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nitro-N-(quinolin-2-ylmethylene)aniline | 24640-90-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nitro-N-(quinolin-2-ylmethylene)aniline
英文别名
N-(4-nitrophenyl)-1-quinolin-2-ylmethanimine
4-nitro-N-(quinolin-2-ylmethylene)aniline化学式
CAS
24640-90-2
化学式
C16H11N3O2
mdl
——
分子量
277.282
InChiKey
IQBHZNYEBPYNGQ-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76-180 °C (decomp)
  • 沸点:
    503.8±30.0 °C(Predicted)
  • 密度:
    1.26±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89
  • 重原子数:
    21.0
  • 可旋转键数:
    3.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68.39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4.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ammonium hexafluorophosphate 、 4-nitro-N-(quinolin-2-ylmethylene)aniline 、 [ruthenium(II)(η6-1-methyl-4-isopropyl-benzene)(chloride)(μ-chloride)]2甲醇 为溶剂, 反应 1.5h, 以82%的产率得到[(η6-p-cymene)RuCl((E)-4-nitro-N-(quinolin-2-ylmethylene)aniline)]PF6
    参考文献:
    名称:
    含亚氨基-喹啉配体的芳烃铂族金属配合物:合成和抗菌研究
    摘要:
    摘要 通过取代的2-氨基吡啶与喹啉-2-甲醛的缩合反应制备了亚氨基-喹啉基席夫碱配体。[(芳烃) MCl2]2 与亚氨基-喹啉基席夫碱配体的反应导致形成阳离子配合物 [(芳烃)M(L)Cl]+ (1-12)。单晶 X 射线衍射研究用于确认这些配合物的配位模式和结构。这些配合物的分子结构表明,它们采用特征性的三足钢琴凳几何形状,金属通过末端氯化物和亚氨基-喹啉配体以双齿螯合 NN' 方式配位。配体通过喹啉的氮和亚胺氮与金属中心配位,形成五元金属环。通过琼脂井扩散法对这些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所有配体和复合物均抑制细菌的生长。图形概要
    DOI:
    10.1080/00958972.2020.1753037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含亚氨基-喹啉配体的芳烃铂族金属配合物:合成和抗菌研究
    摘要:
    摘要 通过取代的2-氨基吡啶与喹啉-2-甲醛的缩合反应制备了亚氨基-喹啉基席夫碱配体。[(芳烃) MCl2]2 与亚氨基-喹啉基席夫碱配体的反应导致形成阳离子配合物 [(芳烃)M(L)Cl]+ (1-12)。单晶 X 射线衍射研究用于确认这些配合物的配位模式和结构。这些配合物的分子结构表明,它们采用特征性的三足钢琴凳几何形状,金属通过末端氯化物和亚氨基-喹啉配体以双齿螯合 NN' 方式配位。配体通过喹啉的氮和亚胺氮与金属中心配位,形成五元金属环。通过琼脂井扩散法对这些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所有配体和复合物均抑制细菌的生长。图形概要
    DOI:
    10.1080/00958972.2020.175303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pper-catalyzed benzylic oxidation of C(sp3)–H bonds
    作者:Bo Zhang、Shou-Fei Zhu、Qi-Lin Zhou
    DOI:10.1016/j.tet.2012.12.046
    日期:2013.2
    A selective oxidation of benzylic C(sp3)–H bonds to C(sp3)–O bonds catalyzed by copper complexes of quinoline–imine ligands was developed with peresters as oxidants under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which converted benzylic methylenes directly into benzylic alcohols and esters by means of direct C–H bond functionalization.
    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用过酸酯作为氧化剂,开发了由喹啉-亚胺配体配合物催化的苄基C(sp 3)-H键到C(sp 3)-O键的选择性氧化。和酯通过直接的C–H键官能化来实现。
  • 一种喹啉钌配合物或其晶体及制备方法
    申请人: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
    公开号:CN108250249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本发明涉及一种下式(5)所示的喹啉配合物或其晶体及制备方法,R1、R2各自独立地选择H或C1‑6烷基。经过研究发现,所述配合物或其晶体具有良好的生理活性,能够与DNA发生显著的插入作用,从而为后续的药物研发提供了良好的应用基础和继续研究之潜力。
  • Hagen; Dove; Morgenstern, Pharmazie, 1983, vol. 38, # 7, p. 437 - 439
    作者:Hagen、Dove、Morgenstern、Labes、Goeres、Tomaschewski、Geisler、Franke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