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cyclopentyloxy)-2-(3,4-dichlorobenzoyl)-7-fluoroquinoxaline 1-oxide | 1645265-30-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cyclopentyloxy)-2-(3,4-dichlorobenzoyl)-7-fluoroquinoxaline 1-oxide
英文别名
(3-Cyclopentyloxy-7-fluoro-1-oxidoquinoxalin-1-ium-2-yl)-(3,4-dichlorophenyl)methanone;(3-cyclopentyloxy-7-fluoro-1-oxidoquinoxalin-1-ium-2-yl)-(3,4-dichlorophenyl)methanone
3-(cyclopentyloxy)-2-(3,4-dichlorobenzoyl)-7-fluoroquinoxaline 1-oxide化学式
CAS
1645265-30-0
化学式
C20H15Cl2FN2O3
mdl
——
分子量
421.255
InChiKey
XHEIDTCHLREPM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8
  • 重原子数:
    28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5
  • 拓扑面积:
    64.6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室温下卡宾催化 2-氯喹喔啉 N-氧化物与芳香醛的芳酰化反应
    摘要:
    从容易获得的 2-氯-3-(环戊氧基)-7-氟喹喔啉 1-氧化物开始,通过卡宾催化氯硝酮单元与不同芳香醛在 1-氧化物存在下的芳酰化,合成了 12 种具有生物学前景的新型芳酰基喹喔啉 N-氧化物。 ,3-二甲基咪唑碘化物作为卡宾前体。优化的反应条件可耐受宽带宽的醛,并允许以高达 87% 的产率合成相应的酮。对其生物活性的研究导致了对肿瘤细胞系的有趣的特异性细胞毒性作用。
    DOI:
    10.1002/ejoc.20140225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arbene-Catalyzed Aroylation of a 2-Chloroquinoxaline<i>N</i>-Oxide with Aromatic Aldehydes at Room Temperature
    作者:Jan Maichrowski、Aman Bhasin、Florenz Sasse、Dieter E. Kaufmann
    DOI:10.1002/ejoc.201402252
    日期:2014.7
    12 new biologically promising aroylquinoxaline N-oxides were synthesized through carbene-catalyzed aroylation of the chloro nitrone unit with different aromatic aldehydes in the presence of 1,3-dimethylimidazolium iodide as the carbene precursor. The optimized reaction conditions tolerated a broad bandwidth of aldehydes and allowed the synthesis of the corresponding ketones in yields up to 87 %. Studies
    从容易获得的 2-氯-3-(环戊氧基)-7-氟喹喔啉 1-氧化物开始,通过卡宾催化氯硝酮单元与不同芳香醛在 1-氧化物存在下的芳酰化,合成了 12 种具有生物学前景的新型芳酰基喹喔啉 N-氧化物。 ,3-二甲基咪唑碘化物作为卡宾前体。优化的反应条件可耐受宽带宽的醛,并允许以高达 87% 的产率合成相应的酮。对其生物活性的研究导致了对肿瘤细胞系的有趣的特异性细胞毒性作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