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methyl-1-cyclohexen-3-yl benzoate | 220959-44-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methyl-1-cyclohexen-3-yl benzoate
英文别名
(S)-1-methyl-1-cyclohexen-3-yl benzoate;(S)-3-methylcyclohex-2-en-1-yl benzoate;[(1S)-3-methylcyclohex-2-en-1-yl] benzoate
1-methyl-1-cyclohexen-3-yl benzoate化学式
CAS
220959-44-4
化学式
C14H16O2
mdl
——
分子量
216.28
InChiKey
UVLFMXNNSMGUBY-ZDUSSCGK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1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6
  • 拓扑面积:
    26.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methyl-1-cyclohexen-3-yl benzoate氢氧化钾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24.0h, 生成 (S)-seudenol
    参考文献:
    名称:
    叔丁基氢过氧化物和手性双恶唑啉-铜配合物对前手性烯丙基和苄基化合物的不对称过氧化反应1
    摘要:
    据报道,通过使用手性双恶唑啉-铜(I)配合物,从配体3和4a - d原位生成t- BuOOH作为氧化剂,对前手性烯丙基和苄基CH化合物进行了首次对映选择性过氧化。环己烯1,环戊烯5,α当归内酯7,烯丙基苯9和2-苯基丁烷11转化成光学活性烯丙基和苄基叔丁基过氧化物2,6,8,图10A和12产量高,ee值为4–20%。1-取代的1-环己烯13a - c的氧化导致区域异构的过氧化物16a - c,17a - c和18a - c的混合物具有不同的区域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具体取决于1-取代基和所使用的配体。对于(S)-3-叔丁基过氧-1-甲基-1-环己烯17a,观察到最高ee值(高达84%)。
    DOI:
    10.1016/s0957-4166(98)00435-2
  • 作为产物:
    描述:
    3-甲基-1-环己烯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 在 copper(II) bis(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 、 苯肼2,6-bis[5',5'-diphenyl-4'-(S)-isopropyloxazolin-2'-yl]pyridine 作用下, 以 丙酮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62%的产率得到endo-2-methylcyclohex-2-en-1-yl benz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手性铜双(恶唑啉基)吡啶配合物催化的烯烃的对映选择性氧化:重新评估
    摘要:
    已经研究了使用改良方法合成的手性三齿pybox配体的铜配合物,作为烯烃的对映选择性烯丙基氧化的催化剂。在该反应中已经使用了多种烯烃。用5%(摩尔)的Cu(II)的复合物中的三齿配位体pybox,苯肼,和叔用过苯甲酸丁酯作为丙酮中的氧化剂,在数小时内获得了高达94%ee的旋光烯丙基苯甲酸酯。还观察到在反应中使用分子筛不会改变对映选择性。发现温度对于烯烃的对映选择性烯丙基氧化的速率非常关键。使用EPR光谱已显示,苯肼和苯hydr将Cu(II)物种还原为Cu(I),但与后者相比,前者的还原速度更快。结论是速率的提高不是苯肼或苯hydr的存在所特有的,但是如果使用丙酮作为溶剂,两者的作用是相同的。
    DOI:
    10.1016/j.tet.2006.01.09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symmetric peroxidation of prochiral allylic and benzylic compounds with tert-butyl hydroperoxide and chiral bisoxazoline–copper complexes
    作者:Manfred Schulz、Ralph Kluge、Feyissa Gadissa Gelalcha
    DOI:10.1016/s0957-4166(98)00435-2
    日期:1998.12
    oxidant is reported. Cyclohexene 1, cyclopentene 5, α-angelica lactone 7, allylbenzene 9 and 2-phenylbutane 11 were converted into the optically active allylic and benzylic tert-butyl peroxides 2, 6, 8, 10a and 12 in good yields and ee values of 4–20%. Oxidations of 1-substituted 1-cyclohexenes 13a–c led to mixtures of regioisomeric peroxides 16a–c, 17a–c and 18a–c with different regio- and enantioselectivities
    据报道,通过使用手性双恶唑啉-铜(I)配合物,从配体3和4a - d原位生成t- BuOOH作为氧化剂,对前手性烯丙基和苄基CH化合物进行了首次对映选择性过氧化。环己烯1,环戊烯5,α当归内酯7,烯丙基苯9和2-苯基丁烷11转化成光学活性烯丙基和苄基叔丁基过氧化物2,6,8,图10A和12产量高,ee值为4–20%。1-取代的1-环己烯13a - c的氧化导致区域异构的过氧化物16a - c,17a - c和18a - c的混合物具有不同的区域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具体取决于1-取代基和所使用的配体。对于(S)-3-叔丁基过氧-1-甲基-1-环己烯17a,观察到最高ee值(高达84%)。
  • Enantioselective oxidation of olefins catalyzed by chiral copper bis(oxazolinyl)pyridine complexes: a reassessment
    作者:Sandeep K. Ginotra、Vinod K. Singh
    DOI:10.1016/j.tet.2006.01.093
    日期:2006.4
    Copper complexes of chiral tridentate pybox ligands synthesized using a modified procedure have been studied as catalysts for the enantioselective allylic oxidation of olefins. A variety of olefins have been used in this reaction. Using 5 mol% of a Cu(II) complex of the tridentate pybox ligand, phenylhydrazine, and tert-butyl perbenzoate as oxidant in acetone, optically active allylic benzoates were
    已经研究了使用改良方法合成的手性三齿pybox配体的铜配合物,作为烯烃的对映选择性烯丙基氧化的催化剂。在该反应中已经使用了多种烯烃。用5%(摩尔)的Cu(II)的复合物中的三齿配位体pybox,苯肼,和叔用过苯甲酸丁酯作为丙酮中的氧化剂,在数小时内获得了高达94%ee的旋光烯丙基苯甲酸酯。还观察到在反应中使用分子筛不会改变对映选择性。发现温度对于烯烃的对映选择性烯丙基氧化的速率非常关键。使用EPR光谱已显示,苯肼和苯hydr将Cu(II)物种还原为Cu(I),但与后者相比,前者的还原速度更快。结论是速率的提高不是苯肼或苯hydr的存在所特有的,但是如果使用丙酮作为溶剂,两者的作用是相同的。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