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2-(2,3-dichlorophenyl)vinyl]quinoline-8-ol | 430463-87-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2-(2,3-dichlorophenyl)vinyl]quinoline-8-ol
英文别名
2-[2-(2,3-Dichlorophenyl)ethenyl]quinolin-8-ol
2-[2-(2,3-dichlorophenyl)vinyl]quinoline-8-ol化学式
CAS
430463-87-9
化学式
C17H11Cl2NO
mdl
——
分子量
316.186
InChiKey
KTOMKMRACZIUGS-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4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33.1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trans-tetrapyridinedioxidorhenium(V) chloride2-[2-(2,3-dichlorophenyl)vinyl]quinoline-8-ol四氢呋喃甲醇 为溶剂, 以68%的产率得到[rhenium(V)(oxo)(chloride)(2-[2-(2,3-dichlorophenyl)vinyl]quinoline-8-olate)2]
    参考文献:
    名称:
    8-羟基喹啉衍生物的新型rh(V)配合物–合成,光谱表征,X射线结构和DFT计算
    摘要:
    摘要8-羟基喹啉骨架的两个修饰,即5,7-二氯-2- [2-(2-(2-氯苯基)乙烯基]喹啉-8-ol(HL1)和2- [2-(3,4-二氯苯基)乙烯基合成了喹啉-8-醇(HL2),并研究了它们与[ReOX3(PPh3)2](X = Cl,Br)的相互作用。HL1和HL2与[ReOX3(PPh3)2]反应得到[ReOCl2(L1)(PPh3)] 2·MeCN(1),[ReOBr2(L1)(PPh3)](2),[ReOCl2(L2)(PPh3) )](3)和[ReOBr2(L2)(PPh3)](4)。配合物已在光谱和结构上进行了表征。DFT计算伴随着对1和3的实验研究,并且通过NBO分析获得了有关atom原子与氧代配体之间结合的更多信息。X射线研究和NBO分析证实了and与末端氧代配体之间的三键。L1和L2配体通过N-和O-供体原子以螯合方式进行配位,并且由于Ot配体的强反式影响,螯合配体的
    DOI:
    10.1016/j.poly.2011.11.051
  • 作为产物:
    描述:
    2-[2-(2,3-dichlorophenyl)vinyl]quinolin-8-yl acetate 在 吡啶 作用下, 反应 3.0h, 生成 2-[2-(2,3-dichlorophenyl)vinyl]quinoline-8-ol
    参考文献:
    名称:
    Design, Synthesis and In Vitro Activity of Anticancer Styrylquinolines. The p53 Independent Mechanism of Action
    摘要:
    一组苯乙烯基喹啉被合成并测试其抗增殖活性。抗增殖活性对人类结肠癌细胞系进行评估,这些细胞系正常表达p53蛋白(HCT116 p53+/+)以及带有失活TP53基因的突变体(HCT116 p53-/-),同时还对GM 07492正常人类成纤维细胞系进行评估。一项SAR研究揭示了氯和羟基作为苯乙烯部分取代基的重要性。测试中的几个化合物被发现具有显著的抗增殖活性,其活性与或优于多柔比星,并且在p53缺失细胞中活性更强于野生型细胞。细胞定位测试和半胱天冬酶活性测定表明其作用机制通过线粒体途径以非p53依赖的方式诱导细胞凋亡。苯乙烯基喹啉化合物的活性可能与其DNA插层能力有关。
    DOI:
    10.1371/journal.pone.014267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