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enzyl (4,6-O-benzylidene-β-D-glucopyranosyl)-(1->6)-2,3,4-tri-O-benzyl-β-D-glucopyranoside | 1028666-42-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enzyl (4,6-O-benzylidene-β-D-glucopyranosyl)-(1->6)-2,3,4-tri-O-benzyl-β-D-glucopyranoside
英文别名
——
benzyl (4,6-O-benzylidene-β-D-glucopyranosyl)-(1->6)-2,3,4-tri-O-benzyl-β-D-glucopyranoside化学式
CAS
1028666-42-3
化学式
C47H50O11
mdl
——
分子量
790.907
InChiKey
QNQADGSSVRNOGO-JCNSKDEC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benzyl (4,6-O-benzylidene-β-D-glucopyranosyl)-(1->6)-2,3,4-tri-O-benzyl-β-D-glucopyranoside溴甲苯 在 sodium hydrid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7.0h, 以88%的产率得到benzyl (2,3-di-O-benzyl-4,6-O-benzylidene-β-D-glucopyranosyl)-(1->6)-2,3,4-tri-O-benzyl-β-D-glucopyranoside
    参考文献:
    名称:
    糖片固定有肝素/硫酸乙酰肝素部分结构的合成硫酸化二糖。
    摘要:
    碳水化合物芯片技术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高通量评估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在此,我们报告了具有肝素和硫酸乙酰肝素部分二糖结构的新型硫酸化寡糖的合成,将它们固定在镀金芯片上以制备阵列型糖芯片,以及通过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SPR) 成像技术评估蛋白质的结合效力。硫酸化寡糖由葡糖胺和糖醛酸部分有效合成。然后使用先前报道的方法将合成的硫酸化寡糖轻松固定在镀金芯片上。这种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在芯片和肝素结合蛋白之间的结合实验中得到证实,
    DOI:
    10.1016/j.bmcl.2008.01.069
  • 作为产物:
    描述:
    sodium methylat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 为溶剂, 反应 7.5h, 以1.52 g的产率得到benzyl (4,6-O-benzylidene-β-D-glucopyranosyl)-(1->6)-2,3,4-tri-O-benzyl-β-D-glucopyranoside
    参考文献:
    名称:
    糖片固定有肝素/硫酸乙酰肝素部分结构的合成硫酸化二糖。
    摘要:
    碳水化合物芯片技术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高通量评估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在此,我们报告了具有肝素和硫酸乙酰肝素部分二糖结构的新型硫酸化寡糖的合成,将它们固定在镀金芯片上以制备阵列型糖芯片,以及通过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SPR) 成像技术评估蛋白质的结合效力。硫酸化寡糖由葡糖胺和糖醛酸部分有效合成。然后使用先前报道的方法将合成的硫酸化寡糖轻松固定在镀金芯片上。这种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在芯片和肝素结合蛋白之间的结合实验中得到证实,
    DOI:
    10.1016/j.bmcl.2008.01.06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17,18-二HETE (±)-辛酰肉碱氯化物 (Z)-5-辛烯甲酯 (Z)-4-辛烯酸 (R)-甲羟戊酸锂盐 (R)-普鲁前列素,游离酸 (R)-3-烯丙氧基-1,2-丙二醇 (R,R)-半乳糖苷 (E)-4-庚烯酸 (E)-4-壬烯酸 (E)-4-十一烯酸 (9Z,12E)-十八烷二烯酸甲酯 (6E)-8-甲基--6-壬烯酸甲基酯-d3 (5β,6α,8α,10α,13α)-6-羟基-15-氧代黄-9(11),16-二烯-18-油酸 (5β)-17,20:20,21-双[亚甲基双(氧基)]孕烷-3-酮 (5α)-2′H-雄甾-2-烯并[3,2-c]吡唑-17-酮 (3β,20S)-4,4,20-三甲基-21-[[[三(异丙基)甲硅烷基]氧基]-孕烷-5-烯-3-醇-d6 (3S,3aR,8aR)-3,8a-二羟基-5-异丙基-3,8-二甲基-2,3,3a,4,5,8a-六氢-1H-天青-6-酮 (3R,6S)-rel-8-[2-(3-呋喃基)-1,3-二氧戊环-2-基]-3-羟基-2,6-二甲基-4-辛酮 (2Z)-2-(羟甲基)丁-2-烯酸乙酯 (2S,4aR,6aR,7R,9S,10aS,10bR)-甲基9-(苯甲酰氧基)-2-(呋喃-3-基)-十二烷基-6a,10b-二甲基-4,10-dioxo-1H-苯并[f]异亚甲基-7-羧酸盐 (25S)-δ7-大发酸 (20R)-孕烯-4-烯-3,17,20-三醇 (1aR,4E,7aS,8R,10aS,10bS)-8-[((二甲基氨基)甲基]-2,3,6,7,7a,8,10a,10b-八氢-1a,5-二甲基-氧杂壬酸[9,10]环癸[1,2-b]呋喃-9(1aH)-酮 (11β,17β)-11-[4-({5-[(4,4,5,5,5-五氟戊基)磺酰基]戊基}氧基)苯基]雌二醇-1,3,5(10)-三烯-3,17-二醇 (+)顺式,反式-脱落酸-d6 龙舌兰皂苷乙酯 龙脑香醇酮 龙脑烯醛 龙脑7-O-[Β-D-呋喃芹菜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 龙胆二糖 龙牙楤木皂甙VII 龙吉甙元 齿孔醇 齐墩果醛 齐墩果酸衍生物1 齐墩果酸苄酯 齐墩果酸甲酯 齐墩果酸溴乙酯 齐墩果酸二甲胺基乙酯 齐墩果酸乙酯 齐墩果酸3-O-alpha-L-吡喃鼠李糖基(1-3)-beta-D-吡喃木糖基(1-3)-alpha-L-吡喃鼠李糖基(1-2)-alpha-L-阿拉伯糖吡喃糖苷 齐墩果酸 beta-D-葡萄糖酯 齐墩果酸 beta-D-吡喃葡萄糖基酯 齐墩果酸 3-乙酸酯 齐墩果酸 3-O-beta-D-葡吡喃糖基 (1→2)-alpha-L-吡喃阿拉伯糖苷 齐墩果酸 齐墩果-12-烯-3b,6b-二醇 齐墩果-12-烯-3,24-二醇 齐墩果-12-烯-3,21,23-三醇,(3b,4b,21a)-(9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