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8-(2,5-dibromothiophen-3-yl)-7H-acenaphtho[1,2-d]imidazole | 1417741-62-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8-(2,5-dibromothiophen-3-yl)-7H-acenaphtho[1,2-d]imidazole
英文别名
——
8-(2,5-dibromothiophen-3-yl)-7H-acenaphtho[1,2-d]imidazole化学式
CAS
1417741-62-8
化学式
C17H8Br2N2S
mdl
——
分子量
432.138
InChiKey
OFIXOFTWRXALE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46
  • 重原子数:
    22.0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28.68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2.0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8-(2,5-dibromothiophen-3-yl)-7H-acenaphtho[1,2-d]imidazole1-碘己烷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丙酮 为溶剂, 以86.06%的产率得到8-(2,5-dibromothiophen-3-yl)-7-hexyl-7H-acenaphtho[1,2-d]imid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可逆化学感应聚合物的合成和表征:通过新型咪唑吊坠的附着感度的调制。
    摘要:
    合成了三种带有各种咪唑侧基的新型电子给体-受体共轭聚合物(P1 - P3)。它们出色的光物理和电化学性能使其成为化学传感应用的合适转导材料。事实上,聚合物P1 - P3已发现显示对ħ显着的感测能力+和Fe 2+中的半水性溶液。在用H +滴定后,聚合物P1和P2的吸收和光致发光(PL)最大值出现了变色移,并增强了荧光强度。但是,P3由于静态猝灭,在相似的条件下显示出吸收和荧光强度降低。通过计算分析,已从电子分布方面阐明了P3与P1和P2相比的异常行为。此外,与P1(K SV = 2.01×10 6)和P2(K SV = 4.12×10 6)相比,P3(K SV = 1.03×10 7)对Fe 2+的感测能力强。)由于其改善了分子丝效应。相应地,在存在Fe 2+的情况下,与聚合物P1(4.6倍)和P2(6.2倍)相比,P3的荧光寿命大大降低(近11倍)。通过荧光开-关方法,分别通过使用三乙胺(TEA)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Na
    DOI:
    10.1002/chem.201201437
  • 作为产物:
    描述:
    3-噻吩甲醛 在 ammonium acetate 、 氢溴酸溶剂黄146 作用下, 以 乙醚 为溶剂, 反应 2.0h, 生成 8-(2,5-dibromothiophen-3-yl)-7H-acenaphtho[1,2-d]imid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可逆化学感应聚合物的合成和表征:通过新型咪唑吊坠的附着感度的调制。
    摘要:
    合成了三种带有各种咪唑侧基的新型电子给体-受体共轭聚合物(P1 - P3)。它们出色的光物理和电化学性能使其成为化学传感应用的合适转导材料。事实上,聚合物P1 - P3已发现显示对ħ显着的感测能力+和Fe 2+中的半水性溶液。在用H +滴定后,聚合物P1和P2的吸收和光致发光(PL)最大值出现了变色移,并增强了荧光强度。但是,P3由于静态猝灭,在相似的条件下显示出吸收和荧光强度降低。通过计算分析,已从电子分布方面阐明了P3与P1和P2相比的异常行为。此外,与P1(K SV = 2.01×10 6)和P2(K SV = 4.12×10 6)相比,P3(K SV = 1.03×10 7)对Fe 2+的感测能力强。)由于其改善了分子丝效应。相应地,在存在Fe 2+的情况下,与聚合物P1(4.6倍)和P2(6.2倍)相比,P3的荧光寿命大大降低(近11倍)。通过荧光开-关方法,分别通过使用三乙胺(TEA)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Na
    DOI:
    10.1002/chem.20120143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