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ethyl 1-methyl 2-(4-methoxyphenyl)fumarate | 1285704-80-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ethyl 1-methyl 2-(4-methoxyphenyl)fumarate
英文别名
(E)-4-ethyl 1-methyl 2-(4-methoxyphenyl)fumarate;4-O-ethyl 1-O-methyl (E)-2-(4-methoxyphenyl)but-2-enedioate
4-ethyl 1-methyl 2-(4-methoxyphenyl)fumarate化学式
CAS
1285704-80-4
化学式
C14H16O5
mdl
——
分子量
264.278
InChiKey
HUMUVOZDWBNVCJ-FMIVXFBM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2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9
  • 拓扑面积:
    61.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ethyl 1-methyl 2-(4-methoxyphenyl)fumarate 在 glucose dehydrogenase 、 葡萄糖 、 enoate reductase-1 from Kluyveromyceslactis 、 还原型辅酶II(NADPH)四钠盐 、 sodium bromide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87%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用于重氮偶联级联反应的工程铱人造金属酶**
    摘要:
    人工金属酶 (ArMs) 通常用于控制催化反应的立体选择性,但控制化学选择性仍然具有挑战性。在这项研究中,我们设计了一种 dirhodium ArM 来催化重氮交叉偶联形成烯烃,该烯烃在一锅级联反应中被烯烃还原酶还原为具有高对映选择性(通常 > 99% ee)的烷烃. 级联反应所需的大量蛋白质和小分子成分对 ArM 催化的影响很小。Arm 的定向进化提高了产量和E / Z对各种底物的选择性,这转化为级联反应产率。ArM 变体的 MD 模拟用于了解辅助因子对 ArM 构象动力学的结构作用。这些结果突出了 ArMs 控制催化剂立体选择性和化学选择性的能力,以实现在复杂介质中的反应,否则会导致不希望的副反应。
    DOI:
    10.1002/anie.202107982
  • 作为产物:
    描述:
    4-甲氧基苯乙酸甲酯4-乙酰氨基苯磺酰叠氮 、 dirhodium cofactor covalently linked to prolyl oligopeptidase scaffold containing a genetically encoded azidophenylalanine (Z) residue at position 477 mutant 5-G 、 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 、 sodium brom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腈 为溶剂, 反应 46.5h, 生成 4-ethyl 1-methyl 2-(4-methoxyphenyl)fumarate
    参考文献:
    名称:
    用于重氮偶联级联反应的工程铱人造金属酶**
    摘要:
    人工金属酶 (ArMs) 通常用于控制催化反应的立体选择性,但控制化学选择性仍然具有挑战性。在这项研究中,我们设计了一种 dirhodium ArM 来催化重氮交叉偶联形成烯烃,该烯烃在一锅级联反应中被烯烃还原酶还原为具有高对映选择性(通常 > 99% ee)的烷烃. 级联反应所需的大量蛋白质和小分子成分对 ArM 催化的影响很小。Arm 的定向进化提高了产量和E / Z对各种底物的选择性,这转化为级联反应产率。ArM 变体的 MD 模拟用于了解辅助因子对 ArM 构象动力学的结构作用。这些结果突出了 ArMs 控制催化剂立体选择性和化学选择性的能力,以实现在复杂介质中的反应,否则会导致不希望的副反应。
    DOI:
    10.1002/anie.20210798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hodium(II)-Catalyzed Cross-Coupling of Diazo Compounds
    作者:Jørn H. Hansen、Brendan T. Parr、Philip Pelphrey、Quihui Jin、Jochen Autschbach、Huw M. L. Davies
    DOI:10.1002/anie.201004923
    日期:2011.3.7
    left to chance: A convenient protocol for selective cross‐coupling of diazo compounds for the convergent synthesis of alkenes was developed (see scheme; EDG=aryl, heteroaryl, vinyl; R=O‐alkyl, aryl). The selectivity control elements were identified by ReactIR and DFT calculations and provide a framework for the design of viable diazo coupling reactions.
    没事了:开发了用于重氮合成烯烃的重氮化合物选择性交叉偶联的便捷方案(见方案; EDG =芳基,杂芳基,乙烯基; R = O-烷基,芳基)。通过ReactIR和DFT计算确定了选择性控制元素,并为可行的重氮偶合反应设计提供了框架。
  • Blue light-promoted cross-coupling of aryldiazoacetates and diazocarbonyl compounds
    作者:Tiebo Xiao、Mingjing Mei、Yuwei He、Lei Zhou
    DOI:10.1039/c8cc04609c
    日期:——
    distinct diazo compounds was described. The reaction produces E-configured trisubstituted alkenes in good yields in the absence of catalysts and additives. The reactive free carbene intermediates were generated via selective photolysis of one of the two diazo compounds upon blue light irradiation.
    描述了两种不同的重氮化合物的蓝光促进交叉偶联。在不存在催化剂和添加剂的情况下,该反应以良好的产率产生E-构型的三取代的烯烃。通过在蓝光照射下两种重氮化合物之一的选择性光解产生反应性的游离卡宾中间体。
  • Engineering Dirhodium Artificial Metalloenzymes for Diazo Coupling Cascade Reactions**
    作者:David M. Upp、Rui Huang、Ying Li、Max J. Bultman、Benoit Roux、Jared C. Lewis
    DOI:10.1002/anie.202107982
    日期:2021.10.25
    numerous protein and small molecule components required for the cascade reaction had minimal effect on ArM catalysis. Directed evolution of the ArM led to improved yields and E/Z selectivities for a variety of substrates, which translated to cascade reaction yields. MD simulations of ArM variants were used to understand the structural role of the cofactor on ArM conformational dynamics. These results
    人工金属酶 (ArMs) 通常用于控制催化反应的立体选择性,但控制化学选择性仍然具有挑战性。在这项研究中,我们设计了一种 dirhodium ArM 来催化重氮交叉偶联形成烯烃,该烯烃在一锅级联反应中被烯烃还原酶还原为具有高对映选择性(通常 > 99% ee)的烷烃. 级联反应所需的大量蛋白质和小分子成分对 ArM 催化的影响很小。Arm 的定向进化提高了产量和E / Z对各种底物的选择性,这转化为级联反应产率。ArM 变体的 MD 模拟用于了解辅助因子对 ArM 构象动力学的结构作用。这些结果突出了 ArMs 控制催化剂立体选择性和化学选择性的能力,以实现在复杂介质中的反应,否则会导致不希望的副反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