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3-双(5-甲基-2-呋喃基)-1-丁酮 | 100475-39-6

中文名称
1,3-双(5-甲基-2-呋喃基)-1-丁酮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3-Bis(5-methyl-2-furanyl)-1-butanon
英文别名
1,3-Bis(5-methylfuran-2-yl)butan-1-one
1,3-双(5-甲基-2-呋喃基)-1-丁酮化学式
CAS
100475-39-6
化学式
C14H16O3
mdl
——
分子量
232.279
InChiKey
ASZBAVFPYCKGP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1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6
  • 拓扑面积:
    43.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1,5-二甲基-2-呋喃甲醇 在 Ru-MACHO 、 potassium tert-butylate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以38 %的产率得到1,3-双(5-甲基-2-呋喃基)-1-丁酮
    参考文献:
    名称:
    钌催化仲醇的自偶联
    摘要:
    报道了一种简单的仲醇自偶联催化方法,从而在温和条件下合成β-支化酮。明确的钌钳形络合物催化了该反应。优化研究表明叔丁醇钠是这种转化的合适碱。官能化芳基甲醇、杂芳基甲醇以及直链和支链脂肪族仲醇容易发生催化自偶联反应。机理研究表明,催化剂和碱对于实现仲醇脱氢为酮、随后的受控羟醛缩合以及α,β-不饱和中间体的进一步加氢,从而选择性形成β-支化酮产物至关重要。值得注意的是,非无辜的 PNP 配体在催化剂中表现出胺-酰胺金属-配体合作,在促进仲醇的催化自偶联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释放的分子氢和水是唯一的副产品。
    DOI:
    10.1021/acs.joc.3c0202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cholz, Stefan; Marschall-Weyerstahl, Helga; Weyerstahl, Peter, Liebigs Annalen der Chemie, 1985, # 10, p. 1935 - 1950
    作者:Scholz, Stefan、Marschall-Weyerstahl, Helga、Weyerstahl, Peter
    DOI:——
    日期:——
  • SCHOLZ, S.;MARSHALL-WEYERSTAHL, H.;WEYERSTAHL, P., LIEBIGS ANN. CHEM., 1985, N 10, 1935-1950
    作者:SCHOLZ, S.、MARSHALL-WEYERSTAHL, H.、WEYERSTAHL, P.
    DOI:——
    日期:——
  • Ruthenium-Catalyzed Self-Coupling of Secondary Alcohols
    作者:Nitin Kumar、Raman Vijaya Sankar、Chidambaram Gunanathan
    DOI:10.1021/acs.joc.3c02029
    日期:2023.12.15
    to the synthesis of β-branched ketones under mild conditions is reported. Well-defined ruthenium pincer complex catalyzed the reactions. Optimization studies revealed that sodium tert-butoxide is an appropriate base for this transformation. Functionalized aryl methanols, heteroaryl methanols, and linear and branched aliphatic secondary alcohols underwent facile catalytic self-coupling reactions. Mechanistic
    报道了一种简单的仲醇自偶联催化方法,从而在温和条件下合成β-支化酮。明确的钌钳形络合物催化了该反应。优化研究表明叔丁醇钠是这种转化的合适碱。官能化芳基甲醇、杂芳基甲醇以及直链和支链脂肪族仲醇容易发生催化自偶联反应。机理研究表明,催化剂和碱对于实现仲醇脱氢为酮、随后的受控羟醛缩合以及α,β-不饱和中间体的进一步加氢,从而选择性形成β-支化酮产物至关重要。值得注意的是,非无辜的 PNP 配体在催化剂中表现出胺-酰胺金属-配体合作,在促进仲醇的催化自偶联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释放的分子氢和水是唯一的副产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