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hloro-(1H-cyclopenta[l]phenanthren-1-yl)-dimethyl-silane | 214915-12-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hloro-(1H-cyclopenta[l]phenanthren-1-yl)-dimethyl-silane
英文别名
(1H-cyclopenta[l]phenanthrene-1-yl)dimethylchlorosilane;chloro-(3H-cyclopenta[l]phenanthren-3-yl)-dimethylsilane
chloro-(1H-cyclopenta[l]phenanthren-1-yl)-dimethyl-silane化学式
CAS
214915-12-5
化学式
C19H17ClSi
mdl
——
分子量
308.882
InChiKey
VEQUTQBGQKWBR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09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6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chloro-(1H-cyclopenta[l]phenanthren-1-yl)-dimethyl-silane叔丁胺甲苯 为溶剂, 生成 (1H-Cyclopenta[l]phenanthrene-2-yl)dimethyl(t-butylamino)silane 、 1-(1H-cyclopenta[l]phenanthren-1-yl)-N-(1,1-dimethylethyl)-1,1-dimethylsilan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乙烯-苯乙烯共聚中的倒数第二个效应和具有增加的苯乙烯反应性的高活性乙烯-苯乙烯催化剂的发现
    摘要:
    首次确定了用于乙烯和苯乙烯共聚的商业相关催化剂。该催化剂在相对高的反应器温度下保持非常高的共聚物效率而不牺牲苯乙烯共聚单体的反应性。导致这一发现的观察结果是基于使用受限几何催化剂 (eta5-C5Me4)(SiMe2-Nt-Bu)TiMe2 (1) 对乙烯-苯乙烯共聚进行的动力学分析。该分析揭示了大量的苯乙烯倒数第二个单体效应。当增长的聚合物链上的倒数第二个单体是苯乙烯而不是乙烯时,1 对苯乙烯的固有反应性大大提高。倒数第二次苯乙烯效应的存在导致了这样一种假设,即在活性位点附近带有芳香族部分的催化剂可能会导致该催化剂家族的苯乙烯反应性增强。这一假设由两种新的几何受限催化剂证实,一种在 Cp 环的 3 和 3' 位置具有两个苯基取代基 (2),另一个具有连接到 Cp 环的 2,2'-联苯片段( 3)。两种催化剂都表现出比 1 更高的活性,更重要的是,在相同聚合条件下,与 1 (11%) 相比
    DOI:
    10.1021/ja070061y
  • 作为产物:
    描述:
    菲醌哌啶吡啶盐酸 、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双(三甲基硅烷基)氨基钾溶剂黄146 、 lithium bromide 、 作用下, 以 乙醇二氯甲烷氯仿丙酮甲苯 为溶剂, 反应 48.0h, 生成 chloro-(1H-cyclopenta[l]phenanthren-1-yl)-dimethyl-silane
    参考文献:
    名称:
    乙烯-苯乙烯共聚中的倒数第二个效应和具有增加的苯乙烯反应性的高活性乙烯-苯乙烯催化剂的发现
    摘要:
    首次确定了用于乙烯和苯乙烯共聚的商业相关催化剂。该催化剂在相对高的反应器温度下保持非常高的共聚物效率而不牺牲苯乙烯共聚单体的反应性。导致这一发现的观察结果是基于使用受限几何催化剂 (eta5-C5Me4)(SiMe2-Nt-Bu)TiMe2 (1) 对乙烯-苯乙烯共聚进行的动力学分析。该分析揭示了大量的苯乙烯倒数第二个单体效应。当增长的聚合物链上的倒数第二个单体是苯乙烯而不是乙烯时,1 对苯乙烯的固有反应性大大提高。倒数第二次苯乙烯效应的存在导致了这样一种假设,即在活性位点附近带有芳香族部分的催化剂可能会导致该催化剂家族的苯乙烯反应性增强。这一假设由两种新的几何受限催化剂证实,一种在 Cp 环的 3 和 3' 位置具有两个苯基取代基 (2),另一个具有连接到 Cp 环的 2,2'-联苯片段( 3)。两种催化剂都表现出比 1 更高的活性,更重要的是,在相同聚合条件下,与 1 (11%) 相比
    DOI:
    10.1021/ja070061y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enultimate Effect in Ethylene−Styrene Copolymerization and the Discovery of Highly Active Ethylene−Styrene Catalysts with Increased Styrene Reactivity
    作者:Daniel J. Arriola、Marilyn Bokota、Richard E. Campbell、Jerzy Klosin、Robert E. LaPointe、O. David Redwine、Ravi B. Shankar、Francis J. Timmers、Khalil A. Abboud
    DOI:10.1021/ja070061y
    日期:2007.6.6
    revealed a substantial styrene penultimate monomer effect. Inherent reactivity of 1 toward styrene is greatly improved when the penultimate monomer on the growing polymer chain is styrene rather than ethylene. The presence of a penultimate styrene effect led to the hypothesis that catalysts bearing aromatic moieties in close proximity to the active site could lead to enhancement of styrene reactivity for this
    首次确定了用于乙烯和苯乙烯共聚的商业相关催化剂。该催化剂在相对高的反应器温度下保持非常高的共聚物效率而不牺牲苯乙烯共聚单体的反应性。导致这一发现的观察结果是基于使用受限几何催化剂 (eta5-C5Me4)(SiMe2-Nt-Bu)TiMe2 (1) 对乙烯-苯乙烯共聚进行的动力学分析。该分析揭示了大量的苯乙烯倒数第二个单体效应。当增长的聚合物链上的倒数第二个单体是苯乙烯而不是乙烯时,1 对苯乙烯的固有反应性大大提高。倒数第二次苯乙烯效应的存在导致了这样一种假设,即在活性位点附近带有芳香族部分的催化剂可能会导致该催化剂家族的苯乙烯反应性增强。这一假设由两种新的几何受限催化剂证实,一种在 Cp 环的 3 和 3' 位置具有两个苯基取代基 (2),另一个具有连接到 Cp 环的 2,2'-联苯片段( 3)。两种催化剂都表现出比 1 更高的活性,更重要的是,在相同聚合条件下,与 1 (11%) 相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