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4-bis(4-benzoic acid)-1H-1,2,3-triazole hydrochloride | 1431303-47-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4-bis(4-benzoic acid)-1H-1,2,3-triazole hydrochloride
英文别名
——
1,4-bis(4-benzoic acid)-1H-1,2,3-triazole hydrochloride化学式
CAS
1431303-47-7
化学式
C16H11N3O4*ClH
mdl
——
分子量
345.742
InChiKey
RVBSGUWEANKRL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75
  • 重原子数:
    24.0
  • 可旋转键数:
    4.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105.31
  • 氢给体数:
    2.0
  • 氢受体数:
    5.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zinc(II) nitrate1,4-bis(4-benzoic acid)-1H-1,2,3-triazole hydrochloride硝酸 作用下, 以 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48.0h, 以39%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Triazolium-Containing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Control of Catenation in 2D Copper(II) Paddlewheel Structures
    摘要:
    利用金属有机框架(MOF)作为异相催化剂平台的一种方法是开发含有基团的材料,这些基团可用于将催化分子锚定到结构内的链接中。在此,我们报告了第一种集成的含三唑的 MOF 连接器和第一种含有此类连接器的 MOF 的合成。1,4-双(4-苯甲酸)-1-甲基-1H-1,2,3-三唑氯化物 H2L1Me 是通过 4-乙炔基苯甲酸甲酯与 4-叠氮基苯甲酸甲酯的 "点击 "反应、使用三late 甲酯的甲基化反应以及酯水解反应分三步合成的,总产率为 74%。此外,还制备了等效的中性三唑前体 1,4-双(4-苯甲酸)-1H-1,2,3-三唑盐酸盐 H2L1(HCl),并对其与 Zn(NO3)2-6H2O 和 Cu(NO3)2-3H2O 的化学性质进行了比较。这些结果支持利用反应条件来控制互穿性,并提供了更多证据,证明结构相似的配体上的电荷会因最终产物中电荷平衡的要求而极大地改变可获得的结构类型。
    DOI:
    10.1071/ch12462
  • 作为产物:
    描述:
    4-叠氮苯甲酸甲酯copper(ll) sulfate pentahydratesodium ascorbate 、 potass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甲醇乙醇 为溶剂, 反应 32.0h, 生成 1,4-bis(4-benzoic acid)-1H-1,2,3-triazole hydrochloride
    参考文献:
    名称:
    Triazolium-Containing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Control of Catenation in 2D Copper(II) Paddlewheel Structures
    摘要:
    利用金属有机框架(MOF)作为异相催化剂平台的一种方法是开发含有基团的材料,这些基团可用于将催化分子锚定到结构内的链接中。在此,我们报告了第一种集成的含三唑的 MOF 连接器和第一种含有此类连接器的 MOF 的合成。1,4-双(4-苯甲酸)-1-甲基-1H-1,2,3-三唑氯化物 H2L1Me 是通过 4-乙炔基苯甲酸甲酯与 4-叠氮基苯甲酸甲酯的 "点击 "反应、使用三late 甲酯的甲基化反应以及酯水解反应分三步合成的,总产率为 74%。此外,还制备了等效的中性三唑前体 1,4-双(4-苯甲酸)-1H-1,2,3-三唑盐酸盐 H2L1(HCl),并对其与 Zn(NO3)2-6H2O 和 Cu(NO3)2-3H2O 的化学性质进行了比较。这些结果支持利用反应条件来控制互穿性,并提供了更多证据,证明结构相似的配体上的电荷会因最终产物中电荷平衡的要求而极大地改变可获得的结构类型。
    DOI:
    10.1071/ch1246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