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染料,又称为苯胺染料或煤焦油染料,种类繁多,应用广泛。然而,它们有一个显著的缺点:经日光照射容易褪色,其中苯胺蓝、亮绿和甲基绿等颜色更为易褪。在制片过程中,注意控制酸碱度并避免直接受到阳光照射,可以使其经几年不褪色。
刚果红
刚果红是一种酸性染料,呈枣红色粉末状,能溶于水和酒精,遇酸时会呈现蓝色。它既可以作为染料使用,也可以用作指示剂。在植物制片中常被用作苏木精或其他细胞染料的衬垫剂,用来染细胞质时,能够使胶制或纤维素变成红色。刚果红还适用于动物组织制片,可染神经轴、弹性纤维、胚胎材料等。
刚果红与苏木精进行双重染色,也用于类淀粉染色。由于它能溶于水和酒精,因此在洗涤及脱水处理时需迅速完成。
化学性质
刚果红是一种棕红色粉末状物质,易溶于热水,10份冷水中可溶解一份;能够溶于乙醇呈橙色;微溶于丙酮,几乎不溶于醚。其溶液在浓硫酸中呈现深蓝色,在稀释后变为浅蓝色。
当水溶液加入浓盐酸时生成戏光蓝色沉淀物;若添加乙酸,则转变成蓝光紫色,并进一步变为较红的蓝色沉淀。刚果红在浓烧碱中不会溶解,对酸、盐敏感:即使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也会使颜色变暗,但用稀纯碱液处理后可以恢复原色。
用途
刚果红曾广泛应用于棉和粘胶染色,但由于它遇酸极易转变为蓝色,并且没有适当的方法提高其湿处理牢度,因此自不溶性偶氮染料和直接耐酸大红4BS问世以来,其在染色中的使用量逐渐减少。但在造纸工业中,其用量仍然较大。
此外,刚果红还可作为酸碱指示剂,即刚果红试纸,在pH 3.0(蓝紫)至5.0(红)范围内显示颜色变化。它还用于生物染色及多种分析试剂。
用途
主要用于棉、麻和丝等纺织品以及纸制品的染色,也可用作指示剂。
在实验室中常用作酸碱指示剂或分散染料标准品检测。
此外,刚果红可作为酸碱指示剂(pH 3.0(蓝紫)-5.0(红))、吸附指示剂、生物培养基添加剂及细胞染色剂等用途,适用于胚胎切片、植物粘蛋白、纤维素和弹性组织的染色,并能检测硼酸、氰化物和盐酸等物质。
生产方法
刚果红通过联苯胺重氮化后与1,4-氨基萘磺酸钠偶合制备而成。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取48.4克联苯胺溶解在300毫升含20毫升浓盐酸的盐酸中,冷却至5℃以下时,加入30毫升浓盐酸,再滴加14.4克亚硝酸钠配成的10%水溶液进行重氮化。之后将重氮盐溶液缓缓注入含有150克对氨基萘磺酸钠和少量水的混合液中,放置半小时后在搅拌下逐滴加入35克碳酸钠使溶液呈碱性。加热至约80℃冷却、过滤并用饱和盐水洗涤,干燥即得成品。
工业生产时所需原料消耗为:联苯胺(100%)200公斤;氨基萘磺酸钠(100%)520公斤;亚硝酸钠(工业)160公斤;盐酸(31%)330升;纯碱(工业)340公斤;精盐2500公斤;太古油9公斤;乙醇60公斤;乙酸钠35公斤;元明粉5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