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历史搜索
热门化合物
HOT
喹啉
水杨醛
二溴甲烷
谷胱甘肽
L-乳酸
苯巴比妥
辣椒碱
非那明
百草枯
联苯烯
首页
分子通
CFQAQRNMRKVR
CFQAQRNMRKVR | 254434-10-1
分子结构分类
有机化合物
-
有机酸及其衍生物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FQAQRNMRKVR
英文别名
H-Cys-Phe-Gln-Ala-Gln-Arg-Asn-Met-Arg-Lys-Val-Arg-OH;(2S)-2-[[(2S)-2-[[(2S)-6-amino-2-[[(2S)-2-[[(2S)-2-[[(2S)-4-amino-2-[[(2S)-2-[[(2S)-5-amino-2-[[(2S)-2-[[(2S)-5-amino-2-[[(2S)-2-[[(2R)-2-amino-3-sulfanylpropanoyl]amino]-3-phenylpropanoyl]amino]-5-oxopentanoyl]amino]propanoyl]amino]-5-oxopentanoyl]amino]-5-(diaminomethylideneamino)pentanoyl]amino]-4-oxobutanoyl]amino]-4-methylsulfanylbutanoyl]amino]-5-(diaminomethylideneamino)pentanoyl]amino]hexanoyl]amino]-3-methylbutanoyl]amino]-5-(diaminomethylideneamino)pentanoic acid
CAS
254434-10-1
化学式
C
63
H
109
N
25
O
16
S
2
mdl
——
分子量
1536.85
InChiKey
BLWJKKIWJHDZQL-HPONFMJZSA-N
BEILSTEIN
——
EINECS
——
物化性质
计算性质
ADMET
安全信息
SDS
制备方法与用途
上下游信息
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表征谱图
同类化合物
相关功能分类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0.3
重原子数:
106
可旋转键数:
54
环数:
1.0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2
拓扑面积:
758
氢给体数:
24
氢受体数:
23
反应信息
作为产物:
描述:
Fmoc-L-缬氨酸
、
Fmoc-L-丙氨酸
、
Fmoc-L-苯丙氨酸
、
N-alpha-芴甲氧羰基-N-epsilon-叔丁氧羰基-L-赖氨酸
、
Fmoc-S-三苯甲基-L-半胱氨酸
、
Fmoc-L-蛋氨酸
、
Fmoc-N-三苯甲基-L-天冬酰胺
、
Fmoc-N-三苯甲基-L-谷氨酰胺
、
Fmoc-Pbf-L-精氨酸
在
1-羟基苯并三唑
、 O-(benzotriazol-1-yl)-N,N,N',N'-tetramethyluronium tetrafluoroborate 、
N,N-二异丙基乙胺
、
哌啶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生成
CFQAQRNMRKVR
参考文献:
名称:
Structure-Microbicidal Activity Relationship of Synthetic Fragments Derived from the Antibacterial α-Helix of Human Lactoferrin
摘要:
摘要 由于细菌和真菌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因此需要具有治疗潜力的新型杀菌剂。本研究通过缩减、丙氨酸扫描和氨基酸替代等方法,研究了人乳铁蛋白(LF)N-末端对应抗菌α-螺旋的氨基酸残基 14 至 31(序列 14-31)的结构与杀微生物活性的关系。杀菌分析(99% 的杀灭率)是通过微孔板测定法使用 大肠杆菌 , 金黄色葡萄球菌 和 白色念珠菌 作为试验生物。从 N 端开始,缩减肽序列 14-31 表明肽序列 19-31(KCFQWQRNMRKVR,HL9)是抗菌活性的最佳长度。此外,HL9 还能与脂质 A/ 脂多糖结合,这一点通过中和褐藻的内毒素活性得到了证明。 ulus 测定。对肽序列 20-31 的丙氨酸扫描显示,Cys20、Trp23、Arg28、Lys29 或 Arg31 对表达完全的杀菌活性非常重要,尤其是对白僵菌的杀菌活性。 白僵菌 .用中性亲水氨基酸 Gln24 和 Asn26 分别代替 Lys 和 Ala(HLopt2),与天然对应氨基酸相比,对所有试验生物的杀微生物活性都有显著提高,而且与 HL9 相比,HLopt2 的杀真菌活性强 10 倍以上。此外,与 HL9 相比,HLopt2 受金属盐的影响较小。在 pH 值为 4.5 至 7.5 的范围内测试,HLopt2 的杀微生物活性仅在 pH 值为 7.0 时略有降低。结果表明,以 LF 的抗菌 α-helix 区域为基础,通过优化长度和在特定位置替换中性氨基酸,可以显著增强合成肽序列的杀微生物活性,从而提出了一种具有治疗潜力的序列线索。
DOI:
10.1128/aac.00908-0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3-BOC-5-甲基-1,2,3-氧杂噻唑烷-2,2-二氧化物
(R)-2-苯基-3-羟基丙酸
(R)-2-羟基-2-(2-(2-(2-甲氧基-5-甲基吡啶-3-基)乙基)-琥珀酸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S)-4-叔丁基-1,2,3-氧杂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i-丙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4R)-4-叔丁基-1,2,3-氧杂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3R)-2,3-二羟基-3-(2-吡啶基)丙酸乙酯,N-氧化物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2-三甲基甲硅烷基)-乙氧基甲基三氟硼酸钾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11bR,11''bR)-2,2''-[氧双(亚甲基)]双[4-羟基-4,4''-二氧化物-二萘并[2,1-d:1'',2''-f][1,3,2]二氧磷杂七环
(11aR)-10,11,12,13-四氢-5-羟基-3,7-二-1-萘-5-氧化物-二茚基[7,1-de:1'',7''-fg][1,3,2]二氧杂磷杂八环
(1-氨基丁基)磷酸
(-)-N-[(2S,3R)-3-氨基-2-羟基-4-苯基丁酰基]-L-亮氨酸甲酯
齐特巴坦
相关结构分类
有机杂环化合物
木脂素、新木脂素和相关化合物
核苷、核苷酸和类似物
有机阴离子
有机氧化合物
有机硫化合物
碳化物
苯类化合物
脂质和类脂质分子
生物碱及其衍生物
叠烯
有机酸及其衍生物
有机氮化合物
乙炔化物
卡宾
碳氢化合物衍生物
有机聚合物
有机1,3-偶极化合物
有机阳离子
碳氢化合物
有机卤素化合物
有机磷化合物
有机盐
苯丙烷和聚酮
有机金属化合物
热门分子
TOP
喹啉 | 91-22-5
水杨醛 | 90-02-8
二溴甲烷 | 74-95-3
谷胱甘肽 | 70-18-8
L-乳酸 | 79-33-4
苯巴比妥 | 50-06-6
辣椒碱 | 404-86-4
非那明 | 300-62-9
百草枯 | 4685-14-7
联苯烯 | 259-79-0
香茅醛 | 106-23-0
苯甲腈 | 100-47-0
4-硝基苯肼 | 100-16-3
黄夹苷 | 11018-93-2
上一个:4-phenyl-1-3-[(E)-3-(3,4,5-trimethoxyphenyl)-2-propenoyl]phenyl-2,3-dihydro-1H-2-imidazolone
下一个:2-(phenylsulfonyl)-3-bromo-1-phenylprop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