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6-O-(imidazolylthiocarbonyl)-1,2:3,4-di-O-isopropylidene-α-D-galactopyranose | 79233-84-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6-O-(imidazolylthiocarbonyl)-1,2:3,4-di-O-isopropylidene-α-D-galactopyranose
英文别名
O-[[(1S,2R,6R,8R,9S)-4,4,11,11-tetramethyl-3,5,7,10,12-pentaoxatricyclo[7.3.0.02,6]dodecan-8-yl]methyl] imidazole-1-carbothioate
6-O-(imidazolylthiocarbonyl)-1,2:3,4-di-O-isopropylidene-α-D-galactopyranose化学式
CAS
79233-84-4
化学式
C16H22N2O6S
mdl
——
分子量
370.426
InChiKey
YTEOIYJMPGCFEB-KSSYENDE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67.3±55.0 °C(Predicted)
  • 密度:
    1.50±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3
  • 重原子数:
    25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5
  • 拓扑面积:
    10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8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苯甲醛官能化的LewisX三糖类似物的合成以形成糖-SAM
    摘要:
    LewisX(Le x)基于抗原的碳水化合物与碳水化合物的相互作用是由金属离子的络合介导的。尽管有关Le x三糖头部基团(Galβ(1-4)[Fucα(1-3)] Glc N Ac)的参与羟基影响的理论研究可以提供有关该相互作用背后基本机理的基本信息,关于由Ca 2+络合介导的特定相互作用所需的羟基的取向和构型知之甚少。因此,需要非天然衍生物来提供有关Le x中羟基排列的要求的详细信息。头组表面等离振子共振和金纳米粒子技术已被证明是研究碳水化合物与碳水化合物相互作用的有力工具。苯甲醛官能化的聚糖可用于附着在金纳米颗粒和表面等离振子共振传感器表面上。因此,利用收敛方法合成了包括天然三糖在内的七个装备有苯甲醛的Le x类似物。通过表面等离振子共振实验将这些衍生物应用于正在进行的碳水化合物与碳水化合物的相互作用研究中,以证明有关Le x三糖中羟基排列的结构要求的理论假设。
    DOI:
    10.1016/j.tet.2013.10.027
  • 作为产物:
    描述:
    N,N'-硫羰基二咪唑双丙酮半乳糖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40.0h, 以60%的产率得到6-O-(imidazolylthiocarbonyl)-1,2:3,4-di-O-isopropylidene-α-D-galactopyranose
    参考文献:
    名称:
    苯甲醛官能化的LewisX三糖类似物的合成以形成糖-SAM
    摘要:
    LewisX(Le x)基于抗原的碳水化合物与碳水化合物的相互作用是由金属离子的络合介导的。尽管有关Le x三糖头部基团(Galβ(1-4)[Fucα(1-3)] Glc N Ac)的参与羟基影响的理论研究可以提供有关该相互作用背后基本机理的基本信息,关于由Ca 2+络合介导的特定相互作用所需的羟基的取向和构型知之甚少。因此,需要非天然衍生物来提供有关Le x中羟基排列的要求的详细信息。头组表面等离振子共振和金纳米粒子技术已被证明是研究碳水化合物与碳水化合物相互作用的有力工具。苯甲醛官能化的聚糖可用于附着在金纳米颗粒和表面等离振子共振传感器表面上。因此,利用收敛方法合成了包括天然三糖在内的七个装备有苯甲醛的Le x类似物。通过表面等离振子共振实验将这些衍生物应用于正在进行的碳水化合物与碳水化合物的相互作用研究中,以证明有关Le x三糖中羟基排列的结构要求的理论假设。
    DOI:
    10.1016/j.tet.2013.10.02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deoxy sugars. Deoxygenation by treatment with N,N'-thiocarbonyldiimidazole/tri-n-butylstannane
    作者:James R. Rasmussen、Cheryl J. Slinger、Rebecca J. Kordish、Dana D. Newman-Evans
    DOI:10.1021/jo00337a004
    日期:1981.11
  • Synthesis of benzaldehyde-functionalized LewisX trisaccharide analogs for glyco-SAM formation
    作者:Sebastian Kopitzki、Karim Akbari Dilmaghani、Joachim Thiem
    DOI:10.1016/j.tet.2013.10.027
    日期:2013.12
    requirements for hydroxyl group arrangement in Lex head group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and gold nanoparticle techniques have shown to be powerful tools to investigate carbohydrate–carbohydrate interactions. Benzaldehyde-functionalized glycans can be used for attachment to both gold nanoparticles an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ensor surfaces. Therefore, seven benzaldehyde equipped Lex analogs including
    LewisX(Le x)基于抗原的碳水化合物与碳水化合物的相互作用是由金属离子的络合介导的。尽管有关Le x三糖头部基团(Galβ(1-4)[Fucα(1-3)] Glc N Ac)的参与羟基影响的理论研究可以提供有关该相互作用背后基本机理的基本信息,关于由Ca 2+络合介导的特定相互作用所需的羟基的取向和构型知之甚少。因此,需要非天然衍生物来提供有关Le x中羟基排列的要求的详细信息。头组表面等离振子共振和金纳米粒子技术已被证明是研究碳水化合物与碳水化合物相互作用的有力工具。苯甲醛官能化的聚糖可用于附着在金纳米颗粒和表面等离振子共振传感器表面上。因此,利用收敛方法合成了包括天然三糖在内的七个装备有苯甲醛的Le x类似物。通过表面等离振子共振实验将这些衍生物应用于正在进行的碳水化合物与碳水化合物的相互作用研究中,以证明有关Le x三糖中羟基排列的结构要求的理论假设。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苄基二亚苄基-α-D-甘露吡喃糖苷 苄基2-C-甲基-3,4-O-(1-甲基亚乙基)-BETA-D-吡喃核糖苷 艾日布林中间体,艾瑞布林中间体 艾日布林中间体 脱氧青蒿素 甲基6-脱氧-3,4-O-异亚丙基-beta-L-甘油-吡喃己糖苷 甲基3,4-异亚丙基-beta-L-阿拉伯糖吡喃糖苷 甲基3,4-O-异亚丙基-beta-L-赤式-吡喃戊-2-酮糖 甲基3,4-O-(氧代亚甲基)-beta-D-吡喃半乳糖苷 甲基 3,4-O-异亚丙基吡喃戊糖苷 甲基 2,3-O-羰基-4,6-O-异亚丙基-alpha-D-吡喃甘露糖苷 果糖二丙酮氯磺酸酯 果糖二丙酮 托吡酯杂质7 托吡酯N-甲基杂质 托吡酯-13C6 托吡酯 史氏环氧化恶唑烷酮甲基催化剂 双丙酮半乳糖 双丙酮-L-阿拉伯糖 六氢二螺[环己烷-1,2'-[1,3]二氧杂环戊并[4,5]吡喃并[3,2-d][1,3]二恶英-8',1''-环己烷]-4'-醇 [(3aS,5aR,7R,8aR,8bS)-7-(羟基甲基)-2,2,7-三甲基四氢-3aH-二[1,3]二氧杂环戊并[4,5-b:4',5'-d]吡喃-3a-基]甲基氨基磺酸 D-半乳醛环3,4-碳酸 6-脱氧-6-碘-1,2:3,4-二-o-异亚丙基-α-d-半乳糖吡喃糖苷 6-叠氮基-6-脱氧-1,2:3,4-二-o-异亚丙基-d-半乳糖吡喃糖苷 6-O-乙酰基-1,2:3,4-二-O-异亚丙基-alpha-D-吡喃半乳糖 4,5-O-(1-甲基乙亚基)-beta-D-吡喃果糖 3alpha-羟基去氧基蒿甲醚 3-羟基去oxydihydroartemisinin 3,5,11-三氧杂-10-氮杂三环[6.2.1.02,6]十一碳-2(6),7,9-三烯 3,4-O-异亚丙基-L-阿拉伯糖 3,4-O-(苯基亚甲基)-D-核糖酸 D-内酯 3,4,6-三-O-苄基-beta-D-吡喃甘露糖-1,2-(甲基原乙酸酯) 2,6-脱水-5-脱氧-3,4-O-(氧代亚甲基)-1-O-(三异丙基硅烷基)-D-阿拉伯糖-己-5-烯糖 2,3:4,6-二-o-异亚丙基-d-甘露糖苷甲酯 2,3:4,5-二-O-(1-甲基亚乙基)-beta-D-吡喃果糖甲基((((1-(甲硫基)亚乙基)氨基)氧基)羰基)酰胺基亚硫酸酯 2,3:4,5-二-O-(1-甲基亚乙基)-beta-D-吡喃果糖 1-叠氮基硫酸酯 2,3-脱异亚丙基托吡酯 2,3-O-羰基-alpha-d-吡喃甘露糖 2,3-O-(1-甲基亚乙基)-beta-D-吡喃果糖1-氨基磺酸酯 2,3-4,5-二-O-异亚丙基-1-O-甲基-beta-吡喃果糖 2,3,5-三邻苄基-1-o-(4-硝基苯甲酰基)-d-阿拉伯呋喃糖 2,2,2',2'-四甲基四氢螺[1,3-二氧戊环-4,6'-[1,3]二氧杂环戊并[4,5-c]吡喃]-7'-醇 10-乙氧基-1,5,9-三甲基-11,14,15-三氧杂四环[10.2.1.04,13.08,13]十五烷 1-{[(1R,2S,6R)-4,4-二甲基-3,5,10,11-四氧杂三环[6.2.1.02,6]十一烷-7-基]氧基}-3-{[(1S,2R,6S)-4,4-二甲基-3,5,10,11-四氧杂三环[6.2.1.02,6]十一烷-7-基]氧基}-2-丙胺 1-[(3aS,5aR,8aR,8bS)-2,2,7,7-四甲基四氢-3aH-二[1,3]二氧杂环戊并[4,5-b:4',5'-d]吡喃-3a-基]甲胺 1-O-ACETYL-2,3,4,6-DI-O-ISOPROPYLIDENE-Α-D-MANNOPYRANOSE1-O-乙酰基-2,3,4,6-二-O-异亚丙基-Α-D-吡喃甘露糖 1-O-ACETYL-2,3,4,6-DI-O-ISOPROPYLIDENE-Α-D-MANNOPYRANOSE1-O-乙酰基-2,3,4,6-二-O-异亚丙基-Α-D-吡喃甘露糖 1,6-脱水-2,3-O-异亚丙基-β-D-甘露吡喃糖 1,6-去氢-2,3-O-亚苄基-beta-D-吡喃甘露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