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S,5R)-2,5-bis(4-(benzyloxy)benzyl)piperazine | 1426060-12-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S,5R)-2,5-bis(4-(benzyloxy)benzyl)piperazine
英文别名
(2R,5S)-2,5-bis[(4-phenylmethoxyphenyl)methyl]piperazine
(2S,5R)-2,5-bis(4-(benzyloxy)benzyl)piperazine化学式
CAS
1426060-12-9
化学式
C32H34N2O2
mdl
——
分子量
478.634
InChiKey
XSWBEJKMNOIXIH-RNPORBBM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56
  • 重原子数:
    36.0
  • 可旋转键数:
    10.0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5
  • 拓扑面积:
    42.52
  • 氢给体数:
    2.0
  • 氢受体数:
    4.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S,5R)-2,5-bis(4-(benzyloxy)benzyl)piperazine 在 palladium 10% on activated carbon 、 氢气 作用下, 以 乙醇溶剂黄146 为溶剂, 反应 12.0h, 以95%的产率得到trans-2,5-bis<(p-hydroxyphenyl)methyl>piperazine
    参考文献:
    名称:
    同源NRPS样基因簇介导黄曲霉冗余小分子生物合成
    摘要:
    生物合成串扰:真菌中的大多数基因簇都是孤立的,没有已知的相关代谢物。基于 NMR 的比较代谢组学用于鉴定黄曲霉中两个高度同源的孤儿簇的产物。这两个簇编码部分冗余的生物合成途径,这些途径产生重叠的新型真菌生物碱组,具有具有不同寻常功能的 NRPS 样基因,并调节真菌发育。
    DOI:
    10.1002/anie.201207456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Preventing Candida albicans biofilm formation using aromatic-rich piperazines
    摘要:
    The global increase in microbial resistance is an imminent threat to public health. Effective trea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now requires new antimicrobial therapies. We report herein the discovery of aromatic-rich piperazines that inhibit biofilm formation by C. albicans. 22 piperazines, including 16 novel ones, were prepared efficiently using a combination of solid- and solution phase synthesis. The most potent compound prevents morphological switching under several hypha-inducing conditions and reduces C. albicans' ability to adhere to epithelial cells. These processes are essent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Candida biofilms, which are associated with its increased resistance to immune defenses and antifungal agents.
    DOI:
    10.1016/j.bmc.2020.11581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R)-3-(叔丁基)-4-(2,6-二异丙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2S,3R)-3-(叔丁基)-2-(二叔丁基膦基)-4-甲氧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R,2''R,3R,3''R)-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氟-3-异丙氧基苯基)三氟硼酸钾 (+)-6,6'-{[(1R,3R)-1,3-二甲基-1,3基]双(氧)}双[4,8-双(叔丁基)-2,10-二甲氧基-丙二醇 麦角甾烷-6-酮,2,3,22,23-四羟基-,(2a,3a,5a,22S,23S)- 鲁前列醇 顺式6-(对甲氧基苯基)-5-己烯酸 顺式-铂戊脒碘化物 顺式-四氢-2-苯氧基-N,N,N-三甲基-2H-吡喃-3-铵碘化物 顺式-4-甲氧基苯基1-丙烯基醚 顺式-2,4,5-三甲氧基-1-丙烯基苯 顺式-1,3-二甲基-4-苯基-2-氮杂环丁酮 非那西丁杂质7 非那西丁杂质3 非那西丁杂质22 非那西丁杂质18 非那卡因 非布司他杂质37 非布司他杂质30 非布丙醇 雷诺嗪 阿达洛尔 阿达洛尔 阿莫噁酮 阿莫兰特 阿维西利 阿索卡诺 阿米维林 阿立酮 阿曲汀中间体3 阿普洛尔 阿普斯特杂质67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托西汀EP杂质A 阿托莫西汀杂质24 阿托莫西汀杂质10 阿托莫西汀EP杂质C 阿尼扎芬 阿利克仑中间体3 间苯胺氢氟乙酰氯 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 间苯二酚二异丙醇醚 间苯二酚二(2-羟乙基)醚 间苄氧基苯乙醇 间甲苯氧基乙酸肼 间甲苯氧基乙腈 间甲苯异氰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