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8-bis(4-iodophenylethynyl)-2,9-bis(2,4,6-trimethylphenyl)-[1,10]phenanthroline | 850374-70-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8-bis(4-iodophenylethynyl)-2,9-bis(2,4,6-trimethylphenyl)-[1,10]phenanthroline
英文别名
3,8-Bis[2-(4-iodophenyl)ethynyl]-2,9-bis(2,4,6-trimethylphenyl)-1,10-phenanthroline
3,8-bis(4-iodophenylethynyl)-2,9-bis(2,4,6-trimethylphenyl)-[1,10]phenanthroline化学式
CAS
850374-70-8
化学式
C46H34I2N2
mdl
——
分子量
868.598
InChiKey
DLLQLBJPLDECC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3.3
  • 重原子数:
    50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7.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3
  • 拓扑面积:
    25.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owards Nanotubular Structures with Large Voids: Dynamic Heteroleptic Oligophenanthroline Metallonanoscaffolds and their Solution-State Properties
    作者:Michael Schmittel、Venkateshwarlu Kalsani、Christoph Michel、Prasenjit Mal、Horst Ammon、Frank Jäckel、Jürgen P. Rabe
    DOI:10.1002/chem.200700020
    日期:2007.7.16
    The assembly of a rigid macrocycle with two exotopic phenanthroline binding sites in combination with linear bis- or trisphenanthrolines and copper(I) ions is used to generate nanoscale double and triple deckers, the latter showing a tubular structure. With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 expanding to dynamic, large cavity, nanoscale structures, it become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o use robust assembly protocols
    具有两个外位咯啉结合位点与线性双或三咯啉和(I​​)离子结合的刚性大环的组装可用于生成纳米级的双层和三层,后者显示出管状结构。随着超分子化学方法扩展到动态的,大腔的纳米级结构,使用可靠的组装方案以及可靠的表征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充分阐明并描述具有大空隙的属纳米支架的动力学性质,我们使用了直接和间接溶液状态表征方法的电池。这些方法以及常规的直接方法为表征管状纳米支架聚集体提供了非常有用的工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