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氨基-1-(4-甲基苯基)-1-丙酮 | 31952-47-3

中文名称
2-氨基-1-(4-甲基苯基)-1-丙酮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α-Amino-p-methyl-propiophenon
英文别名
Normephedrone;2-amino-1-(4-methylphenyl)propan-1-one
2-氨基-1-(4-甲基苯基)-1-丙酮化学式
CAS
31952-47-3
化学式
C10H13NO
mdl
——
分子量
163.219
InChiKey
OHULHWHSUJEYI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5
  • 重原子数:
    12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
  • 拓扑面积:
    43.1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氨基-1-(4-甲基苯基)-1-丙酮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3.0h, 生成 1-dihydro-nor-mephedrone
    参考文献:
    名称:
    Mass Spectrometric Evaluation of Mephedrone In Vivo Human Metabolism: Identification of Phase I and Phase II Metabolites, Including a Novel Succinyl Conjugate
    摘要:
    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制毒品,包括卡西酮类衍生物。经常出现的一种药物是甲氧麻黄酮;尽管甲氧麻黄酮最初被认为是一种 "合法兴奋剂",但目前在大多数西方国家已被禁用。尽管已被禁用,但仍不断有滥用这种药物和缉获这种药物的报告。虽然已在大鼠体内或利用人体肝脏微粒体在体外对甲氧麻黄酮的代谢进行了研究,但就我们所知,还没有利用人体志愿者对甲氧麻黄酮在人体内的代谢进行过专门研究。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甲氧麻黄酮在人体中的实际代谢情况,并将其与其他模型进行比较。为此,研究人员在两名健康志愿者口服 200 毫克甲氧麻黄酮后,分别在服药前和服药后 4 小时采集了他们的尿样。发现和鉴定甲氧麻黄酮的 I 期和 II 期代谢物的方法是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混合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以所谓的 MSE 模式运行。结果发现了六种 I 期代谢物和四种 II 期代谢物,其中四种以前未在文献中报道过。检测到的四种代谢物的结构已通过合成所建议的化合物得到证实。值得注意的是,发现了一种与琥珀酸共轭的甲氧麻黄酮代谢物,并通过合成得到了证实。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这是首次报告人体代谢中存在这种共轭物。
    DOI:
    10.1124/dmd.114.061416
  • 作为产物:
    描述:
    alkaline earth salt of/the/ methylsulfuric acid 在 盐酸 、 tin(ll) chloride 作用下, 生成 2-氨基-1-(4-甲基苯基)-1-丙酮
    参考文献:
    名称:
    Tiffeneau; Levy; Ditz, Bulletin de la Societe Chimique de France, 1935, vol. <5> 2, p. 1855,1862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uccessful use of a novel lux® i‐Amylose‐1 chiral column for enantioseparation of “legal highs” by HPLC
    作者:Kian Kadkhodaei、Marlene Kadisch、Martin G. Schmid
    DOI:10.1002/chir.23135
    日期:2020.1
    enantiomers may differ in their pharmacological effect.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test a novel HPLC column for the enantioseparation of a set of 112 NPS coming from different chemical groups and collected by internet purchases during the years 2010–2018. The CSP, namely Lux® 5 μm i‐Amylose‐1, LC Column 250 x 4.6 mm, was run in normal phase mode under isocratic conditions, UV detection was performed
    这些术语背后隐藏着浴盐,熏蒸剂,清洁剂和空气清新剂,这些物质被算作“合法上限”。这些花哨的名字被用来装扮成合法的无害化合物,以规避市场营销的法律法规并增加销量。除了合成的经典非法药物(如苯丙胺,可卡因和摇头丸)以外,这些化合物的贸易(也称为新型精神活性物质(NPS))在当今并不罕见。在许多国家,NPS仍然不受药物管制。其中,有具有手性中心的兴奋剂,例如新的苯丙胺衍生物或卡西酮。关于两种可能的对映异构体的药理作用可能不同的事实知之甚少。这项研究的目的是测试一种新颖的HPLC色谱柱,该色谱柱用于对映分离2010年至2018年间通过互联网购买的来自不同化学族的112种NPS。CSP,即Lux®5μmi-Amylose-1,LC色谱柱250 x 4.6 mm,在等度条件下以正相模式运行,在245 nm和230 nm处进行UV检测,进样量为10μl,流速为为1毫升/分钟。使用由正己烷/异丙醇/二乙胺(90:10:0
  • [EN] PYRROLIDINYL AND PIPERIDINYL COMPOUNDS USEFUL AS NHE-1 INHIBITORS<br/>[FR] COMPOSÉS PYRROLIDINYLIQUE ET PIPÉRIDINYLIQUE UTILES COMME INHIBITEURS DE NHE-1
    申请人:BOEHRINGER INGELHEIM INT
    公开号:WO2010005783A1
    公开(公告)日:2010-01-14
    Disclosed are compounds of formula (I) and composition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which are inhibitors of the sodium proton exchanger isoform-1 (NHE-I). Also disclosed are methods of using and making the same.
    公开了公式(I)的化合物和本发明的组合物,它们是钠质子交换器同型-1(NHE-1)的抑制剂。还公开了使用和制造相同的方法。
  • Drug Detection
    申请人:McConnell Robert Ivan
    公开号:US20120094316A1
    公开(公告)日:2012-04-19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immunoassay method and kit for the detection and/or the determination of mephedrone, mephedrone metabolites and related compounds. The invention is underpinned by a novel antibody, derived from a novel immunogen, that is sensitive and binds to mephedrone, mephedrone metabolites and related compounds.
    本发明涉及一种免疫测定法和试剂盒,用于检测和/或测定甲基苯丙胺、甲基苯丙胺代谢物和相关化合物。该发明基于一种新型抗体,从一种新型免疫原中衍生出来,该抗体对甲基苯丙胺、甲基苯丙胺代谢物和相关化合物具有敏感性和结合能力。
  • Fluoroethylcamptothecin derivatives
    申请人:KYORIN PHARMACEUTICAL CO., LTD.
    公开号:EP0471358B1
    公开(公告)日:1996-05-08
  • Ueda et al., Pharmaceutical Bulletin, 1956, vol. 4, p. 182,184
    作者:Ueda et al.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