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3,6,7,10,11-六甲氧基三亚苯 | 808-57-1

中文名称
2,3,6,7,10,11-六甲氧基三亚苯
中文别名
2,3,6,7,10,11-六甲氧基三亚苯基苯;2,3,6,7,1,11-六甲氧基三亚苯
英文名称
2,3,6,7,10,11-hexamethoxytriphenylene
英文别名
——
2,3,6,7,10,11-六甲氧基三亚苯化学式
CAS
808-57-1
化学式
C24H24O6
mdl
——
分子量
408.451
InChiKey
TXROZCSFVVIBF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310-317℃
  • 沸点:
    578.6±45.0 °C(Predicted)
  • 密度:
    1.216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7
  • 重原子数:
    30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5
  • 拓扑面积:
    55.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6

安全信息

  • 安全说明:
    S24/25
  • 海关编码:
    2909309090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302,H315,H319,H335
  • 储存条件:
    室温且干燥环境下使用。

SDS

SDS:dd06a2b6afb167411c87942c0b76a017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2,3,6,7,10,11-HEXAMETHOXYTRIPHENYLENE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非危险物质或混合物。
当心 - 物质尚未完全测试。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24H24O6
分子式
: 408.46 g/mol
分子量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眼睛接触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避免粉尘生成。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6.2 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扫掉和铲掉。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常规的工业卫生操作。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根据危险物质的类型,浓度和量,以及特定的工作场所选择身体保护措施。,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不需要保护呼吸。如需防护粉尘损害,请使用N95型(US)或P1型(EN 143)防尘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固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相容的物质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3,6,7,10,11-六甲氧基三亚苯硫酸氢溴酸溶剂黄146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12.5h, 生成 2,3,6,7,10,11-六乙酰氧基三亚苯
    参考文献:
    名称:
    介晶三苯撑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摘要:
    据报道,苯并菲衍生物是盘状液晶系统的重要成员之一。该报告说明了通过离子自组装途径合成的涉及联苯和双尾表面活性剂的配合物的介晶行为。这些配合物的层状结构已使用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法和偏振光学显微镜确定。还研究了这些配合物的两性性质。
    DOI:
    10.1016/j.molliq.2020.114770
  • 作为产物:
    描述:
    邻苯二甲醚 在 iron(III) chloride 、 硫酸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3.25h, 以89%的产率得到2,3,6,7,10,11-六甲氧基三亚苯
    参考文献:
    名称:
    纺织品自组织框架 (SOFT):用于同时感测、捕获和过滤气体的导电织物
    摘要:
    可穿戴电子产品具有推进个性化医疗保健、减轻残疾、加强沟通和改善国土安全的潜力。开发具有与当地环境相互作用能力的多功能电子纺织品(电子纺织品)是实现物理和化学信息电子转换的有前途的策略。本文描述了一种通过简单分子构建块的直接溶液相自组装将导电二维 (2D) 金属有机框架 (MOF) 集成到织物中来制造多功能电子纺织品的简单而快速的方法。这些电子纺织品显示出可靠的导电性、增强的孔隙率、柔韧性和洗涤稳定性。这些集成系统的功能效用在化学电阻气体传感的背景下得到证明,吸收和过滤。纺织品上的自组织框架 (SOFT) 设备可检测和区分 ppm 级的重要气态分析物(NO、H2S 和 H2O),并在存在湿度(5000 ppm,18% RH)的情况下保持其化学电阻功能。具有亚 ppm 理论检测限(NO 的 LOD = 0.16 ppm 和 H2S = 0.23 ppm),这些构成了所报告的最佳纺织品支持的 H2S
    DOI:
    10.1021/jacs.7b0884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n Improved Synthetic Route to Rigid Triphenylene Ketal Bearing Structural Bicyclic Subunits
    作者:Chuanyi Tao、Jingke Li
    DOI:10.2174/1570178613666160303215906
    日期:2016.7.28
    triphenylene ketals exhibit a strong affinity towards some particular guests such as caffeine and trinitrobenzene, thus being good candidates for caffeine or trinitrobenzene sensing applications. It is most important to produce cuppy receptor molecules with special and rigidly oriented functional moietie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molecular recognition. It is still necessary to introduce the bicyclic moiety
    背景:基于三亚苯基缩酮的刚性受体分子对某些特定的客体(例如咖啡因和三硝基苯)表现出很强的亲和力,因此是咖啡因或三硝基苯传感应用的良好候选者。生产具有特殊且刚性取向的功能部分的杯状受体分子对于分子识别的应用是最重要的。为了有益于分子识别,仍然有必要将双环部分引入缩酮。因此,我们报道了由市售的2,3,6,7,10,11-六甲氧基三亚苯基更直接地合成三亚苯基缩酮,这可能导致功能化刚性受体的简便方法。 方法:基于2,3,6,7,10,11-六羟基三亚苯基三酮缩酮开发了一种优化的合成方案,以制备具有双环部分的刚性三亚苯基缩酮。为了引入双环亚基,我们从可商购的2-乙氧基环己酮开始合成了1-乙氧基双环[3.3.1] nonan-9-one。 结果:使用迪安-斯达克装置在回流下使六羟基三亚苯基与甲苯中的双环酮反应,得到统计异构体混合物,该异构体包括22%的全顺式(2a)和67%的反,反,顺式(2b)。2b
  • Synthesis and specific features of mesomorphic behavior of new polysubstituted triphenylenes
    作者:O. V. Zemtsova、K. N. Zheleznov
    DOI:10.1007/s11172-005-0028-7
    日期:2004.8
    Previously unknown 2,3,6,7,10,11-hexakis(dodecyloxy)triphenylene and -(tetradecyloxy)triphenylene were synthesized. The structures of the synthesized compounds were prov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and spectral methods. Polymesomorphism was found for the first time and studied for substances of the hexaalkoxytriphenylene homologic series, as well as liotropic mesomorphism in a series of organic solvents
    合成了以前未知的 2,3,6,7,10,11-hexakis(dodecyloxy)triphenylene 和 -(tetradecyloxy)triphenylene。通过元素分析和光谱方法证实了合成化合物的结构。首次发现并研究了六烷氧基三亚苯基同系物质的多介晶现象,以及一系列有机溶剂中的异致介晶现象。
  • Oxidative cyclotrimerization of unsaturated compounds with DDQ and triflic acid: An efficient synthetic route to triply-fused benzene rings
    作者:Hee Yeon Cho、Lawrence T. Scott
    DOI:10.1016/j.tetlet.2014.12.141
    日期:2015.6
    Intermolecular oxidative cyclotrimerization reactions of alkenes and aromatic compounds with DDQ and trifluoromethanesulfonic acid are described. Scholl-type oxidation reactions involving alkenes have not previously been demonstrated. Moreover, the DDQ/acid system has never been used for intermolecular oxidative cyclization reactions. This convenient, metal-free reagent system (DDQ/TfOH) is advantageous
    描述了烯烃和芳族化合物与DDQ和三氟甲磺酸的分子间氧化环三聚反应。以前尚未证明涉及烯烃的肖尔型氧化反应。此外,DDQ /酸体系从未用于分子间氧化环化反应。对于金属基Scholl型氧化剂而言,这种方便的无金属试剂系统(DDQ / TfOH)具有优势,因为它消除了作为竞争性副反应的芳香族化合物卤化的可能性。
  • Reactions of quinones with aromatic ethers. Part VII. Triphenylene-1,4 : 5,8-diquinones from reactions of veratrole or 3,4-dimethoxyphenylbenzoquinones with benzoquinones
    作者:Robert Buchan、Oliver C. Musgrave
    DOI:10.1039/p19750002185
    日期:——
    Veratrole reacts with 1,4-benzoquinone in the presence of aluminium chloride to form 10,11-dimethoxytriphenylene-1,4:5,8-diquinone. Related products result when 2-chloro- and 2,3-dichloro-1,4-benzoquinone are used. 3,4-Dimethoxyphenyl-1,4-benzoquinone reacts in a similar manner with unsubstituted, 2-methyl-, 2-chloro-, and 2,3-dichloro-1,4-benzoquinone, and with itself. The structures of the diquinones
    Veratrole在氯化铝的存在下与1,4-苯醌反应形成10,11-二甲氧基三亚苯基-1,4:5,8-二醌。当使用2-氯-和2,3-二氯-1,4-苯醌时,会产生相关的产物。3,4-二甲氧基苯基-1,4-苯醌与未取代的2-甲基-,2-氯-和2,3-二氯-1,4-苯醌以类似的方式反应,并与其自身反应。二醌的结构来自其光谱性质,以及它们通过还原性乙酰化转化为相应的三亚苯基-1,4,5,8-四乙酸四苯酯的过程。
  • A 6π Azaelectrocyclization Strategy towards the 1,5,9‐Triazacoronenes
    作者:Yi‐Xun Sun、Xiao‐Gang Wang、Guo‐Dong Shen、Tian Yang、Yi‐Hui Yang、Jing Li、Ming‐Yu Yang、Hua‐Ming Sun、Jun‐Fa Wei
    DOI:10.1002/adsc.201901433
    日期:2020.4.17
    double bond involved thermal 6π‐azaelectrocyclization and, on this basis, a one‐step synthesis of triazacoronenes (TACs) from triphenylene‐1,5,9‐triamines and aldehydes under nonacidic conditions. This method has several advantages such as simplicity, high yields, and extensive substrate scope. A plausible reaction mechanism has been proposed with several experimental supports. A typical derivative
    我们介绍了两个芳族双键和一个亚胺双键涉及热6π-氮杂电环化的实例,在此基础上,在非酸性条件下由三亚苯基-1,5,9-三胺和醛一步合成三氮唑烷酮(TAC) 。该方法具有几个优点,例如简单,高产量和广泛的基板范围。已经提出了一种可行的反应机理,并提供了一些实验支持。一个典型的导数显示一个独特的二聚体通过π-π相互作用和六个H键结合在一起,并通过三个居中的H键和相邻二聚体之间的Br⋅⋅⋅π相互作用稳定的锯齿形上层结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