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溴-3-(3-溴-2-甲氧基-5-甲基苯基)-2-甲氧基-5-甲基苯 | 79115-30-3

中文名称
1-溴-3-(3-溴-2-甲氧基-5-甲基苯基)-2-甲氧基-5-甲基苯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3'-Dibromo-2,2'-dimethoxy-5,5'-dimethyl<1,1'-biphenyl>
英文别名
3,3'-Dibromo-2,2'-dimethoxy-5,5'-dimethyl-1,1'-biphenyl;1-bromo-3-(3-bromo-2-methoxy-5-methylphenyl)-2-methoxy-5-methylbenzene
1-溴-3-(3-溴-2-甲氧基-5-甲基苯基)-2-甲氧基-5-甲基苯化学式
CAS
79115-30-3
化学式
C16H16Br2O2
mdl
——
分子量
400.11
InChiKey
SNBCRKMIPXFLRD-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6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5
  • 拓扑面积:
    18.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溴-3-(3-溴-2-甲氧基-5-甲基苯基)-2-甲氧基-5-甲基苯四(三苯基膦)钯正丁基锂 、 C4H12Cl2N2Zn 、 三溴化硼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0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Rh催化4-戊烯醛加氢甲酰化中基于9,10-桥9,10-二氢蒽的螯合双亚磷酸酯配体的合成、络合行为及催化性能
    摘要:
    摘要 在目前的工作中,提出了基于 9,10-桥 9,10-二氢蒽作为配体骨架的新型螯合双亚磷酸酯配体的模块化合成。研究了这些配体在铑金属配合物中的络合行为以及铑催化加氢甲酰化的预形成步骤的机理研究。已使用基于 NMR 的计算技术确定了这些配体的 Rh 配合物中配位异构体的比例。建立了模块化合成路线,允许在标准程序中合成各种配体。在优化的条件下,在 4-戊烯醛的加氢甲酰化中测试了新的配体,使己二醛成为聚酰胺尼龙 6,6 的有希望的起始材料。配体 L3 对己二醛的选择性最好,选择性为 10。
    DOI:
    10.1016/j.molcata.2016.07.049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Rh催化4-戊烯醛加氢甲酰化中基于9,10-桥9,10-二氢蒽的螯合双亚磷酸酯配体的合成、络合行为及催化性能
    摘要:
    摘要 在目前的工作中,提出了基于 9,10-桥 9,10-二氢蒽作为配体骨架的新型螯合双亚磷酸酯配体的模块化合成。研究了这些配体在铑金属配合物中的络合行为以及铑催化加氢甲酰化的预形成步骤的机理研究。已使用基于 NMR 的计算技术确定了这些配体的 Rh 配合物中配位异构体的比例。建立了模块化合成路线,允许在标准程序中合成各种配体。在优化的条件下,在 4-戊烯醛的加氢甲酰化中测试了新的配体,使己二醛成为聚酰胺尼龙 6,6 的有希望的起始材料。配体 L3 对己二醛的选择性最好,选择性为 10。
    DOI:
    10.1016/j.molcata.2016.07.04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Host-guest complexation. 35. Spherands, the first completely preorganized ligand systems
    作者:Donald J. Cram、Takahiro Kaneda、Roger C. Helgeson、S. Bruce Brown、Carolyn B. Knobler、Emily Maverick、Kenneth N. Trueblood
    DOI:10.1021/ja00298a040
    日期:1985.6
    k2Cs2 = (~~~IU,/KSH+)~~C S~CH+C~,~~,+~,) Abstract: Spherands 1-5 and the related macrocycle 6 which are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are composed mainly of four to six aryloxy units attached to one another in such a way that the orbitals of the unshared electron pairs of their oxygens line an enforced cavity. These ligand systems strongly complex only Li+ and Na+ ions and reject K', Ca2+, and Mg2+ ions
    k2Cs2 = (~~~IU,/KSH+)~~CS~CH+C~,~~,+~,) 摘要:本文描述的球面1-5和相关的大环6主要由四个到六个芳氧基单元彼此连接,使得它们氧的未共享电子对的轨道排列成一个强制空腔。这些配体系统仅强络合 Li+ 和 Na+ 离子并排斥 K'、Ca2+ 和 Mg2+ 离子。报告了它们的合成、代表性晶体结构和对其结合特性的定性调查。这些 18 元环系统的关键闭环涉及在回流苯或 THF 中将适当的双芳基锂与 Fe(acac)3 氧化成芳基,芳基彼此偶联——这是为构建这些主体而发明的反应。1 的晶体结构清楚地显示了其内衬电子对的空腔。l-LiCl 和 l.NaCH3SO4 的晶体结构表明,络合中不涉及宿主的构象重组。多环主体 4.LiFeCl4 和 5.LiCl 复合物的晶体结构显示结扎系统高度紧张并包含严重的氧-氧压缩。
  • Host-guest complexation. 25. Effects of substituents on the complexing properties of chorands
    作者:Thomas W. Bell、George M. Lein、Hideo Nakamura、Donald J. Cram
    DOI:10.1021/jo00172a053
    日期:1983.12
  • Synthesis, complexation behavior and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chelating bisphosphite ligands based on 9,10-brigded 9,10-dihydroanthracenes in Rh catalyzed hydroformylation of 4-pentenal
    作者:Bojan P. Bondžić、Frank Rominger、Peter Hofmann
    DOI:10.1016/j.molcata.2016.07.049
    日期:2016.11
    technique. Modular synthesis route was established allowing for a variety of ligands to be synthesized in a standard procedure The new ligands were tested in the hydroformylation of 4-pentenal under optimized conditions to give adipic aldehyde a promising starting material for the polyamide nylon-6,6. Ligand L3 showed the best selectivity towards adipic aldehyde with selectivity of 10.2/1 n/iso aldehyde
    摘要 在目前的工作中,提出了基于 9,10-桥 9,10-二氢蒽作为配体骨架的新型螯合双亚磷酸酯配体的模块化合成。研究了这些配体在铑金属配合物中的络合行为以及铑催化加氢甲酰化的预形成步骤的机理研究。已使用基于 NMR 的计算技术确定了这些配体的 Rh 配合物中配位异构体的比例。建立了模块化合成路线,允许在标准程序中合成各种配体。在优化的条件下,在 4-戊烯醛的加氢甲酰化中测试了新的配体,使己二醛成为聚酰胺尼龙 6,6 的有希望的起始材料。配体 L3 对己二醛的选择性最好,选择性为 10。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