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2'-oxo-(E)-4'-phenyl-3'-butenylidene)spiro<3,5>nonane | 154277-91-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2'-oxo-(E)-4'-phenyl-3'-butenylidene)spiro<3,5>nonane
英文别名
(E)-4-phenyl-1-spiro[3.5]nonan-2-ylidenebut-3-en-2-one
2-(2'-oxo-(E)-4'-phenyl-3'-butenylidene)spiro<3,5>nonane化学式
CAS
154277-91-5
化学式
C19H22O
mdl
——
分子量
266.383
InChiKey
RPZHZUMZBRKKCU-MDZDMXLP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27.6±24.0 °C(predicted)
  • 密度:
    1.06±0.1 g/cm3(Temp: 20 °C; Press: 760 Torr)(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2
  • 拓扑面积:
    17.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2'-oxo-(E)-4'-phenyl-3'-butenylidene)spiro<3,5>nonane三甲基氯硅烷 、 sodium iodid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以95%的产率得到2-cyclohexenyl-1-methyl-3-phenylbenzene
    参考文献:
    名称:
    应变环Nazarov底物的酸催化反应
    摘要:
    描述了交叉共轭环丁烯酮1的合成和酸催化重排。在强布朗斯台德酸的作用下,生成5,7-二甲基四氢化萘10和2-环己烯基-1-甲基-3-苯基苯11的混合物,前者通过初始逆醛醇反应,后者通过一系列互变异构化和阳离子诱导后的电环反应四元环裂解。碘代三甲基硅烷以优异的收率将1转化为11。氯化锡转换1至纳扎罗夫重排产物动力学控制混合物2,3和4。该混合物在反应条件下是稳定的,但是用甲苯磺酸处理将2完全转化为3。但是,即使在更苛刻的条件下,也不能诱导4异构化。
    DOI:
    10.1016/s0040-4020(01)88035-2
  • 作为产物:
    描述:
    1-spiro<3,5>-2'-nonanylidene-2-propanone 在 barium dihydroxide 、 4 A molecular sieve 、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5.0h, 生成 2-(2'-oxo-(E)-4'-phenyl-3'-butenylidene)spiro<3,5>nonane
    参考文献:
    名称:
    应变环Nazarov底物的酸催化反应
    摘要:
    描述了交叉共轭环丁烯酮1的合成和酸催化重排。在强布朗斯台德酸的作用下,生成5,7-二甲基四氢化萘10和2-环己烯基-1-甲基-3-苯基苯11的混合物,前者通过初始逆醛醇反应,后者通过一系列互变异构化和阳离子诱导后的电环反应四元环裂解。碘代三甲基硅烷以优异的收率将1转化为11。氯化锡转换1至纳扎罗夫重排产物动力学控制混合物2,3和4。该混合物在反应条件下是稳定的,但是用甲苯磺酸处理将2完全转化为3。但是,即使在更苛刻的条件下,也不能诱导4异构化。
    DOI:
    10.1016/s0040-4020(01)88035-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cid-catalyzed reactions of a strained ring nazarov substrate
    作者:April Gu Gruhn、William Reusch
    DOI:10.1016/s0040-4020(01)88035-2
    日期:1993.9
    The synthesis and acid-catalyzed rearrangements of cross-conjugated cyclobutylidene ketone 1 are described. With strong Bronsted acids it gave a mixture of 5,7-dimethyltetralin 10 and 2-cyclohexenyl-1-methyl-3-phenylbenzene 11, the former by an initial retroaldol reaction and the latter by a series of tautomerizations and electrocyclic reactions following cation induced four-membered ring cleavage
    描述了交叉共轭环丁烯酮1的合成和酸催化重排。在强布朗斯台德酸的作用下,生成5,7-二甲基四氢化萘10和2-环己烯基-1-甲基-3-苯基苯11的混合物,前者通过初始逆醛醇反应,后者通过一系列互变异构化和阳离子诱导后的电环反应四元环裂解。碘代三甲基硅烷以优异的收率将1转化为11。氯化锡转换1至纳扎罗夫重排产物动力学控制混合物2,3和4。该混合物在反应条件下是稳定的,但是用甲苯磺酸处理将2完全转化为3。但是,即使在更苛刻的条件下,也不能诱导4异构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