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甲基-D3 三氟甲烷磺酸酯 | 73900-07-9

中文名称
甲基-D3 三氟甲烷磺酸酯
中文别名
三氟甲基磺酸甲酯-d3;甲基-D3三氟甲烷磺酸酯
英文名称
methyl-d3 triflate
英文别名
[2H3]methyl 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methyl 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methyl-d3 trifluoromethane sulfonate;methyl triflate;trifluoromethanesulfonic acid [D3]methyl ester;trideuteromethyl trifluoromethylsulfonate;trideuteromethyl triflate;methyl triflate-d3;CD3OTf;trideuteriomethyl 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
甲基-D3 三氟甲烷磺酸酯化学式
CAS
73900-07-9
化学式
C2H3F3O3S
mdl
——
分子量
167.081
InChiKey
OIRDBPQYVWXNSJ-FIBGUPNX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94-99 °C(lit.)
  • 密度:
    1.477 g/mL at 25 °C(lit.)
  • 闪点:
    101 °F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9
  • 重原子数:
    9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51.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6

安全信息

  • 危险品标志:
    T
  • 安全说明:
    S16,S26,S36/37/39,S45
  • 危险类别码:
    R23/24/25,R10,R40,R34
  • WGK Germany:
    3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2920 8/PG 2

SDS

SDS:a98506a6c6fe4dbd1a3bed2f390fc302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甲基-d3 三氟甲烷磺酸酯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Methyl-d3 triflate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易燃液体 (类别 3)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 3)
急性毒性, 经皮 (类别 3)
皮肤腐蚀 (类别 1B)
严重眼睛损伤 (类别 1)
致癌性 (类别 2)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申明
H226 易燃液体和蒸气
H301 + H311 吞咽或皮肤接触有毒。
H314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H351 怀疑会致癌。
警告申明
预防措施
P201 在使用前获取特别指示。
P202 在读懂所有安全防范措施之前切勿操作。
P210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和热表面。- 禁止吸烟。
P233 保持容器密闭。
P240 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
P241 使用防爆的电气/ 通风/ 照明 设备。
P242 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P243 采取措施,防止静电放电。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护目镜/戴面罩.
事故响应
P301 + P310 如果吞下去了: 立即呼救解毒中心或医生。
P301 + P330 + P331 如果吞咽:漱口,不要催吐。
P303 + P361 + P353 如果皮肤(或头发)接触:立即除去∕脱掉所有沾污的衣物。用水清洗皮肤∕
淋浴。
P304 + P340 如果吸入:将受害人移至空气新鲜处并保持呼吸舒适的姿势休息。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10 立即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P321 具体处置(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61 + P364 立即除去∕脱掉所有沾污的衣物,清洗后方可再用。
P363 沾污的衣服清洗后方可再用。
P370 + P378 在发生火灾时:用干砂,干粉或抗溶性泡沫扑灭。
安全储存
P403 + P235 保持低温,存放于通风良好处。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Methyl-d3 triflate
别名
: C2D3F3O3S
分子式
: 167.12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Methyl-d3 trifluoromethane sulfonate
-
化学文摘登记号(CAS 73900-07-9
No.)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立即脱掉被污染的衣服和鞋。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禁止催吐。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该物质对粘膜组织和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破坏巨大。, 痉挛,发炎,咽喉肿痛, 痉挛,发炎,支气管炎, 肺炎,
肺水肿, 灼伤感:, 咳嗽, 喘息, 喉炎, 呼吸短促, 头痛, 恶心, 呕吐,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无数据资料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用水喷雾冷却未打开的容器。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戴呼吸罩。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移去所有火源。 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谨防蒸气积累达到可爆炸的浓度。蒸气能在低洼处积聚。
6.2 环境保护措施
如能确保安全,可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围堵溢出,用防电真空清洁器或湿刷子将溢出物收集起来,并放置到容器中去,根据当地规定处理(见第13部
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避免吸入蒸气和烟雾。
切勿靠近火源。-严禁烟火。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积聚。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打开了的容器必须仔细重新封口并保持竖放位置以防止泄漏。
充气保存 吸湿的
建议的贮存温度: 2 - 8 °C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避免与皮肤、眼睛和衣服接触。 休息前和操作本品后立即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紧密装配的防护眼镜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阻燃防静电防护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防毒面具(US)或ABEK型
(EN
14387)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
毒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液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94 - 99 °C - lit.
g) 闪点
38 °C - 闭杯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1.477 g/cm3 在 25 °C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热,火焰和火花。
10.5 不相容的物质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经皮: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在动物研究中的有限致癌性证据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该物质对组织、粘膜和上呼吸道破坏力强
摄入 误吞会中毒。 引致灼伤。
皮肤 如果被皮肤吸收会有毒性 引起皮肤灼伤。
眼睛 引起眼睛灼伤。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该物质对粘膜组织和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破坏巨大。, 痉挛,发炎,咽喉肿痛, 痉挛,发炎,支气管炎, 肺炎,
肺水肿, 灼伤感:, 咳嗽, 喘息, 喉炎, 呼吸短促, 头痛, 恶心, 呕吐,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在装备有加力燃烧室和洗刷设备的化学焚烧炉内燃烧处理,特别在点燃的时候要注意,因为此物质是高度易燃
性物质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2920 国际海运危规: 2920 国际空运危规: 2920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CORROSIVE LIQUID, FLAMMABLE, N.O.S. (Methyl-d3 trifluoromethane sulfonate)
国际海运危规: CORROSIVE LIQUID, FLAMMABLE, N.O.S. (Methyl-d3 trifluoromethane sulfonate)
国际空运危规: Corrosive liquid, flammable, n.o.s. (Methyl-d3 trifluoromethane sulfonate)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8 (3) 国际海运危规: 8 (3) 国际空运危规: 8 (3)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II 国际海运危规: II 国际空运危规: II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用途:强力甲基化试剂三氟甲基磺酸甲酯的氘代类似物。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OsH(η5-C6H4(CH2)2NMe2)(triisopropylphosphine)2 、 甲基-D3 三氟甲烷磺酸酯甲苯 为溶剂, 以89%的产率得到[OsH(η5-C5H4(CH2)2NMe2CD3)(P(i)Pr3)2]OTf
    参考文献:
    名称:
    含有环戊二烯基配体和侧基胺基团的氢化物-complex络合物的顺序质子化和甲基化。
    摘要:
    配合物3-Nd1也可以通过在二氯甲烷中用DOTf处理配合物2来获得。在3-Nd1的氢化物和ND位置之间或在3-d1的氘代氢和NH位置之间没有观察到交换过程。用甲醇钠处理3-Nd1和3-d1会导致碱与铵基团选择性反应,分别再生2和2-d1。配合物1也与三氟甲基磺酸甲酯和甲基-d3三氟甲磺酸酯反应(分别为CH3OTf和CD3OTf),得到[OsH {eta5-C5H4(CH2)2NMe2CE3}(P(i)Pr3)2] OTf(E = H(4),D (4-d3))的原因是将CE3(E = H,D)基团加到了氮原子上。配合物4已经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表征。它与CH3OTf或CD3OTf的第二个分子反应生成[OsH {eta5-C5H4(CH2)2NMe3} {CH2CH(CH3)P(i)P2}(P(i)Pr3)[OTf] 2(5)。相似地,配合物4-d3与CH3OTf或CD3OTf的第二个分子反应生成[OsH
    DOI:
    10.1021/ic0502933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Reactivity in methyl transfer reactions. 5. Relation between rates and equilibriums
    摘要:
    DOI:
    10.1021/ja00525a02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symmetric Cycloisomerization of <i>o</i> -Alkenyl-<i>N</i> -Methylanilines to Indolines by Iridium-Catalyzed C(sp<sup>3</sup> )−H Addition to Carbon-Carbon Double Bonds
    作者:Takeru Torigoe、Toshimichi Ohmura、Michinori Suginome
    DOI:10.1002/anie.201708578
    日期:2017.11.6
    diphosphine effectively promotes the intramolecular addition of the C(sp3)−H bond across a carbon–carbon double bond in a highly enantioselective fashion. The reaction gives indolines bearing a quaternary stereogenic carbon center at the 3‐position. The reaction mechanism involves rate‐determining oxidative addition of the N‐methyl C−H bond, followed by intramolecular carboiridation and subsequent reductive
    建立了带有邻烯基的N-甲基苯胺的高度对映选择性环异构化为二氢吲哚。带有二齿手性二膦的铱催化剂可以以高对映选择性的方式有效地促进碳(碳)双键跨分子内的C(sp 3)-H键的分子内加成。反应产生的二氢吲哚在3位带有一个季铵立体碳中心。该反应机理涉及速率确定N-甲基CH键的氧化加成,随后的分子内碳碘化和随后的还原消除。
  • The 16 CB<sub>11</sub>(CH<sub>3</sub>)<sub><i>n</i></sub>(CD<sub>3</sub>)<sub>12–<i>n</i></sub><sup>•</sup> Radicals with 5-Fold Substitution Symmetry: Spin Density Distribution in CB<sub>11</sub>Me<sub>12</sub><sup>•</sup>
    作者:Jiří Kaleta、Ján Tarábek、Akin Akdag、Radek Pohl、Josef Michl
    DOI:10.1021/ic301236s
    日期:2012.10.15
    The syntheses of all 16 CB11(CH3)n(CD3)12–n• radicals with 5-fold substitution symmetry are described. The variation in the width of their broad and featureless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signals as a function of the deuteriation pattern is used to deduce the relative values of the average hyperfine coupling constants aH of the hydrogen atoms in the ipso (1), ortho (2–6), meta (7–11), and para
    描述了具有5倍取代对称性的所有16个CB 11(CH 3)n(CD 3)12– n •自由基的合成。它们的宽泛和无特征的电子顺磁共振信号的宽度随氘化模式的变化用于推导ipso (1),邻位(2)中氢原子的平均超精细偶合常数a H的相对值。–6),间位(7-11)和对位(12)甲基,一个H(i):一个H(o):一个H(m):aH(p)=(0.18±0.09):( 0.71±0.02):( 1.00±0.03):( 0.52±0.05),可以将它们与B3LYP / EPRII计算所预期的比率0.04:0.55:1进行比较: 0.51。
  • Alkylation of salts of the triosmium anions [Os3(eq-.eta.1-COMe)(CO)11]-, [Os3(.mu.-O:CMe)(CO)10]- and [Os3(COR)(.mu.-H;.mu.-O:CMe)(CO)9]- (R = Me or Ph). Crystal and molecular structure of Os3(1-.eta.1-CMeOMe)(1,2-.mu.-H;1,2-.mu.-O:CMe)(CO)9
    作者:C. M. Jensen、C. B. Knobler、H. D. Kaesz
    DOI:10.1021/ja00332a029
    日期:1984.10
    Le complexe du titre cristallise dans le systeme monoclinique, groupe P2 1 /n et sa structure est affinee jusqu'a R=0,050. La molecule est constituee d'un triangle d'atomes Os ponte sur son cote le plus long par un groupe acetyl et un atome d'hydrogene
    Le complexe du titre cristallise dans le systeme monoclinique, groupe P2 1 /n et sa structure est affinee jusqu'a R=0,050。La 分子 est constituee d'un triangle d'atomes Os ponte sur Son cote le plus long par un groupe acetyl et un atome d'hydrogene
  • Transient Azomethine-ylides from a Stable Amino-carbene and an Aldiminium Salt
    作者:Xavier Cattoën、Stéphane Solé、Christian Pradel、Heinz Gornitzka、Karinne Miqueu、Didier Bourissou、Guy Bertrand
    DOI:10.1021/jo026214b
    日期:2003.2.1
    isomerization of a stable amino-aryl-carbene into a transient azomethine ylide. Deprotonation of an alkyl-aldiminium salt also leads to a transient azomethine ylide, but labeling experiments rule out the transient forma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amino-alkyl-carbene. The potential hypersurface between model amino-carbene, aziridine, and azomethine ylide is investigated.
    催化量的质子试剂(例如叔丁醇)可促进稳定的氨基-芳基-卡宾异构化为瞬时的甲亚胺叶立德。烷基-醛亚胺盐的去质子化也导致瞬时的甲亚胺叶立德,但是标记实验排除了相应的氨基-烷基-卡宾的瞬时形成。研究了模型氨基卡宾,氮丙啶和甲亚胺叶立德之间的潜在超表面。
  • Binuclear Activation of Cumulenes:  Roles of the Adjacent Metals and the Cumulene Binding Mode in the Activation Process
    作者:Dusan Ristic-Petrovic、D. Jason Anderson、Jeffrey R. Torkelson、Michael J. Ferguson、Robert McDonald、Martin Cowie
    DOI:10.1021/om0580102
    日期:2005.7.1
    The binuclear complex [Ir2(CH3)(CO)(μ-CO)(dppm)2][CF3SO3] (1; dppm = μ-Ph2PCH2PPh2) reacts with allene and methylallene to ultimately yield the vinylcarbene products [Ir2H(CO)2(μ-η1:η3-HCC(CH3)C(H)R)(dppm)2][CF3SO3] (R = H (6), CH3 (7)). Monitoring the reactions by NMR spectroscopy (1H, 13C, 31P) between −78 °C and ambient temperature allows the observation of several intermediates in each of these
    的双核配合物[Ir 2(CH 3)(CO)(μ-CO)(DPPM)2 ] [CF 3 SO 3 ](1 ; DPPM =μ-PH 2 PCH 2 PPH 2)反应以丙二烯和methylallene最终得到vinylcarbene产品的[Ir 2 H(CO)2(μ-η 1:η 3 -HCC(CH 3)C(H)R)(DPPM)2 ] [CF 3 SO 3〕(R = H(6) ,CH 3(7))。通过NMR光谱监测反应(1 H,13 C,31 -78℃和环境温度之间P)允许几个中间体在每个这些转换的观察,其中从η丙二烯移动2结合位点上的一个金属,通过η 1:η 1 -bridging几何其中cumulene通过“H协调2 ç C”部分,一个η 1:η 3 -bridging几何其中cumulene的中心碳是σ键合到一种金属,邻近该甲基配位体,而3个cumulene碳是η 3结合到相邻的金属上。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