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benzyl-6-chloro-4-oxo-1H-quinoline-3-carboxamide | 1185869-40-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benzyl-6-chloro-4-oxo-1H-quinoline-3-carboxamide
英文别名
——
N-benzyl-6-chloro-4-oxo-1H-quinoline-3-carboxamide化学式
CAS
1185869-40-2;955280-09-8
化学式
C17H13ClN2O2
mdl
——
分子量
312.755
InChiKey
QHBMWJZGZDDHO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7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6
  • 拓扑面积:
    58.2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3-二氧戊环N-benzyl-6-chloro-4-oxo-1H-quinoline-3-carboxamide三甲基氯硅烷N,O-双(三甲基硅烷基)三氟乙酰胺 、 potassium iodide 、 碳酸氢钠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28.0h, 以96%的产率得到6-chloro-1-[(2'-hydroxyethoxy)methyl]-N-[(phenyl)methyl]-1,4-dihydro-4-oxoquinoline-3-carbox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氧喹啉衍生物的合成,抗病毒活性和分子模拟
    摘要:
    在本文中,我们描述了11种氧喹啉衍生物的合成,抗HIV1谱和分子模型评价。结构-活性关系分析揭示了一些立体电子性质,例如LUMO能量,偶极矩,可旋转键的数目以及与化合物效能相关的氢键供体和受体。我们还描述了取代基R 2和R 3对其生物学活性的重要性。化合物2j 因其(i)对HIV-1的高活性,(ii)PBMC的细胞毒性低,(iii)基于计算机评估而具有的低毒性风险,(iv)良好的口服理论,被确定为未来研究的主要化合物。根据Lipinski的“五分法则”,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v)与目前的抗病毒药物AZT和efavirenz相比,其药物相似性和药物得分更高。
    DOI:
    10.1016/j.bmc.2009.06.037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Antiviral Activity of 4-Oxoquinoline-3 - Carboxamide Derivatives against Bovine Herpesvirus Type 5
    摘要:
    背景牛疱疹病毒 5 型是牛脑膜脑炎的重要病原体,已在巴西多个州爆发的牛神经系统疾病中被发现。近年来,氧化喹啉衍生物已成为抗病毒药物研究的一个重点。方法在麦丁达比牛肾细胞上检测了一组合成的 4-oxoquinoline 衍生物 4a-k 的细胞毒性和抗 BoHV-5RJ42/01 活性,并通过斑块还原试验检测了其抗病毒活性。结果:最有希望的物质(4h)的 CC50 和 EC50 值分别为 1,239 μM ±5.5 和 6.0 μM ±1.5,SI =206。另外两种化合物 4j(CC50= 35 μM ±2,EC50= 24 μM ±7.0)和 4k(CC50= 55 μM ±2,EC50= 24 μM ±5.1)具有相似的抑制作用,选择性指数分别为 1.4 和 2.9。添加时间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病毒复制周期的不同阶段,除了化合物 4h 在感染后的前 2 h 稍微抑制了病毒产量外,其他化合物都明显减少了病毒产量(≥80%)。氧化喹啉 4h 的抗病毒效果比阿昔洛韦更突出,因此我们建议将化合物 4h 作为进一步设计抗 BoHV-5 药物的理想分子。
    DOI:
    10.3851/imp332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4-oxoquinoline-3-carboxamide acyclonucleoside phosphonates hybrids: Human MCF-7 breast cancer cell death induction by oxidative stress-promoting and in silico ADMET studies
    作者:Thayná R. Machado、Letícia V. Faro、Angélica L.do Nascimento Mello、David de O. Silva、Bárbara de A. Abrahim-Vieira、Carlos R. Rodrigues、Rita Hemanuelle S. Silva、Claudio S.Viana Junior、Mauro Sola-Penna、Fernanda da C.S. Boechat、Marcos C. de Souza、Patricia Zancan、Maria Cecília B.V. de Souza、Alessandra M.T. de Souza
    DOI:10.1016/j.molstruc.2022.134542
    日期:2023.3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