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N’-(propane-1,3-diyl)bis(4-cyanobenzamide) | 1357621-19-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N’-(propane-1,3-diyl)bis(4-cyanobenzamide)
英文别名
N,N'-propane-1,3-diylbis(4-cyanobenzamide);4-cyano-N-[3-[(4-cyanobenzoyl)amino]propyl]benzamide
N,N’-(propane-1,3-diyl)bis(4-cyanobenzamide)化学式
CAS
1357621-19-2
化学式
C19H16N4O2
mdl
——
分子量
332.362
InChiKey
RXNOWYYEFANEJS-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668.2±50.0 °C(Predicted)
  • 密度:
    1.27±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
  • 重原子数:
    25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6
  • 拓扑面积:
    106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N’-(propane-1,3-diyl)bis(4-cyanobenzamide)盐酸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200.0h, 生成 N,N’-(propane-1,3-diyl)bis(4-carbamimidoylbenz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小分子调节剂靶向潜伏膜蛋白1的跨膜结构域5
    摘要: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在活细胞中起关键作用,并代表了药物发现和生命科学界的有希望的目标。然而,鉴于已知的结构信息较少,并且与可溶性蛋白相比,已探索的配体发现方法也较少,因此横向跨膜PPI很难成为小分子抑制剂开发的目标。在这项研究中,戊tam衍生物破坏了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潜伏膜蛋白1(LMP-1)的跨膜结构域5(TMD-5)的相互作用,从而遏制了EBV感染的关键步骤。五甲idine衍生物2具有7个原子的二酰胺连接基的化合物具有最佳活性,而切换连接基中的酰胺区域化学影响膜的通透性并消除了抗TMD-5活性。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以了解戊tam衍生物与TMD-5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使观察到的构效关系合理化。这项研究明确表明,在设计靶向TMDs PPI的小分子时,应将小分子与脂质的相互作用与与蛋白质靶标的相互作用一起考虑。总之,这项研究为针对跨膜PPI的小分子的合理设计提供了概念验证。
    DOI:
    10.1016/j.ejmech.2021.113210
  • 作为产物:
    描述:
    对氰基苯甲酰氯1,3-丙二胺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89%的产率得到N,N’-(propane-1,3-diyl)bis(4-cyanobenz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小分子调节剂靶向潜伏膜蛋白1的跨膜结构域5
    摘要: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在活细胞中起关键作用,并代表了药物发现和生命科学界的有希望的目标。然而,鉴于已知的结构信息较少,并且与可溶性蛋白相比,已探索的配体发现方法也较少,因此横向跨膜PPI很难成为小分子抑制剂开发的目标。在这项研究中,戊tam衍生物破坏了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潜伏膜蛋白1(LMP-1)的跨膜结构域5(TMD-5)的相互作用,从而遏制了EBV感染的关键步骤。五甲idine衍生物2具有7个原子的二酰胺连接基的化合物具有最佳活性,而切换连接基中的酰胺区域化学影响膜的通透性并消除了抗TMD-5活性。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以了解戊tam衍生物与TMD-5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使观察到的构效关系合理化。这项研究明确表明,在设计靶向TMDs PPI的小分子时,应将小分子与脂质的相互作用与与蛋白质靶标的相互作用一起考虑。总之,这项研究为针对跨膜PPI的小分子的合理设计提供了概念验证。
    DOI:
    10.1016/j.ejmech.2021.11321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nalogs of pentamidine as potential anti-Pneumocystis chemotherapeutics
    作者:Dorota Maciejewska、Jerzy Żabinski、Pawel Kaźmierczak、Mateusz Rezler、Barbara Krassowska-Świebocka、Margaret S. Collins、Melanie T. Cushion
    DOI:10.1016/j.ejmech.2011.12.010
    日期:2012.2
    activity (1.33 μM), bears a sulfobenzene group at a nitrogen in the aliphatic linker. The alkanediamide-linked bisbenzamidines showed a moderate inhibition of ATP. Generally, the inclusion of a heteroatom in the aliphatic linker and absence of methoxy groups at the benzene rings were associated with higher activities in this assay. Of note, most of the compounds had little to no cytotoxicity in mammalian
    使用 2 个通用方案制备了一系列 20 种喷他脒类似物,这些方案在 ATP 生物测定中评估了脂肪族接头中的杂原子、磺基和链烷二酰胺基团以及连接到环上的甲基取代基对真菌病原体卡氏肺囊虫的功效。在 72 小时的测定期间,除了 20 种双脒中的一种外,所有的都降低了卡氏假单胞菌的 ATP 含量。最高的活性与缺乏甲基和存在 O、N 和 S 杂原子有关。活动(IC 50) 化合物 1、5、6、10 的范围为 1.1 至 2.13 μM。具有相似活性的化合物 11 (1.33 μM),在脂肪族接头的原子上带有一个磺基基团。链烷二酰胺连接的双苯甲脒表现出对 ATP 的适度抑制。通常,在脂肪族接头中包含杂原子和在环上不存在甲基与该测定中更高的活性相关。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化合物在哺乳动物细胞培养物中几乎没有细胞毒性。尽管不如其他喷他脒生物有效,但这些化合物有望减少哺乳动物宿主内的副作用。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