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1207957-97-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1207957-97-8
化学式
C14H26O2
mdl
——
分子量
226.359
InChiKey
CAQSSRZZLHCIL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4
  • 重原子数:
    16.0
  • 可旋转键数:
    10.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6
  • 拓扑面积:
    18.46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2.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N-二甲基甲酰胺二(氰基苯)二氯化钯苯甲酰氯4,5-双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杂蒽 作用下, 以 均三甲苯 为溶剂, 反应 20.0h, 以84%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钯催化甲酰胺与炔烃的分子间加成
    摘要:
    已经开发了一种用于将甲酰胺分子间加成到炔烃的新型钯系统。甲酰胺与内部炔烃在钯催化剂存在下以酰基氯作为添加剂反应,可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地提供 (E)-α,β-不饱和酰胺。相同的催化剂体系实现了甲酰胺加成到末端炔烃的第一个例子,得到相应的带有末端亚甲基部分的α,β-不饱和酰胺作为主要产物。本反应广泛适用于具有各种功能的底物。该方法也适用于N,N-二取代甲酰胺与降冰片烯的反应。在反应条件下,氢化钯物种将作为关键中间体与原位生成的 HCl 形成。
    DOI:
    10.1021/ja910038p
  • 作为产物:
    描述:
    oct-4-yne-1,8-diol溴丙烷 在 sodium hydrid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0.17h, 以24%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钯催化甲酰胺与炔烃的分子间加成
    摘要:
    已经开发了一种用于将甲酰胺分子间加成到炔烃的新型钯系统。甲酰胺与内部炔烃在钯催化剂存在下以酰基氯作为添加剂反应,可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地提供 (E)-α,β-不饱和酰胺。相同的催化剂体系实现了甲酰胺加成到末端炔烃的第一个例子,得到相应的带有末端亚甲基部分的α,β-不饱和酰胺作为主要产物。本反应广泛适用于具有各种功能的底物。该方法也适用于N,N-二取代甲酰胺与降冰片烯的反应。在反应条件下,氢化钯物种将作为关键中间体与原位生成的 HCl 形成。
    DOI:
    10.1021/ja910038p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hodium-Catalyzed Three-Component Reaction of Alkynes, Arylzinc Chlorides, and Iodomethanes Producing Trisubstituted/Tetrasubstituted Alkenes with/without 1,4-Migration
    作者:He Meng、Shiming Bai、Yu Qiao、Ting He、Weiyi Li、Jialin Ming
    DOI:10.1021/acs.orglett.2c02299
    日期:2022.7.29
    A three-component reaction of alkynes, arylzinc chlorides, and iodomethanes was found to proceed in the presence of a rhodium catalyst to give high yields of trisubstituted/tetrasubstituted alkenes. The usual arylzinc chlorides only gave trisubstituted alkenes, generated through a migratory carbozincation–cross-coupling sequence, where 1,4-Rh migration from an alkenyl carbon to an aryl carbon occurred
    发现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炔烃、芳基氯化锌碘甲烷的三组分反应,以产生高产率的三取代/四取代烯烃。通常的芳基氯化锌仅产生三取代的烯烃,通过迁移的碳化 - 交叉偶联序列产生,其中 1,4-Rh 从烯基碳迁移到芳基碳。相比之下,5 元杂芳基氯化锌仅通过碳化-交叉偶联途径产生四取代烯烃,而没有 1,4-迁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