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2-(2-(2-methoxyethoxy)ethoxy)propan-1-amine | 1261302-98-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S)-2-(2-(2-methoxyethoxy)ethoxy)propan-1-amine
英文别名
(2S)-2-[2-(2-methoxyethoxy)ethoxy]propan-1-amine
(S)-2-(2-(2-methoxyethoxy)ethoxy)propan-1-amine化学式
CAS
1261302-98-0
化学式
C8H19NO3
mdl
——
分子量
177.244
InChiKey
XXEJNINSPKLXIG-QMMMGPOB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7
  • 重原子数:
    12
  • 可旋转键数:
    8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53.7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S)-2-(2-(2-methoxyethoxy)ethoxy)propan-1-amine4-二甲氨基吡啶 、 bis-tr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II) chloride 、 copper(l) iodide盐酸-N-乙基-Nˊ-(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亚胺三乙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36.0h, 生成 4-[2-[3,5-bis[2-[4-[[(2S)-2-[2-(2-methoxyethoxy)ethoxy]propyl]carbamoyl]phenyl]ethynyl]phenyl]ethynyl]-N-[(2S)-2-[2-(2-methoxyethoxy)ethoxy]propyl]benz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两亲三酰胺自组装的超分子带
    摘要:
    合成了两种两亲性的基于C 3对称的OPE的三酰胺,并研究了它们在溶液中和表面上的自组装特征。可变温度的UV-vis实验表明,这些三酰胺的协同超分子聚合是通过酰胺官能团之间的三重C═O···H–N H键阵列的操作以及芳族化合物之间的π–π堆积而自组装的单位。聚集体的螺旋组织已通过低至1×10 –4的浓度的圆二色性证明乙腈中的M。在已报道的三酰胺中,大的疏水性芳族核充当疏溶剂性模块,阻碍了极性TEG链与酰胺H键之间的相互作用。该策略使得不需要通过链烷烃片段将酰胺官能团分离成极性三(乙二醇)链。非手性三酰胺1自组装成扁平的带状结构,通过添加少量生成扭曲条纹的手性2,手性会增强。
    DOI:
    10.1021/jo201055t
  • 作为产物:
    描述:
    二乙二醇单甲醚盐酸 、 sodium azide 、 palladium 10% on activated carbon 、 氢气 、 potassium hydroxide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100.0 ℃ 、379.22 kPa 条件下, 反应 53.0h, 生成 (S)-2-(2-(2-methoxyethoxy)ethoxy)propan-1-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插入受体折叠含供体的离子烯
    摘要:
    允许在亚烷基链段上带有富电子的1,5-二烷氧基萘(DAN)单元的阳离子紫罗烯与不同类型的电子不足的含受体分子相互作用,以实现紫罗烯的嵌入诱导折叠。预期链的塌陷将以供体和受体单元以交替方式排列的方式发生。均苯四酸二酐和萘四甲酸二酐用两种不同的低聚乙二醇单甲醚单胺衍生化而制备了几个带有受体的分子。这产生具有不同水溶性的受体分子,并允许在折叠过程中检查疏溶剂作用。UV / Vis光谱研究使用1:在水/ DMSO溶剂混合物中的1种DAN-紫罗烯和不同受体分子的混合物。电荷转移(CT)带的强度随溶剂混合物中水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从而表明插层确实是由疏溶剂作用所辅助的。与均苯四甲酸二酰亚胺(PDI)的受体分子相比,带有萘二酰亚胺(NDI)的受体分子始终形成显着更强的CT络合物,这反映了前者具有更强的π堆积趋势。AFM对不同紫罗烯-受体组合的滴铸膜的研究表明,在形成最强CT络合物的条件下,最有效地形成致密
    DOI:
    10.1002/asia.20100052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