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2-dimethyl-1H-[4]chinolyLiDene)-malononitrile | 297139-12-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2-dimethyl-1H-[4]chinolyLiDene)-malononitrile
英文别名
(1,2-Dimethyl-1H-[4]chinolyliden)-malononitril;2-(1,2-Dimethylquinolin-4-ylidene)propanedinitrile
(1,2-dimethyl-1<i>H</i>-[4]chinolyLiDene)-malononitrile化学式
CAS
297139-12-9
化学式
C14H11N3
mdl
——
分子量
221.261
InChiKey
WBWKMDFHHUOQLV-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67.5-268 °C
  • 沸点:
    340.0±42.0 °C(Predicted)
  • 密度:
    1.181±0.06 g/cm3(Predicted)
  • 溶解度:
    2.7 [ug/mL]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3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4
  • 拓扑面积:
    50.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2-dimethyl-1H-[4]chinolyLiDene)-malononitrile 、 在 哌啶 、 ammonium hexafluorophosphate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4.0h, 以31%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Real-time noninvasive monitoring of cell mortality using a two-photon emissive probe based on quaternary ammonium
    摘要:
    我们报告称,含有季铵盐的二氰基衍生物QN2能够通过靶向核酸(DNA和RNA)识别凋亡细胞。
    DOI:
    10.1039/c8tb00976g
  • 作为产物:
    描述:
    2-甲基喹啉sodium methylate 作用下, 以 乙醇乙腈 为溶剂, 反应 5.0h, 生成 (1,2-dimethyl-1H-[4]chinolyLiDene)-malononitrile
    参考文献:
    名称:
    Real-time noninvasive monitoring of cell mortality using a two-photon emissive probe based on quaternary ammonium
    摘要:
    我们报告称,含有季铵盐的二氰基衍生物QN2能够通过靶向核酸(DNA和RNA)识别凋亡细胞。
    DOI:
    10.1039/c8tb00976g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类具有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和聚集诱导发光双重效应的荧光染料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人:武汉工程大学
    公开号:CN11734305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具有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和聚集诱导发光双重效应的荧光染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类化合物分子结构式如下:#imgabs0#其中,R1为烷基链‑CnH2n+1,n=1‑12;R2为‑H,‑O ,或‑N(CH3)2中的一种。该类化合物由ESIPT基团和AIE基团共价结合,通过改变电子给体的强度和烷基链的长度,来调控分子的发光性质。本发明分子制备方法相对容易,反应条件成熟,不涉及高温、高压;分子稳定性好,斯托克斯位移大,荧光亮度高,发射波长可调可控。
  • 一种新型荧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在线粒体荧光成像、粘度检测方面的应用
    申请人:苏州大学
    公开号:CN11673099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荧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在线粒体荧光成像、粘度检测方面的应用,所述荧光化合物以喹啉啶与丙二腈砌合为吸电子部分,通过碳碳双键与供电子助色团3‑甲酰基‑7‑二乙香豆素连接,形成具有典型D‑π‑A结构的中性分子。这类荧光化合物延长了喹啉啶的共轭程度使其达到红色通道,还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的现象,且细胞毒性小,可用于生物成像中标记线粒体,并且在光学测试中有明显的粘度响应,可用于线粒体粘度检测。此外,上述荧光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简单且原料易得,为线粒体红色荧光标记物提供了低成本的选择,在线粒体荧光成像以及线粒体粘度检测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一种用于亚硫酸盐可视化检测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申请人:广西大学
    公开号:CN11765890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一种用于亚硫酸盐可视化检测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荧光探针QMN及其衍生物喹啉鎓骨架作为亚硫酸盐识别位点,探针分子的另一端是强吸电子基团。荧光探针QMN与亚硫酸盐发生亲核加成反应,产生特异性的显色反应和红色荧光开启响应。该荧光探针具有灵敏度高,检出限低(1.1μg/kg),响应速度极快(<6 s)等优点。据此,发明人开发了一种基于荧光RGB值的智能传感方法,将探针的荧光强度变化数学模型与智能手机摄像系统以及色彩识别软件进行整合,成功实现了在一分钟内对实际食品中亚硫酸盐含量的现场、便捷、可视化读数。该荧光探针在公共食品安全领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 Reactions of Quinolinium Compounds with Malononitrile and Ethyl Cyanoacetate
    作者:Nelson J. Leonard、Robert L. Foster
    DOI:10.1021/ja01128a512
    日期:1952.4
  • A practical chromogenic and fluorogenic dual-mode sensing platform for rapid quantification of sulfite in food
    作者:Chenyang Yue、Lintao Zeng、Di Zhang、Kai Li、Lirong Jiang、Peng Xie
    DOI:10.1016/j.foodchem.2023.138183
    日期:2024.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