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代alfa氨基酸——依氟鸟氨酸(Eflornithine)
1990年,依氟鸟氨酸获得批准用于治疗非洲锥虫病和女性面部毛发过度生长。这是一种鸟氨酸脱羧酶的特异性不可逆抑制剂。尽管比美拉胂醇毒性较小且于同年获得注册,但它仅对布氏冈比亚锥虫有效。疗程复杂,难以施用,在非洲农村地区医疗设备和医务人员匮乏的情况下,实施这一治疗方案面临诸多挑战。
2009年联合疗法开发2009年,非营利性药物研发组织DNDi、无国界医生组织等合作开发了NECT联合疗法,由硝呋替莫和依氟鸟氨酸组成。这种疗法不仅操作简便且安全性和治疗效果也得到了显著提高。ECT通过减少治疗持续时间和静脉输液次数简化了依氟鸟氨酸的使用流程。尽管未研究其对布氏罗得西亚锥虫的有效性,但该联合疗法已被世卫组织纳入基本药物清单,并作为冈比亚型感染的一线治疗方法。
合成方法将15THF冷却至-80℃,在氮气保护下加入2.82升二异丙胺。随后以保持反应液温度为-75~-80℃的速度加入12升15%的丁基锂己烷溶液。接着,滴加N,N’-二苯亚甲基鸟氨酸甲酯(I)溶于15升THF中的溶液。在35~40℃下缓慢升温,并用一氯二氟甲烷置换氮气进行反应。然后加入20升饱和氯化钠溶液和75升异丙醚,分出有机层,水层再提取。将提取液与有机层合并后使用饱和氯化钠洗涤并浓缩至油状物,即为化合物(Ⅱ)。
该油状物在30升1mol/L盐酸中于室温反应3小时进行水解。反应结束后用氯仿提取,提取液废弃。经提取的水层用水稀释,并调节pH值至3.3后加热、过滤和洗涤以获得依氟鸟氨酸。
生物活性Eflornithine hydrochloride (DFMO hydrochloride) 是一种特异性不可逆抑制剂,可用于非洲锥虫病和女性面部毛发过度生长的研究。
体内研究依氟鸟氨酸是近50年来注册用于治疗人类非洲锥虫病的唯一新分子。它是主要用作美拉胂醇难治性布氏冈比亚锥虫病例的备用药物。在有过多不想要的面部毛发生长的女性中,15%的依氟鸟氨酸乳膏比安慰剂更有效,减少了毛发生长。治疗24周后,使用依氟鸟氨酸治疗的58%受试者和34%使用安慰剂的受试者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面部多毛症状。
此外,在用微针预处理的小鼠皮肤区域应用依氟鸟氨酸乳膏时,其抑制毛发生长的效果显著增强。对肾动脉狭窄导致高血压的大鼠进行依氟鸟氨酸治疗后,在14天内血压恢复正常,并且大鼠的收缩强度(对KCI和去甲肾上腺素)以及放松反应(对乙酰胆碱)也恢复了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