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3-氯苯基)-1-(4-氯苯基)-1-丙酮 | 898762-62-4

中文名称
3-(3-氯苯基)-1-(4-氯苯基)-1-丙酮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3-chlorophenyl)-1-(4-chlorophenyl)propan-1-one
英文别名
4'-Chloro-3-(3-chlorophenyl)propiophenone
3-(3-氯苯基)-1-(4-氯苯基)-1-丙酮化学式
CAS
898762-62-4
化学式
C15H12Cl2O
mdl
——
分子量
279.166
InChiKey
FBODZBSXGUYQLO-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15.3±30.0 °C(Predicted)
  • 密度:
    1.257±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8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3
  • 拓扑面积:
    17.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1470009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3-氯苯甲醇对氯苯乙酮potassium tert-butylate 、 C35H33Cl2CoN5O2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73%的产率得到3-(3-氯苯基)-1-(4-氯苯基)-1-丙酮
    参考文献:
    名称:
    设计用于醇脱氢活化的钳形配体负载的 Co(II) 基催化剂:胺的 N-烷基化、酮的 α-烷基化和喹啉的合成
    摘要:
    贱金属催化剂Co1、Co2和Co3由分别具有NNN供体原子的设计的钳状配体L 1、L 2和L 3合成。Co1、Co2和Co3通过 IR、UV-Vis 进行表征。和 ESI-MS 光谱研究。研究了单晶 X 射线衍射研究以验证Co1和Co3的分子结构。催化剂Co1 , Co2和Co3用于研究醇的脱氢活化胺的N-烷基化、酮的 α-烷基化和喹啉的合成。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开发了广泛的底物,包括醇类、苯胺类和酮类。对胺的N-烷基化、酮的 α-烷基化和喹啉合成的一系列控制实验进行了检查,以了解反应途径。研究了 ESI-MS 光谱研究以表征钴-醇盐和钴-氢化物中间体。研究了反应过程中放出的氢气对苯乙烯的还原,以验证催化剂的脱氢性质。为N提出了可能的反应途径-胺类烷基化、酮类α-烷基化和喹啉的合成基于对照实验和反应中间体的检测。
    DOI:
    10.1039/d0dt03748f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fficient Organoruthenium Catalysts for α‐Alkylation of Ketones and Amide with Alcohols: Synthesis of Quinolines <i>via</i> Hydrogen Borrowing Strategy and their Mechanistic Studies
    作者:Ankur Maji、Anshu Singh、Neetu Singh、Kaushik Ghosh
    DOI:10.1002/cctc.202000254
    日期:2020.6.5
    for C−C bond formation and exhibited excellent performance in the dehydrogenative coupling of ketones and amides. In the synthesis of C–C bonds, alcohols were utilized as the alkylating agent. A broad range of substrates, including sterically hindered ketones and alcohols, were well tolerated under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 (TON up to 47000 and TOF up to 11750 h−1). This ruthenium (II) catalysts were
    一个新的无膦有机金属钌(II)催化剂家族(Ru1 - Ru4),由二齿NN Schiff碱配体(L 1 -L 4,其中L 1 = N,N-二甲基-4-((2-苯基-2- (吡啶-2-基甲基)肼基)甲基)苯胺,L 2 = N,N-二乙基-4-((2-苯基-2-(甲基-2-基甲基)肼基)甲基)苯胺,L 3 = N, N-2-甲基-4-((2-苯基-2-(吡啶-2-基)肼基亚甲基)甲基)苯胺和L 4= N,N-二乙基-4-((2-苯基-2-(吡啶-2-基)肼基亚甲基)甲基)苯胺被制备并表征。这些半三明治配合物可作为C-C键形成的催化剂,在酮和酰胺的脱氢偶联中表现出出色的性能。在CC键的合成中,醇被用作烷基化剂。在最佳条件下(TON高达47000,TOF高达11750 h -1),各种各样的底物,包括位阻酮和醇,都具有良好的耐受性。该钌(II)催化剂对o的脱氢环化也具有活性-氨基苄醇,用于形成喹啉
  • Designed pincer ligand supported Co(<scp>ii</scp>)-based catalysts for dehydrogenative activation of alcohols: Studies on <i>N</i>-alkylation of amines, α-alkylation of ketones and synthesis of quinolines
    作者:Anshu Singh、Ankur Maji、Mayank Joshi、Angshuman R. Choudhury、Kaushik Ghosh
    DOI:10.1039/d0dt03748f
    日期:——
    Base-metal catalysts Co1, Co2 and Co3 were synthesized from designed pincer ligands L1, L2 and L3 having NNN donor atoms respectively. Co1, Co2 and Co3 were characterized by IR, UV–Vis. and ESI-MS spectroscopic studies.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studies were investigated to authenticate the molecular structures of Co1 and Co3. Catalysts Co1, Co2 and Co3 were utilized to study the dehydrogenative
    贱金属催化剂Co1、Co2和Co3由分别具有NNN供体原子的设计的钳状配体L 1、L 2和L 3合成。Co1、Co2和Co3通过 IR、UV-Vis 进行表征。和 ESI-MS 光谱研究。研究了单晶 X 射线衍射研究以验证Co1和Co3的分子结构。催化剂Co1 , Co2和Co3用于研究醇的脱氢活化胺的N-烷基化、酮的 α-烷基化和喹啉的合成。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开发了广泛的底物,包括醇类、苯胺类和酮类。对胺的N-烷基化、酮的 α-烷基化和喹啉合成的一系列控制实验进行了检查,以了解反应途径。研究了 ESI-MS 光谱研究以表征钴-醇盐和钴-氢化物中间体。研究了反应过程中放出的氢气对苯乙烯的还原,以验证催化剂的脱氢性质。为N提出了可能的反应途径-胺类烷基化、酮类α-烷基化和喹啉的合成基于对照实验和反应中间体的检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