗名或商品名:
Synonyms:
CAS No.: 79-52-7
分子式: C 3 Cl 3 F 3 O
分子量: 215.3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化学品 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1,1,3-三氯-1,3,3-三氟丙酮;三氯三氟丙酮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3-三氟丙酮 100 79-52-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第6.1类 毒害品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本品具有刺激和麻醉作用。动物的急性中毒症状:眼及呼吸道粘膜显著刺激,短时间兴奋,运动共济失调,在呼吸困难的情况下发生痉挛。死亡动物出现内脏器官充血,肺出血及较大块的水肿。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 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误服者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在高温下可燃烧。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氟化物。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消防员的个体防护: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禁止使用的灭火剂:
闪点(℃): 无资料
自燃温度(℃): 无资料
爆炸下限[%(V/V)]: 无资料
爆炸上限[%(V/V)]: 无资料
最小点火能(mJ):
爆燃点:
爆速:
最大燃爆压力(MPa):
建规火险分级: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 中国MAC:未制订标准前苏联MAC:未制订标准美国TLV—TWA:未制订标准美国TLV—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建议佩戴防毒口罩。高浓度环境中,应该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皮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
pH:
熔点(℃): <-78
沸点(℃): 84.5
相对密度(水=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饱和蒸气压(kPa):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闪点(℃): 无资料
引燃温度(℃): 无资料
爆炸上限%(V/V): 无资料
爆炸下限%(V/V): 无资料
分子式: C 3 Cl 3 F 3 O
分子量: 215.39
蒸发速率:
粘性:
溶解性: 易溶于水,易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 用作溶剂、络合剂。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在常温常压下 稳定
禁配物: 强氧化剂、强酸。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氟化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280mg/kg(大鼠经口) LC50:20000mg/m3 1/2小时(大鼠吸入)
急性中毒:
慢性中毒: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与燃料混合后,再焚烧。焚烧炉排出的卤化氢通过酸洗涤器除去。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61605
UN编号: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 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运输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工原料分开存放。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
RETCS号:
IMDG规则页码: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国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6.1 类毒害品。
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1.周国泰,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国家环保局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北京化工研究院合编,化学品毒性法规环境数据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3.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CHEMINFO Database.1998 4.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TECS Database, 1989
填表时间: 年月日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3
MSDS修改日期: 年月日

制备方法与用途

类别:有毒物品

毒性分级:高毒

急性毒性:

  • 口服(大鼠)LD50: 277 毫克/公斤
  • 静脉注射(小鼠)LD50: 180 毫克/公斤

可燃性危险特性:明火可燃;燃烧时产生有毒的氯化物和氟化物烟雾

储运特性:

  • 库房应保持通风、低温和干燥
  • 需与氧化剂和食品添加剂分开存放

灭火剂:干粉、泡沫、二氧化碳或砂土。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1,3-三氯三氟丙酮五氟化锑 作用下, 反应 2.0h, 以84%的产率得到二氯四氟丙酮
    参考文献:
    名称:
    α卤代-的制备˚F -2-酮和˚F通过α,α-二卤代的氟化-2-酮˚F -2-酮
    摘要:
    用五氟化锑对α,α-二氯-F -2-酮进行氟化可选择性地提供极好的α-氯-F -2-酮和F -2-酮收率。然而,用五氟化锑氟化α,α-二溴-F -2-酮可得到α-溴-F -2-酮和F -2-酮的混合物。
    DOI:
    10.1016/s0022-1139(00)80488-1
  • 作为产物:
    描述:
    (Z)-3-chloro-1,3,3-trifluoro-1-tributylphosphaniumylprop-1-en-2-olate 在 作用下, 反应 1.0h, 生成 1,1,3-三氯三氟丙酮
    参考文献:
    名称:
    Regiospecific preparation of α,α-dihalofluoromethyl perfluoroalkyl ketones via halogenation of perfluoro betaines
    摘要:
    Acylation of fluorinated phosphoranium salts with perfluorinated acyl chlorides provided the corresponding (Z)-perfluoro betaines in high yield. Subsequent chlorination or bromination of the betaines regiospecifically yields the alpha,alpha-dihalofluoromethyl perfluoroalkyl ketones. Halogen specificity is best controlled via use of CFCl3/Cl2 for the preparation of dichloroketones and CFBr3/Br2 for the corresponding dibromoketones. The dihalophosphorane by-product can promote a halogen-exchange reaction with ketones.
    DOI:
    10.1016/s0022-1139(00)80099-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egiospecific preparation of α,α-dihalofluoromethyl perfluoroalkyl ketones
    作者:In Howa Jeong、Donald J. Burton、Daryl G. Cox
    DOI:10.1016/s0040-4039(00)83859-9
    日期:1986.1
    Acylation of -phosphoranium salts with -acyl chlorides gives the corresponding -perfluoro betaine in high yield. Subsequent chlorination or bromination regiospecifically yields the α,α-dihalofluoromethyl perfluoroalkyl ketones.
    -磷鎓盐与-酰氯的酰化以高收率得到相应的-全氟甜菜碱。随后的氯化或溴化区域特异性地产生α,α-二卤代氟甲基全氟烷基酮。
  • The synthesis of perhalogeno-organic borates from perhalogenoketones
    作者:E. W. Abel、N. Giles、D. J. Walker、J. N. Wingfield
    DOI:10.1039/j19710001991
    日期:——
    Hexafluoroacetone and other polyfluorinated ketones react with boron halides, organoboron halides, and alkylthioboranes to form a wide range of perhalogeno-organic borates and related compounds.
    六氟丙酮和其他多氟酮与卤化硼,有机卤化硼和烷硫基硼烷反应,形成各种全卤代有机硼酸盐和相关化合物。
  • Photochemical Formation and Stability of the CF2 Radical
    作者:J. P. SIMONS、A. J. YARWOOD
    DOI:10.1038/187316a0
    日期:1960.7
    high-intensity flash photolysis techniques, we have been able to photograph the transient formation and slow decay of the same absorption bands produced from some halogenated ketones. Under our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e strongest absorption bands can be detected as long as 20 msec. after the photolysis flash, confirming the great stability of CF2 as compared with its analogue CH2 (ref. 2).
    十年前,Barrow 及其同事观察到由于碳氟化合物蒸气放电过程中产生的 CF2 自由基引起的紫外线吸收带,并对其可能的稳定性进行了评论1。使用高强度闪光光解技术,我们已经能够拍摄一些卤化酮产生的相同吸收带的瞬态形成和缓慢衰减。在我们的实验条件下,最强的吸收带可以检测到长达 20 毫秒。在光解闪光后,证实了 CF2 与其类似物 CH2 相比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参考文献 2)。
  • Alkoxysilane formation from the interactions of perhalogeno-ketones with alkylthiosilanes and disilthianes
    作者:E. W. Abel、D. J. Walker、J. N. Wingfield
    DOI:10.1039/j19680001814
    日期:——
    The perhalogeno-ketones perfluoroacetone, chloropentafluoroacetone, 1,1,3-trichlorotrifluoroacetone, and 1,3-dichlorotetrafluoroacetone cause fission of the silicon–sulphur bonds in alkylthiosilanes and disilthianes to form alkoxysilanes. These are of the general types MenSi[O·C(RF,Cl)2·SR]4–n and [Me3Si·O·C(RF,Cl)2]2S; in addition to characterisation, points of interest in the n.m.r. spectra of these
    全卤酮,全氟丙酮,氯五氟丙酮,1,1,3-三氯三氟丙酮和1,3-二氯四氟丙酮引起烷硫基硅烷和二甲硅烷中硅硫键的裂变,形成烷氧基硅烷。这些是普通类型的Me n Si [O·C(R F,Cl)2 ·SR] 4– n和[Me 3 Si·O·C(R F,Cl)2 ] 2 S;除表征外,还报道了这些化合物的nmr光谱中的关注点。多氟烷氧基锗烷Me 3 Ge·O·C(CF 3)2的形成·据报道,六氟丙酮插入到锗硫键中的SEt。
  • Cage Effect in the Liquid-Phase Photolysis of Fluorinated Ketones
    作者:R. BOWLES、J. R. MAJER、J. C. ROBB
    DOI:10.1038/187314a0
    日期:1960.7
    communication1, the products of photolysis of 1 : 3 dichlorotetrafluoroacetone were described, and the absence of compounds which could arise from the reactions of the chlorodifluoroacetyl radical noted. It is assumed that in this behaviour the ketone is similar to hexafluoroacetone, which has been shown to dissociate on photolysis into two trifluoromethyl radicals and a molecule of carbonmonoxide2
    在之前的通讯 1 中,描述了 1 : 3 二氯四氟丙酮的光解产物,并指出不存在可能由氯二氟乙酰基反应产生的化合物。据推测,在这种行为中,酮类似于六氟丙酮,六氟丙酮已被证明在光解时分解为两个三氟甲基自由基和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另一方面,丙酮已被证明在室温下光解时会解离成乙酰基和甲基自由基3。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mass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