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bromoethynyl)quinoline | 215027-44-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bromoethynyl)quinoline
英文别名
3-(2-Bromoethynyl)quinoline
3-(bromoethynyl)quinoline化学式
CAS
215027-44-4
化学式
C11H6BrN
mdl
——
分子量
232.079
InChiKey
GKQXISXHVITOPR-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5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12.9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乙炔噻吩3-(bromoethynyl)quinoline盐酸羟胺乙胺copper(l) chlorid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生成 1-(3-quinolyl)-4-(2-thienyl)-1,3-butadiyne
    参考文献:
    名称:
    Thermal Behavior of Diynes with Formally Conjugated Heteroaromatic Sidegroups
    摘要:
    直接连接到炔烃主链上的杂芳香侧基二炔在加热时表现出液晶行为。因此,对1,4-二(2-噻吩基)-1,3-丁二炔、1,4-二(3-噻吩基)-1,3-丁二炔、1,4-二(3-苯并[b]噻吩基)-1,3-丁二炔、1-(3-喹啉基)-4-(2-噻吩基)-1,3-丁二炔、1-(3-喹啉基)-4-(3-噻吩基)-1,3-丁二炔和5-(2-噻吩基)-2,4-戊二炔-1-醇的加热行为进行了研究。这些二炔在液晶态下也经历了聚合反应,尽管形成的聚合物并没有显示出液晶行为。研究发现,杂芳香基团的S原子倾向于在使二炔表现出液晶行为中发挥作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热重分析法和热台显微镜被用于研究这些二炔的液晶性质。它们在退火后都显示出向列型液晶相,完全不出现层列型相。
    DOI:
    10.1246/bcsj.72.859
  • 作为产物:
    描述:
    3-乙炔喹啉氢氧化钾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 为溶剂, 反应 0.25h, 以82%的产率得到3-(bromoethynyl)quino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Heteroaryl functionalised diacetylenes: preparation and solid-state reactivity
    摘要:
    已知二乙炔类化合物在固态下通过拓扑化学聚合反应生成聚二乙炔。单体的反应活性受晶体晶格中分子排列方式的控制,其中必须满足特定的参数条件才能进行1,4-加成反应。在本文中,我们研究了一类二乙炔单体的结构-反应活性关系。使用了诸如噻吩、苯并[b]噻吩和喹啉等杂环基团作为二乙炔骨架的一个或两个直接连接的侧基。因此,制备并表征了各种对称及非对称的二乙炔。根据这些二乙炔的单晶X射线结构,研究了它们在固态下的聚合行为。研究发现,为了在固态下反应,二乙炔必须具备所需的晶格参数。然而,即使满足了所需的晶格参数,二乙炔单体也不一定会进行固态1,4-加成聚合,这意味着存在进一步的控制因素来决定反应活性。
    DOI:
    10.1039/a806078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palladium complex formation of pyridinium- and quinolinium-3-acetylides: mesomeric betaines or betaine-stabilized carbenes?
    作者:Alexey Smeyanov、Jan C. Namyslo、Eike Hübner、Martin Nieger、Andreas Schmidt
    DOI:10.1016/j.tet.2015.07.053
    日期:2015.9
    3-(bromoethynyl)pyridine with Pd(PPh3)4 gave bis(tr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II)(pyridin-3-yl-ethynyl) bromide which was finally methylated to give bis(triphenylphosphine)[(1-methylpyridinium-3-yl)ethynyl]palladium(II)bromide triflate. Likewise, bis(tr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II) (quinolin-3-yl-ethynyl) bromide and bis(triphenylphosphine)((1-methylquinolinium-3-yl)ethynyl)palladium(II)bromide triflate were prepared
    通过分别用三甲磺酸甲酯甲基化3-乙炔基吡啶和3-乙炔喹啉来制备3-乙炔基-1-甲基吡啶鎓和3-乙炔基-1-甲基喹啉鎓三氟甲磺酸酯。前面提到的盐的去质子化没有得到稳定的产物,而甲醇中的氢氧化钠形成了1-甲基喹啉-3-乙酰化物,可以用NMR表征。结合键长度的DFT计算得出,共振频率发生了相当大的上移,这表明该结构必须以3-喹啉喹啉酮的共振形式(即Mesomeric甜菜碱)以及亚烯基共振形式来表示。通过3-乙炔喹啉与Pd(PPh 3)2 Cl 2的反应制备该物种的Pd配合物。在CuI和二乙胺存在下,得到双(三苯基膦)双(喹啉-3-基-乙炔基)(II),其随后在氮原子处被甲基化。3-(溴乙炔基)吡啶与Pd(PPh 3)4的插入反应得到双(三苯基膦(II)(吡啶-3-基-乙炔基)化物,其最终被甲基化得到双(三苯基膦)[(1-甲基吡啶鎓) -3-基)乙炔基]溴化钯(II)三氟甲磺酸盐。同
  • Visible Light Catalyzed Reductive Cross‐Coupling of α‐CF3‐alkyl Bromide and Alkynyl Bromide†
    作者:Yiqiang Tian、Yi Li、Chun Zhang
    DOI:10.1002/cjoc.202400402
    日期:2024.10.15
    could be used to modify the substrate with biologically active molecular fragments. Mechanistic investigations, including control experiments, fluorescence quenching studies, and light-switching experiments, have provided insights into the reaction mechanism. This study paves the way for the application of visible-light catalysis in diverse synthetic transformations, offering a sustainable and efficient
    两种化物的传统还原偶联反应通常依赖于过渡属催化。在这里,我们介绍了α -CF 3 -烷基和炔基之间可见光催化直接还原偶联反应的进展,以获得有价值的有机骨架。我们的研究证实了该反应与各种官能团的良好相容性,可用于用生物活性分子片段修饰底物。机理研究,包括对照实验、荧光猝灭研究和光开关实验,为反应机理提供了见解。这项研究为可见光催化在多种合成转化中的应用铺平了道路,为有机合成提供了一种可持续且高效的方法。
  • Oxidant- and Base-Free, Copper-Catalyzed Difluoromethylation of Haloalkynes
    作者:Xujuan Jiang、Yanshan Song、Junjie Peng、Zhiying Zhong、Li Chen、Xiaojun Zeng
    DOI:10.1021/acs.orglett.3c03198
    日期:2023.11.17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