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甲氧基甲基苯硫醚 | 13865-50-4

中文名称
甲氧基甲基苯硫醚
中文别名
甲氧基甲基苯基硫醚;[(甲氧基甲基)硫基]苯
英文名称
methoxymethyl phenyl sulfide
英文别名
(methoxymethyl)(phenyl)sulfane;methoxymethylsulfanylbenzene
甲氧基甲基苯硫醚化学式
CAS
13865-50-4
化学式
C8H10OS
mdl
MFCD00008496
分子量
154.233
InChiKey
QPXQVNXSQCRWEV-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113-114 °C/18 mmHg (lit.)
  • 密度:
    1.047 g/mL at 25 °C (lit.)
  • 闪点:
    203 °F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8
  • 重原子数:
    10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5
  • 拓扑面积:
    34.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安全信息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3090909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3334
  • 储存条件:
    室温且干燥

SDS

SDS:49cd5c1866c6f88d7a2a4745acf1d8f0
查看
甲氧基甲基苯硫醚 修改号码:5

模块 1. 化学品
产品名称: Methoxymethyl Phenyl Sulfide
修改号码: 5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GHS分类
物理性危害 未分类
健康危害 未分类
环境危害 未分类
GHS标签元素
图标或危害标志 无
信号词 无信号词
危险描述 无
防范说明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单一物质/混和物 单一物质
化学名(中文名): 甲氧基甲基苯硫醚
百分比: >95.0%(GC)
CAS编码: 13865-50-4
俗名: α-Methoxythioanisole , Methyl Phenylthiomethyl Ether
分子式: C8H10OS

模块 4. 急救措施
吸入: 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休息。若感不适请求医/就诊。
皮肤接触: 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若皮肤刺激或发生皮疹:求医/就诊。
眼睛接触: 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清洗。
如果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食入: 若感不适,求医/就诊。漱口。
紧急救助者的防护: 救援者需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比如橡胶手套和气密性护目镜。

模块 5. 消防措施
合适的灭火剂: 干粉,泡沫,雾状水,二氧化碳
不适用的灭火剂: 棒状水
甲氧基甲基苯硫醚 修改号码:5

模块 5. 消防措施
特殊危险性: 小心,燃烧或高温下可能分解产生毒烟。
特定方法: 从上风处灭火,根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非相关人员应该撤离至安全地方。
周围一旦着火:如果安全,移去可移动容器。
消防员的特殊防护用具: 灭火时,一定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模块 6. 泄漏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措施,防护用具,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远离溢出物/泄露处并处在上风处。确保足够通风。
紧急措施: 泄露区应该用安全带等圈起来,控制非相关人员进入。
环保措施: 防止进入下水道。
控制和清洗的方法和材料: 用合适的吸收剂(如:旧布,干砂,土,锯屑)吸收泄漏物。一旦大量泄漏,筑堤控
制。附着物或收集物应该立即根据合适的法律法规废弃处置。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处理
技术措施: 在通风良好处进行处理。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具。防止烟雾产生。处理后彻底清洗双手
和脸。
注意事项: 如果蒸气或浮质产生,使用通风、局部排气。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和衣物。
贮存
储存条件: 保持容器密闭。存放于凉爽、阴暗处。
远离不相容的材料比如氧化剂存放。
包装材料: 依据法律。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 尽可能安装封闭体系或局部排风系统,操作人员切勿直接接触。同时安装淋浴器和洗
眼器。
个人防护用品
呼吸系统防护: 防毒面具。依据当地和政府法规。
手部防护: 防护手套。
眼睛防护: 安全防护镜。如果情况需要,佩戴面具。
皮肤和身体防护: 防护服。如果情况需要,穿戴防护靴。

模块 9. 理化特性
液体
外形(20°C):
外观: 透明
颜色: 无色-极淡的黄色
气味: 恶臭味
pH: 无数据资料
熔点: 无资料
沸点/沸程 无资料
闪点: 95°C
爆炸特性
爆炸下限: 无资料
爆炸上限: 无资料
密度: 1.09
溶解度:
[水] 无资料
[其他溶剂] 无资料
甲氧基甲基苯硫醚 修改号码:5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性
化学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稳定。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未报道特殊反应性。
须避免接触的物质 氧化剂
危险的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硫氧化物

模块 11. 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 无资料
对皮肤腐蚀或刺激: 无资料
对眼睛严重损害或刺激: 无资料
生殖细胞变异原性: 无资料
致癌性:
IARC = 无资料
NTP = 无资料
生殖毒性: 无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信息
生态毒性:
鱼类: 无资料
甲壳类: 无资料
藻类: 无资料
残留性 / 降解性: 无资料
潜在生物累积 (BCF): 无资料
土壤中移动性
log水分配系数: 无资料
土壤吸收系数 (Koc): 无资料
亨利定律 无资料
constant(PaM3/mol):

模块 13. 废弃处置
如果可能,回收处理。请咨询当地管理部门。建议在装有后燃和洗涤装置的化学焚烧炉中焚烧。废弃处置时请遵守
国家、地区和当地的所有法规。

模块 14. 运输信息
联合国分类: 与联合国分类标准不一致
UN编号: 未列明

模块 15. 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国务院发布,2011年2月16日修订): 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甲氧基甲基苯硫醚 修改号码:5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甲氧基甲基苯硫醚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94%的产率得到苯磺酰氯
    参考文献:
    名称:
    A New and Facile Synthesis of Sulfonyl Chlorides
    摘要:
    苯磺酰氯和苄磺酰氯的合成在出色产率下通过芳基(或苄基)甲氧基甲基硫醚的水相氯化反应完成。功能化硫醚可以从溴苯基甲氧基甲基硫醚轻松制备。
    DOI:
    10.1055/s-1992-26333
  • 作为产物:
    描述:
    茴香硫醚甲醇四甲基醋酸铵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生成 甲氧基甲基苯硫醚
    参考文献:
    名称:
    硫醚的阳极脱氢氰酰胺化:N-氰基硫亚胺的简单且可持续的合成
    摘要:
    建立了一种新颖且非常简单的电化学方法,用于合成多种 N-氰基硫亚胺,收率良好至优异。该方法通过使用电产生的高碘酸盐连续氧化来提供生物相关的亚砜亚胺。该路线可以很容易地扩大到克数量。 S,N 偶联是通过硫化物的直接氧化在廉价的碳阳极上进行的。因此,所设计的工艺具有原子经济性,代表了硫亚胺和亚砜亚胺合成的新“绿色路线”。
    DOI:
    10.1002/anie.202109033
  • 作为试剂:
    描述:
    4-decyl-1,3-dioxolane 在 1,3-二溴-5,5-二甲基海因甲氧基甲基苯硫醚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59%的产率得到1-bromododecan-2-yl formate
    参考文献:
    名称:
    三甲基(苯硫基)硅烷和N-溴代琥珀酰亚胺的组合将亚甲基缩醛转化为溴甲酸酯
    摘要:
    描述了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结合使用三甲基(苯硫基)硅烷(PhSTMS)和N-溴代琥珀酰亚胺(NBS)进行的亚甲基缩醛的新型转化反应。将各种亚甲基乙缩醛以良好或高收率转化成其相应的溴甲酸酯。在给定条件下,反应通过自由基途径进行。通过用NaOMe处理,将溴甲酸酯进一步转化为其相应的环氧化物。
    DOI:
    10.1021/acs.joc.7b0077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nodic Oxidation of (Trimethylsilyl)methanes with π-Electron Substituents in the Presence of Nucleophiles
    作者:Toshio Koizumi、Toshio Fuchigami、Tsutomu Nonaka
    DOI:10.1246/bcsj.62.219
    日期:1989.1
    It was found that oxidation potentials of methanes with π-electron substituents were decreased by introduction of a trimethylsilyl group. The anodic oxidation of benzyl-, allyl-, aryl(or alkyl)thiomethyl-, and aryloxymethyl-substituted trimethylsilanes smoothly proceeded in the presence of nucleophiles, e.g. alcohols and carboxylic acids, to eliminate the trimethylsilyl groups giving the corresponding
    发现通过引入三甲基甲硅烷基,具有 π 电子取代基的甲烷的氧化电位降低。苄基-、烯丙基-、芳基(或烷基)硫代甲基-和芳氧基甲基-取代的三甲基硅烷的阳极氧化在亲核试剂(例如醇和羧酸)的存在下顺利进行,以消除三甲基甲硅烷基,得到相应的烷氧基化和羧化产物。在没有充分优化电解条件的情况下获得中等或高产率,而氨基甲基硅烷没有经历这种阳极氧化。
  • Schiff base Mn(<scp>iii</scp>) and Co(<scp>ii</scp>) complexes coated on Co nanoparticles: an efficient and recyclable magnetic nanocatalyst for H<sub>2</sub>O<sub>2</sub> oxidation of sulfides to sulfoxides
    作者:Shokoufeh Ghahri Saremi、Hassan Keypour、Mohammad Noroozi、Hojat Veisi
    DOI:10.1039/c7ra11225d
    日期:——
    immobilization of manganese and cobalt Schiff base-complexes on Co magnetite nanoparticles (MNP). The catalysts Co@SiO2[(EtO)3Si–L3]/M (M = Mn(III) and Co(II)) were synthesized using Co@SiO2 core–shell nanoparticles and amino-functionalized Co@SiO2. The Schiff base ligand Co@SiO2[(EtO)3Si–L3] was synthesized by reacting Co@SiO2 core–shell nanoparticles with 2-hydroxy 1-naphthaldehyde for the synthesis of Co@SiO2[(EtO)3Si–L3]/M
    在本文中,通过将锰和钴席夫碱配合物固定在钴磁铁矿纳米粒子 (MNP) 上,制备了一种有效且选择性的多相催化剂。催化剂 Co@SiO 2 [(EtO) 3 Si-L 3 ]/M (M = Mn( III ) 和 Co( II )) 是使用 Co@SiO 2核壳纳米粒子和氨基官能化 Co@SiO 2合成的。 . 席夫碱配体 Co@SiO 2 [(EtO) 3 Si-L 3 ] 是通过 Co@SiO 2核壳纳米粒子与 2-羟基 1-萘醛反应合成 Co@SiO 2 [(EtO) 3硅-L3 ]/米。通过FT-IR、TEM、XRD、TGA和VSM等多种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通过在不同条件下将硫化物氧化为亚砜来研究制备的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这些催化剂可以在至少七个连续循环中轻松回收和重复使用,而不会出现大量浸出和反应性损失。
  • Total Synthesis of (−)-Scabronine G, an Inducer of Neurotrophic Factor Production
    作者:Stephen P. Waters、Yuan Tian、Yue-Ming Li、Samuel J. Danishefsky
    DOI:10.1021/ja055220x
    日期:2005.10.1
    The total synthesis of (-)-scabronine G has been achieved in a concise manner from the (-)-Wieland-Miescher ketone. Scabronine G and its more potent methyl ester (also prepared) display activity as nonpeptidyl inducers of nerve growth factor production.
    (-)-scabronine G 的全合成已从 (-)-Wieland-Miescher 酮以简洁的方式实现。Scabronine G 及其更有效的甲酯(也已制备)显示出作为神经生长因子产生的非肽基诱导剂的活性。
  • Enantioselective Total Synthesis of (−)-Taxol
    作者:Hiroyuki Kusama、Ryoma Hara、Shigeru Kawahara、Toshiyuki Nishimori、Hajime Kashima、Nobuhito Nakamura、Koichiro Morihira、Isao Kuwajima
    DOI:10.1021/ja9939439
    日期:2000.4.1
    Enantioselective total synthesis of taxol has been accomplished. Coupling reaction of the optically pure A-ring hydroxy aldehyde with the aromatic C-ring fragment followed by Lewis acid mediated eight-membered B-ring cyclization gave the desired ABC endo-tricarbocycle. The C-ring moiety of this product was reduced under Birch conditions to the cyclohexadiene derivative, which was oxygenated by singlet
    完成了紫杉醇的对映选择性全合成。光学纯 A 环羟基醛与芳族 C 环片段的偶联反应,然后是路易斯酸介导的八元 B 环环化,得到所需的 ABC 内三碳环。该产物的 C 环部分在 Birch 条件下被还原为环己二烯衍生物,该衍生物被来自凸 β 面的单线态氧氧化,立体选择性地得到 C4β、C7β-二醇。为了引入C19-甲基,环丙基酮通过C-环烯丙醇的环丙烷化或氰基与C-环烯酮的共轭加成来制备。环丙烷环的还原裂解,然后将所得烯醇异构化为相应的酮,得到含有 C19-甲基的关键合成中间体。
  • Electrooxidative Inter- and Intramolecular Carbon−Carbon Bond Formation Using Organothio Groups as Electroauxiliaries
    作者:Jun-ichi Yoshida、Masanobu Sugawara、Masao Tatsumi、Naoki Kise
    DOI:10.1021/jo980601x
    日期:1998.8.1
    s having a carbon-carbon double bond in an appropriate position using Bu(4)NBF(4) as the supporting electrolyte leads to the effective cyclization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fluoride to one of the formal olefinic carbon. The present study demonstrates the effectiveness of organothio groups as electroauxiliaries in electrooxidative inter- and intramolecular carbon-carbon bond formation.
    将有机硫基团引入醚的α-碳中会导致氧化电位显着降低。α-有机硫醚的阳极氧化会导致CS键的轻松裂解,并在碳上引入碳亲核试剂。烯丙基硅烷,甲硅烷基烯醇醚和三甲基甲硅烷基氰化物可作为有效的碳亲核试剂。使用Bu(4)NBF(4)作为支持电解质,在适当位置具有碳-碳双键的α-有机硫醚的阳极氧化可导致有效环化并将氟化物引入到正式的烯烃碳中。本研究表明有机硫基团作为电助剂在电氧化分子间和分子内碳-碳键形成中的有效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