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4,22-di-tert-butyl-18-(2-pyridylmethyl)-2,10-dioxa-18,25-diazatetracyclo[18.4.14,8.0.011,16]pentaicosa-4,6,8(25),11,13,15,20,22,24-nonaene | 273943-65-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4,22-di-tert-butyl-18-(2-pyridylmethyl)-2,10-dioxa-18,25-diazatetracyclo[18.4.14,8.0.011,16]pentaicosa-4,6,8(25),11,13,15,20,22,24-nonaene
英文别名
7,15-Ditert-butyl-11-(pyridin-2-ylmethyl)-3,19-dioxa-11,25-diazatetracyclo[19.3.1.04,9.013,18]pentacosa-1(25),4(9),5,7,13(18),14,16,21,23-nonaene
14,22-di-tert-butyl-18-(2-pyridylmethyl)-2,10-dioxa-18,25-diazatetracyclo[18.4.1<sup>4,8</sup>.0.0<sup>11,16</sup>]pentaicosa-4,6,8(25),11,13,15,20,22,24-nonaene化学式
CAS
273943-65-0
化学式
C35H41N3O2
mdl
——
分子量
535.729
InChiKey
OCXJYFWHSVRCKZ-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7.1
  • 重原子数:
    40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7
  • 拓扑面积:
    47.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copper(II) nitrate trihydrate14,22-di-tert-butyl-18-(2-pyridylmethyl)-2,10-dioxa-18,25-diazatetracyclo[18.4.14,8.0.011,16]pentaicosa-4,6,8(25),11,13,15,20,22,24-nonaene正己烷二氯甲烷 为溶剂, 生成 [Cu(NO3)(14,22-di-tert-butyl-18-(2-pyridylmethyl)-2,10-dioxa-18,25-diazatetracyclo[18.4.1(4,8).0.0.(11,16)]pentaicosa-4,6,8(25),11,13,15,20,22,24-nonaene)]NO3*CH2Cl2
    参考文献:
    名称:
    大环配体设计。选定的过渡金属和过渡金属离子与结合有吡啶基甲基侧链的新的N 2 O 2-供体大环的相互作用
    摘要:
    14元N 2 O 2供体大环(L)的吡啶甲基衍生物及其与钴(II),铜(II),锌(II),银(I),镉(II)和铅(II)已经准备好了。1∶1(金属:配体)配合物在95%甲醇(I  = 0.1 mol dm -3,NEt 4 ClO 4 ; 25°C)中的热力学稳定性和铜(II)的1∶1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银(I)和铅(II))与L被确定。铜配合物的结构表明存在[CuL(NO 3)] +型阳离子。它具有扭曲的八面体几何形状,其中一个配位位点被一个未知的硝酸盐配体占据。相反,阳离子银络合物是[AgL] +类型,其中L的两个吡啶环氮原子支配配位环境,这可被认为基本上是二配位的。另一方面,铅络合物[PbL(NO 3)(ClO 4)],是八个坐标,并包含硝酸双齿和不明高氯酸酯配体。进行了竞争性的混合金属跨大块氯仿膜的迁移实验,该膜结合了L作为离子载体。水源相含有等摩尔浓度的硝酸盐形式的钴(II),
    DOI:
    10.1039/a909102e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大环配体设计。选定的过渡金属和过渡金属离子与结合有吡啶基甲基侧链的新的N 2 O 2-供体大环的相互作用
    摘要:
    14元N 2 O 2供体大环(L)的吡啶甲基衍生物及其与钴(II),铜(II),锌(II),银(I),镉(II)和铅(II)已经准备好了。1∶1(金属:配体)配合物在95%甲醇(I  = 0.1 mol dm -3,NEt 4 ClO 4 ; 25°C)中的热力学稳定性和铜(II)的1∶1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银(I)和铅(II))与L被确定。铜配合物的结构表明存在[CuL(NO 3)] +型阳离子。它具有扭曲的八面体几何形状,其中一个配位位点被一个未知的硝酸盐配体占据。相反,阳离子银络合物是[AgL] +类型,其中L的两个吡啶环氮原子支配配位环境,这可被认为基本上是二配位的。另一方面,铅络合物[PbL(NO 3)(ClO 4)],是八个坐标,并包含硝酸双齿和不明高氯酸酯配体。进行了竞争性的混合金属跨大块氯仿膜的迁移实验,该膜结合了L作为离子载体。水源相含有等摩尔浓度的硝酸盐形式的钴(II),
    DOI:
    10.1039/a909102e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