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1′-ferrocenediboronic acid | 12152-94-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1′-ferrocenediboronic acid
英文别名
1,1'-Diborono-Ferrocene;cyclopenta-1,3-dien-1-ylboronic acid;iron(2+)
1,1′-ferrocenediboronic acid化学式
CAS
12152-94-2
化学式
C10H12B2FeO4
mdl
——
分子量
273.672
InChiKey
ATBRRGFTYNGFRJ-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45-150 °C (dec.) (lit.)
  • 溶解度:
    微溶于乙醚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83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80.9
  • 氢给体数:
    4
  • 氢受体数:
    6

安全信息

  • 危险品标志:
    Xi
  • 安全说明:
    S26,S36/37
  • 危险类别码:
    R36/37/38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319090
  • 危险标志:
    GHS07
  • 危险性描述:
    H315,H319,H335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305 + P351 + P338

SDS

SDS:ba7b14fed46b5e9818cd67c3eb123d0a
查看
二茂铁硼酸(含有数量不等的酸酐)[用于气相色谱/质谱的环 修改号码:5
状硼化剂]

模块 1. 化学品
产品名称: Ferroceneboronic Acid (contains varying amounts of Anhydride) [Cyclic
boronating reagent for GC/MS]
修改号码: 5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GHS分类
物理性危害 未分类
健康危害
皮肤腐蚀/刺激 第2级
严重损伤/刺激眼睛 2A类
环境危害 未分类
GHS标签元素
图标或危害标志
信号词 警告
危险描述 造成皮肤刺激
造成严重眼刺激
防范说明
[预防] 处理后要彻底清洗双手。
穿戴防护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具。
[急救措施] 眼睛接触: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眼睛接触:求医/就诊
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轻轻洗。
若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脱掉被污染的衣物,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单一物质/混和物 单一物质
化学名(中文名): 二茂铁硼酸(含有数量不等的酸酐)[用于气相色谱/质谱的环状硼化剂]
百分比: >98.0%(LC)
CAS编码: 12152-94-2
修改号码:5
/质谱的环状硼化剂]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分子式:
C10H11BFeO2

模块 4. 急救措施
吸入: 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休息。若感不适请求医/就诊。
皮肤接触: 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肥皂和水轻轻洗。
若皮肤刺激或发生皮疹:求医/就诊。
眼睛接触: 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清洗。
如果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食入: 若感不适,求医/就诊。漱口。
紧急救助者的防护: 救援者需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比如橡胶手套和气密性护目镜。

模块 5. 消防措施
合适的灭火剂: 干粉,泡沫,雾状水,二氧化碳
特殊危险性: 小心,燃烧或高温下可能分解产生毒烟。
特定方法: 从上风处灭火,根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非相关人员应该撤离至安全地方。
周围一旦着火:如果安全,移去可移动容器。
消防员的特殊防护用具: 灭火时,一定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模块 6. 泄漏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措施,防护用具,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远离溢出物/泄露处并处在上风处。
紧急措施: 泄露区应该用安全带等圈起来,控制非相关人员进入。
环保措施: 防止进入下水道。
控制和清洗的方法和材料: 清扫收集粉尘,封入密闭容器。注意切勿分散。附着物或收集物应该立即根据合适的
法律法规处置。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处理
技术措施: 在通风良好处进行处理。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具。防止粉尘扩散。处理后彻底清洗双手
和脸。
注意事项: 如果粉尘或浮质产生,使用局部排气。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和衣物。
贮存
储存条件: 保持容器密闭。存放于凉爽、阴暗处。
远离不相容的材料比如氧化剂存放。
包装材料: 依据法律。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 尽可能安装封闭体系或局部排风系统,操作人员切勿直接接触。同时安装淋浴器和洗
眼器。
个人防护用品
呼吸系统防护: 防尘面具。依据当地和政府法规。
手部防护: 防护手套。
眼睛防护: 安全防护镜。如果情况需要,佩戴面具。
皮肤和身体防护: 防护服。如果情况需要,穿戴防护靴。

模块 9. 理化特性
外形(20°C): 固体
修改号码:5
/质谱的环状硼化剂]

模块 9. 理化特性
外观: 晶体-粉末
颜色: 黄色-红黄色
气味: 无资料
pH: 无数据资料
熔点: 无资料
沸点/沸程 无资料
闪点: 无资料
爆炸特性
爆炸下限: 无资料
爆炸上限: 无资料
密度: 无资料
溶解度:
[水] 无资料
[其他溶剂]
微溶于: 醚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性
化学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稳定。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未报道特殊反应性。
须避免接触的物质 氧化剂
危险的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氧化硼

模块 11. 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 无资料
对皮肤腐蚀或刺激: 无资料
对眼睛严重损害或刺激: 无资料
生殖细胞变异原性: 无资料
致癌性:
IARC = 无资料
NTP = 无资料
生殖毒性: 无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信息
生态毒性:
鱼类: 无资料
甲壳类: 无资料
藻类: 无资料
残留性 / 降解性: 无资料
潜在生物累积 (BCF): 无资料
土壤中移动性
log水分配系数: 无资料
土壤吸收系数 (Koc): 无资料
亨利定律 无资料
constant(PaM3/mol):

模块 13. 废弃处置
如果可能,回收处理。请咨询当地管理部门。建议在可燃溶剂中溶解混合,在装有后燃和洗涤装置的化学焚烧炉中
焚烧。废弃处置时请遵守国家、地区和当地的所有法规。
修改号码:5
/质谱的环状硼化剂]

模块 14. 运输信息
联合国分类: 与联合国分类标准不一致
UN编号: 未列明

模块 15. 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国务院发布,2011年2月16日修订): 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用途

二茂铁硼酸作为一种商品化的试剂,不仅可用于碳-碳键的构建,还适用于硼-硅键、碳-硫键等含有杂原子的化学键的构建。相较于其他二茂铁试剂,在过渡金属催化的偶联反应中,二茂铁硼酸在反应步骤和原子经济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它广泛应用于二茂铁衍生物的合成。

概述

二茂铁结构的公开标志着化学领域的一次重要突破,促进了近代金属有机化学的发展。自其被发现以来,科学家们迅速对其迷人的化学性质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开始开发使用二茂铁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发现了它们在科学领域的广泛用途。事实上,在二茂铁发现60多年后,该领域依然保持着非常活跃的研究状态。

这种持续关注的原因多种多样:首先,二茂铁具有独特的三明治式结构,打破了人们对金属-碳键性质的传统认知;其次,二茂铁及其衍生物对水分、氧气及许多化学品展现出非同寻常的稳定性,并拥有其他独特电化学性质。目前,在分子中引入二茂铁基团常用的试剂包括二茂铁和二茂铁甲醛等,这些试剂主要用于碳-碳键的形成。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1′-ferrocenediboronic acid 在 Cu{B(C6H5)4} pyridinate 作用下, 以 丙酮 为溶剂, 生成 二茂铁
    参考文献:
    名称:
    Nesmeyanov, A. N.; Sazonova, V. A.; Blinova, V. A., Izvestiya Akademii Nauk SSSR, Seriya Khimicheskaya, 1971, p. 2453 - 2454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二茂铁硼酸三丁酯氢氧化钾正丁基锂 作用下, 以 乙醚 为溶剂, 以60%的产率得到1,1′-ferrocenediboron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钯催化的二茂铁衍生物的芳基化:一种方便的高产途径,制备1,1'-双(卤代苯基)二茂铁
    摘要:
    据报道,钯催化卤代苯与二茂铁-1,1'-二硼酸之间的交叉偶联反应。缩合顺利进行,以高收率得到带有氟,氯和溴取代基的1,1'-二苯基-和1,1'-双(卤代苯基)取代的二茂铁。描述了中间体二茂铁-1,1'-二硼酸的有效合成。
    DOI:
    10.1016/0022-328x(93)83196-3
  • 作为试剂:
    描述:
    对甲酚1,1′-ferrocenediboronic acid 、 tris-(hydroxymethyl) methyl ammonium chlorid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85%的产率得到对羟基苯甲醛
    参考文献:
    名称:
    的酶催化的电化学转化p甲酚成p羟基苯甲醛
    摘要:
    的电化学氧化p甲酚被酶促实现,使用一个铜蓝蛋白,天青蛋白,或ferroceneboronic酸作为阳极反应的介体,赋予p羟基苯甲醛作为唯一的产物。
    DOI:
    10.1039/c3985000146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chelating bis(aminophenol) ligand bridged by a 1,1′-ferrocene-bis(para-phenylene) linker
    作者:Daniel D. Swanson、Kyle M. Conner、Seth N. Brown
    DOI:10.1039/c7dt01945a
    日期:——
    1,1′-Bis(4-(2-hydroxy-3,5-di-tert-butylphenyl)aminophenyl)ferrocene (pFlipH4) is prepared in three steps from commercially available 1,1′-ferrocenediboronic acid or its pinacol ester. The suitability of the ligand to bind as a tetradentate ligand in a cis, planar fashion has been confirmed by formation of a square planar palladium bis-iminosemiquinone (pFlip)Pd. The linker unit appears to be structurally
    由三步法从市售的1,1'-二茂铁硼酸或其频哪醇制备1,1'-双(4-(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氨基苯基)二茂铁(p FlipH 4)酯。通过形成方形平面的钯双亚氨基半醌(p Flip)Pd,已经证实了该配体以顺式,平面方式结合为四齿配体的适用性。接头单元似乎在结构上类似于1,1'-二茂铁基,但二茂铁与氨基酚的电子相互作用极小。
  • Colorimetric Fluoride Ion Sensing by Polyborylated Ferrocenes:  Structural Influences on Thermodynamics and Kinetics
    作者:Joanna K. Day、Christopher Bresner、Natalie D. Coombs、Ian A. Fallis、Li-Ling Ooi、Simon Aldridge
    DOI:10.1021/ic701494p
    日期:2008.2.1
    the synthesis of a range of systematically related derivatives differing in the number/nature of the boronic ester substituents and in the nature of ancillary ligands. Thus, if the shift in electrochemical potential associated with the conversion of one (or more) boronic ester group(s) to anionic boronate(s) on fluoride binding is sufficient to allow oxidation of the resulting host/guest complex by
    通过合成一系列系统相关的衍生物,研究了将二茂铁硼酸酯用作电化学或比色氟离子传感器的潜在热力学因素,这些衍生物的硼酸酯取代基的数量/性质和辅助配体的性质不同。因此,如果在氟化物结合上与一个(或多个)硼酸酯基团向阴离子硼酸酯的转化相关的电化学势的变化足以允许所产生的主体/客体复合物被双氧氧化,则比色传感是可能的。在实践中,虽然CpFe [eta(5)-C(5)H(4)B(OR)(2)类型的单功能系统在氟化物结合中具有选择性,但氯仿溶液中的电化学位移不足以进行比色回复。已证明两种化学修饰策略可成功实现比色传感器:(i)使用更强电子给体的Cp(*)辅助配体(这会改变游离受体和所得氟化物加成物的氧化电位(ii)以两个或多个结合位点为特征的阴极,因此具有更大的氟化物诱导的电化学位移。因此,在[eta(5)-C(5)H(4)B(OR)(2)](2)Fe [(OR)(2)= OC(H)PhC(H)PhO的情况下,
  • Study on the synthesis of nonracemic C2-symmetric 1,1′-binaphthyl-2,2′-diyl bridged ferrocene. Stereochemical result of the cross-coupling reactions controlled by Pd(II) or Pd(IV) complex intermediacy
    作者:P Kasák、R Mikláš、M Putala
    DOI:10.1016/s0022-328x(01)00926-3
    日期:2001.12
    Palladium catalyzed Negishi, Suzuki and Stille cross-coupling reactions of enantiopure 2,2′-diiodo-1,1′-binaphthyl with the corresponding 1,1′-dimetalloferrocenes gave the C2-symmetric binaphthyl bridged ferrocene 1-1,1′-(1,1′-binaphthyl-2,2′-diyl)ferrocene (1). The latter was obtained by Stille coupling with the bis(trimethylstannyl) derivative but not with the bis(tributylstannyl) one. Products of
    钯催化对映纯2,2'-二碘-1,1'-联萘与相应的1,1'-双金属二茂铁的Negishi,Suzuki和Stille交叉偶联反应,得到C 2对称的双萘桥联二茂铁1-1,1' -(1,1'-联萘-2,2'-二基)二茂铁(1)。后者是通过Stille与双(三甲基锡烷基)衍生物偶联而未与双(三丁基锡烷基)衍生物偶联而获得的。在这两种情况下,都获得了从锡到双萘基的烷基转移产物。这些在1,1′-联萘的2和2′位上的交叉偶联反应的立体化学结果取决于1,1′-双金属二茂铁的反应性。Negishi偶联以立体保守的方式进行(提供对映纯产品1)。在与反应性较低的硼和锡有机金属化合物反应期间,发生了联萘基部分的完全消旋。提议的不同反应途径包括前者中的C 1对称钯(II)中间体和后者情况中的构型不稳定的C 2对称钯(IV)环状中间体。与交叉偶联反应相反,二茂铁与对映纯1,1'-联萘-2,2'-双重氮盐的自由基芳基
  • Novel Organometallic Building Blocks for Molecular Crystal Engineering. 2.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yridyl and Pyrimidyl Derivatives of Diboronic Acid, [Fe(η<sup>5</sup>-C<sub>5</sub>H<sub>4</sub>-B(OH)<sub>2</sub>)<sub>2</sub>], and of Pyridyl Boronic Acid, [Fe(η<sup>5</sup>-C<sub>5</sub>H<sub>4</sub>-4-C<sub>5</sub>H<sub>4</sub>N)(η<sup>5</sup>-C<sub>5</sub>H<sub>4</sub>-B(OH)<sub>2</sub>)]
    作者:Dario Braga、Marco Polito、Marco Bracaccini、Daniela D'Addario、Emilio Tagliavini、Luigina Sturba、Fabrizia Grepioni
    DOI:10.1021/om0300373
    日期:2003.5.1
    [Fe(η5-C5H4-4-C5H4N)2] (4), [Fe(η5-C5H4-C6H4-4-C5H4N)2] (6), and [Fe(η5-C5H4-5-C4H3N2)2] (7), are reported together with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mode of supramolecular bonding in the solid state.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hydrogen-bonding interactions of the (B)O−H···O(B) and (B)O−H···N types in the cases of crystalline 1 and 2 has been investigated. The B(OH)2 group provides two hydrogen bonding donor groups
    合成和二茂铁基二硼酸复杂的结构表征的[Fe(η 5 -C 5 H ^ 4 -B(OH)2)2 ](1)和它的产品单取代的,的[Fe(η 5 -C 5 H ^ 4 -4-C 5 H ^ 4 N)(η 5 -C 5 H ^ 4 -B(OH)2)](2在三个多晶型变,2A - ç),和二取代的,的[Fe(η 5 -C 5 H ^ 4 -4-C 5ħ 4 N)2 ](4),的[Fe(η 5 -C 5 H ^ 4 -C 6 H ^ 4 -4-C 5 H ^ 4 N)2 ](6),和的[Fe(η 5 -C 5 H ^报道了4 -5- C 4 H 3 N 2)2 ](7)以及对固态超分子键合模式的研究。在晶体1的情况下(B)OH-·O(B)和(B)OH-··N型氢键相互作用之间的竞争和2已被调查。B(OH)2基团提供两个氢键供体基团和两个受体,与伯酰胺基在拓扑学上类似,主要形成环状氢键系统。化合物4,6
  • Selective recognition and electrochemical sensing of dopamine using a ferrocene-based heteroditopic receptor
    作者:Hidekazu Miyaji、Haruka Komada、Keisuke Goto、Junko Fujimoto、Naoaki Kiriyama、James H.R. Tucker
    DOI:10.1016/j.tetlet.2018.09.026
    日期:2018.10
    A redox-active ferrocene-based heteroditopic receptor bearing a boronic acid (as a catechol recognition site) and a benzo-18-crown-6-ether unit (as an ammonium ion recognition site) was synthesized. A 1:1 ditopic complex with dopamine was evidenced by mass spectrometry and NMR spectroscopy. Cyclic voltammetry measurements on the receptor in the presence of a series of organic guest species demonstrated
    合成了带有硼酸(作为邻苯二酚识别位点)和苯并18冠-6醚单元(作为铵离子识别位点)的氧化还原活性的二茂铁基异位受体。质谱和NMR光谱证实了多巴胺与1:1的对位络合物。在一系列有机客体物质的存在下对受体进行的循环伏安法测量表明,通过在复合物形成时以二茂铁为中心的氧化还原偶数发生明显变化,可以成功地对多巴胺进行电化学传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