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Hydroxy-6-methyl-5-hepten-2-on | 115319-30-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Hydroxy-6-methyl-5-hepten-2-on
英文别名
6-methyl-1-(tetrahydro-2H-pyran-2-yloxy)hept-5-en-2-one;6-Methyl-1-(oxan-2-yloxy)hept-5-en-2-one
1-Hydroxy-6-methyl-5-hepten-2-on化学式
CAS
115319-30-7
化学式
C13H22O3
mdl
——
分子量
226.316
InChiKey
YASPISXESMNNI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44.5±37.0 °C(Predicted)
  • 密度:
    0.99±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6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7
  • 拓扑面积:
    35.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Hydroxy-6-methyl-5-hepten-2-on四氢吡咯manganese(IV) oxide 、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 cerium(III) chloride 、 diisoamyl borane4-甲基苯磺酸吡啶 、 sodium hydride 、 pyridinium chlorochromatelithium diisopropyl amide 作用下, 以 甲醇乙二醇二甲醚乙醚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14.83h, 生成 (3aα,7α,8aβ)-1,2,3,7,8,8a-Hexahydro-8,8-dimethyl-3-<(phenylmethoxy)methyl>-6H-3a,7-methanoazulen-6-on
    参考文献:
    名称:
    Steinmeyer, Andreas; Schwede, Wolfgang; Bohlmann, Ferdinand, Liebigs Annalen der Chemie, 1988, p. 925 - 932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3-ethoxycarbonyl-6-methyl-1-(tetrahydro-2H-pyran-2-yloxy)-hept-5-ene-2-one 、 potass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52%的产率得到1-Hydroxy-6-methyl-5-hepten-2-on
    参考文献:
    名称:
    6氟和14氟法呢基二磷酸酯:马兜铃属合成酶催化反应的机理探针†
    摘要:
    马兜铃合成酶马兜铃合成酶的催化机理。 青霉菌娄(PR-AS)已探测与所述法呢二磷酸类似物6-和14-氟法呢基二磷酸酯(1b和1c)。将这些类似物与PR-AS一起孵育,然后通过GC-MS和NMR光谱分析反应产物,表明这些合成物FPP 类似物被转化为氟化物 ac类似物3b和3c。在这两种情况下,氟原子的位置都阻止了氟原子的形成。奥德斯曼阳离子类似物4b和4c。这些结果表明,胚芽烯A是PR-AS催化过程中的即时反应中间体,阐明了胚芽烯A转化为的机理。奥德斯曼阳离子。他们支持PR-AS在环化中的作用基本上是被动的提议,因为它可以通过促进底物的初始电离来利用基质中存在的固有化学反应性。法呢基二磷酸酯 并作为有效的模板,通过一系列有效的环化和重排反应来引导反应,以达到 (+)-aristolochene(7a)。
    DOI:
    10.1039/b817194g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10.1021/jacs.4c03386
    作者:Moeller, Malte、Dhar, Dipendu、Dräger, Gerald、Özbasi, Mikail、Struwe, Henry、Wildhagen, Maik、Davari, Mehdi D.、Beutel, Sascha、Kirschning, Andreas
    DOI:10.1021/jacs.4c03386
    日期:——
    Presilphiperfolan-8β-ol synthase (BcBOT2), a substrate-promiscuous sesquiterpene cyclase (STC) of fungal origin, is capable of converting two new farnesyl pyrophosphate (FPP) derivatives modified at C7 of farnesyl pyrophosphate (FPP) bearing either a hydroxymethyl group or a methoxymethyl group. These substrates were chosen based on a computationally generated model. Biotransformations yielded five
    Presilphiperfolan-8β-ol 合酶 (BcBOT2) 是一种真菌来源的底物混杂倍半萜环化酶 (STC),能够转化两种新的法呢基焦磷酸 (FPP) 衍生物,这些衍生物在法呢基焦磷酸 (FPP) 的 C7 处修饰,带有羟甲基或甲氧基甲基。这些基材是根据计算生成的模型选择的。生物转化产生了五种新的含氧萜类化合物。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三环产物之一的形成只能通过阳离子诱导的甲氧基迁移来解释,可能是通过梅尔文盐中间体,这在合成化学和生物合成中是前所未有的。结果显示了萜烯环化酶对于异常阳离子化学的机理研究和创建新萜烯骨架的重要原理和普遍潜力。
  • STEINMEYER, ANDREAS;SCHWEDE, WOLFGANG;BOHLMANN, FERDINAND, LIEBIGS ANN. CHEM.,(1988) N 10, C. 925-932
    作者:STEINMEYER, ANDREAS、SCHWEDE, WOLFGANG、BOHLMANN, FERDINAND
    DOI:——
    日期:——
  • 6- and 14-Fluoro farnesyl diphosphate: mechanistic probes for the reaction catalysed by aristolochene synthase
    作者:David J. Miller、Fanglei Yu、David W. Knight、Rudolf K. Allemann
    DOI:10.1039/b817194g
    日期:——
    enzyme aristolochene synthase from Penicillium roqueforti (PR-AS) has been probed with the farnesyl diphosphate analogues 6- and 14-fluoro farnesyl diphosphate (1b and 1c). Incubation of these analogues with PR-AS followed by analysis of the reaction products by GC-MS and NMR spectroscopy indicated that these synthetic FPP analogues were converted to the fluorinated germacrene A analogues 3b and 3c, respectively
    马兜铃合成酶马兜铃合成酶的催化机理。 青霉菌娄(PR-AS)已探测与所述法呢二磷酸类似物6-和14-氟法呢基二磷酸酯(1b和1c)。将这些类似物与PR-AS一起孵育,然后通过GC-MS和NMR光谱分析反应产物,表明这些合成物FPP 类似物被转化为氟化物 ac类似物3b和3c。在这两种情况下,氟原子的位置都阻止了氟原子的形成。奥德斯曼阳离子类似物4b和4c。这些结果表明,胚芽烯A是PR-AS催化过程中的即时反应中间体,阐明了胚芽烯A转化为的机理。奥德斯曼阳离子。他们支持PR-AS在环化中的作用基本上是被动的提议,因为它可以通过促进底物的初始电离来利用基质中存在的固有化学反应性。法呢基二磷酸酯 并作为有效的模板,通过一系列有效的环化和重排反应来引导反应,以达到 (+)-aristolochene(7a)。
  • Steinmeyer, Andreas; Schwede, Wolfgang; Bohlmann, Ferdinand, Liebigs Annalen der Chemie, 1988, p. 925 - 932
    作者:Steinmeyer, Andreas、Schwede, Wolfgang、Bohlmann, Ferdinand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