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了五个新的含有
异恶唑和
吡唑的双
杂环系列,并研究了它们的介晶性质。化合物1b – c和1e中引入的极性
酚基-OH是为了探测可能诱导的氢键。获得了介晶化合物1a和1b的两个单晶(均为n  = 8),并解析了它们的单晶和分子结构。在两个晶格中观察到的分子内和分子间的H键可能归因于这些双杂环结构中中间相的形成。CH-π相互作用也很重要。所有前体2a - d是介晶的,给出N,SmA或/和SmC相,但是其他化合物2e不是介晶的。另一方面,双
杂环化合物1a - c是介晶的,表现出SmC或SmA相,而其他化合物1d-e不是介晶的。从核中固有地诱发的形状效应和H键可能归因于这些双杂环中间相的形成。所有衍
生物 在TGA上低于T = 299-327°C的温度下均显示出良好的稳定性。所有化合物1a - e的PL光谱在λmax  = 317-386 nm处显示一个强烈的峰,这些光致发光发射源于杂环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