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氯-4,6-二(4-联苯基)-1,3,5-三嗪 | 182918-13-4

中文名称
2-氯-4,6-二(4-联苯基)-1,3,5-三嗪
中文别名
2,4-二([1,1'-联苯]-4-基)-6-氯-1,3,5-三嗪;2,4-二([1,1-联苯]-4-基)-6-氯-1,3,5-三嗪
英文名称
2,4-di([1,1'-biphenyl]-4-yl)-6-chloro-1,3,5-triazine
英文别名
2,4-bis([1,1'-biphenyl]-4-yl)-6-chloro-1,3,5-triazine;2-chloro-4,6-bis(4-biphenylyl)-1,3,5-triazine;2,4-bis((1,1′-biphenyl)-4-yl)-6-chloro-1,3,5-triazine;2-chloro-4,6-di(biphenyl-4-yl)-1,3,5-triazine;2,4-di([1,1‘-biphenyl]-4-yl)-6-chloro-1,3,5-triazine;2,4-di([1,1′-biphenyl]-4-yl)-6-chloro-1,3,5-triazine;2-chloro-4,6-bis(4-phenylphenyl)-1,3,5-triazine;2,4-bis(biphenyl-4-yl)-6-chloro-1,3,5-triazine
2-氯-4,6-二(4-联苯基)-1,3,5-三嗪化学式
CAS
182918-13-4
化学式
C27H18ClN3
mdl
——
分子量
419.913
InChiKey
FVQBRDRAILXTMJ-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7.5
  • 重原子数:
    31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38.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安全信息

  • 储存条件:
    室温且干燥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氯-4,6-二(4-联苯基)-1,3,5-三嗪四(三苯基膦)钯 、 sodium carbonate 、 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乙二醇二甲醚N,N-二甲基甲酰胺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6.0h, 生成 C57H39N5
    参考文献:
    名称:
    방향족 아민 유도체 및 유기 전계발광소자
    摘要:
    这是有机化学领域的一段描述,描述了被标记为式(1)的芳香胺衍生物。在该式中,Ar和Ar分别表示取代或非取代的含有6到60个碳原子的芳基团。L表示取代或非取代的含有6到60个碳原子的芳烯基,L可以是单键,或者取代或非取代的含有6到60个碳原子的芳烯基。R和R分别表示取代或非取代的含有6到60个碳原子的芳基等。n表示0到3之间的整数,m表示0到4之间的整数。X和X分别表示氮原子或CR,其中至少有一个是氮原子。R表示氢原子,取代或非取代的含有6到60个碳原子的芳基等。
    公开号:
    KR20150092145A
  • 作为产物:
    描述:
    4-氰基联苯氯化亚砜 、 sodium hydride 作用下, 反应 25.0h, 生成 2-氯-4,6-二(4-联苯基)-1,3,5-三嗪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紫外线吸收剂UV-1600的合成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外线吸收剂UV‑1600的合成方法。该方法由四步反应组成:使用4‑氰基联苯和尿素为原料,在碱性催化剂存在条件下进行环化反应得到2,4‑二([1,1'‑联苯基]‑4‑基)‑6‑羟基‑1,3,5‑三嗪;再在氯化试剂的作用下进行氯化反应得到中间体2,4‑二([1,1'‑联苯基]‑4‑基)‑6‑氯‑1,3,5‑三嗪;该中间体再与间苯二酚进行烷基化反应,之后再与卤代异辛烷进行醚化反应得到UV‑1600。UV‑1600因其良好的性能在紫外光光稳定剂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途。
    公开号:
    CN113087678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MPOSITION FOR OPTOELECTRONIC DEVICE AND ORGANIC OPTOELECTRONIC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申请人:SAMSUNG SDI CO., LTD.
    公开号:US20200266357A1
    公开(公告)日:2020-08-20
    A composition for an organic optoelectronic device an organic optoelectronic device, and a display device, the composition including a first compound; a second compound; and a third compound, wherein the first compound, the second compound, and the third compound a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the first compound is represented by Chemical Formula I, the second compound is represented by Chemical Formula I, and the third compound is represented by Chemical Formula II or Chemical Formula III:
    一种用于有机光电器件的组合物,有机光电器件以及显示器件,该组合物包括第一化合物;第二化合物;和第三化合物,其中第一化合物,第二化合物和第三化合物彼此不同,第一化合物由化学式I表示,第二化合物由化学式I表示,第三化合物由化学式II或化学式III表示。
  • ORGANIC OPTOELECTRONIC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申请人:SAMSUNG SDI CO., LTD.
    公开号:US20200144508A1
    公开(公告)日:2020-05-07
    An organic optoelectronic device and a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organic optoelectronic device, the organic opto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an anode and a cathode facing each other, a light emitting layer between the anode and the cathode, a hole transport layer between the anode and the light emitting layer, and a hole transport auxiliary layer between the light emitting layer and the hole transport layer, wherein the light emitting layer includes a first compound represented by Chemical Formula 1 and a second compound represented by Chemical Formula 2, and the hole transport auxiliary layer includes a third compound represented by Chemical Formula 3,
    一种有机光电器件和包括该有机光电器件的显示器件,该有机光电器件包括彼此面对的阳极和阴极,位于阳极和阴极之间的发光层,位于阳极和发光层之间的空穴传输层,以及位于发光层和空穴传输层之间的空穴传输辅助层,其中发光层包括化学式1表示的第一化合物和化学式2表示的第二化合物,空穴传输辅助层包括化学式3表示的第三化合物。
  • COMPOUND FOR ORGANIC OPTOELECTRONIC DEVICE, COMPOSITION FOR ORGANIC OPTOELECTRONIC DEVICE, ORGANIC OPTOELECTRONIC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申请人:SAMSUNG SDI CO., LTD.
    公开号:US20210184128A1
    公开(公告)日:2021-06-17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related to a first compound for an organic optoelectronic device represented by Chemical Formula 1, a composition for an organic opto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an organic optoelectronic device, and a display device. In Chemical Formula 1, definitions of each substituent are the same as defined in the specifica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光电器件的第一化合物,其化学式表示为化学式1,包括该化合物的有机光电器件的组合物,有机光电器件以及显示装置。 在化学式1中,每个取代基的定义与规范中定义的相同。
  • 一种电子传输材料及使用该种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申请人:南京高光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12390789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传输材料及使用该种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其结构式如下所示:通过本发明电子传输材料作为电子输送层制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与现有的PBD和p‑EtAZ相比,电压有一定程度降低,减少了电能的消耗、显著提高了发光效率,且器件的蓝光色彩饱和度有一定程度提高,色彩更加鲜艳。
  • 環状アジン化合物、その製造法、およびその用途
    申请人:東ソー株式会社
    公开号:JP2021161116A
    公开(公告)日:2021-10-11
    【課題】長寿命性、および電流効率に優れる有機電界発光素子の作製に資する環状アジン化合物を提供する。【解決手段】例えば、下記構造式の環状アジン化合物が示される。【選択図】図1
    提供有助于制备具有优异寿命和电流效率的有机电场发光器件的环状腈化合物。例如,提供了具有以下结构式的环状腈化合物。【选择图】图1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i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