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cyano-2-(2-phenylhydrazono)-N-(3-cyano-4,5,6,7-tetrahydrobenzo[b]thiophen-2-yl)acetamide | 1269841-02-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cyano-2-(2-phenylhydrazono)-N-(3-cyano-4,5,6,7-tetrahydrobenzo[b]thiophen-2-yl)acetamide
英文别名
2-cyano-2-(phenylhydrazono)-N-(3-cyano-4,5,6,7-tetrahydrobenzo[b]thiophen-2-yl)acetamide
2-cyano-2-(2-phenylhydrazono)-N-(3-cyano-4,5,6,7-tetrahydrobenzo[b]thiophen-2-yl)acetamide化学式
CAS
1269841-02-2
化学式
C18H15N5OS
mdl
——
分子量
349.416
InChiKey
DHVPKCPCWQAGL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43
  • 重原子数:
    25.0
  • 可旋转键数:
    4.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2
  • 拓扑面积:
    101.07
  • 氢给体数:
    2.0
  • 氢受体数:
    6.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cyano-2-(2-phenylhydrazono)-N-(3-cyano-4,5,6,7-tetrahydrobenzo[b]thiophen-2-yl)acetamide丙二腈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5.0h, 以84%的产率得到5-(2-phenyldiazenyl)-2,4-diamino-1-(3-cyano-4,5,6,7-tetrahydrobenzo[b]thiophen-2-yl)-1,6-dihydro-6-oxopyridine-3-carbonitrile
    参考文献:
    名称:
    衍生自 2-氰基-N-(3-氰基-4,5,6,7-四氢苯并[b]噻吩-2-基)-乙酰胺的多功能取代杂环化合物的新型合成和抗肿瘤评价。
    摘要:
    2-氨基-3-氰基-4,5,6,7-四氢苯并[b]噻吩与氰乙酸乙酯反应生成2-氰基-N-(3-氰基-4,5,6,7-四氢苯并[b] ]噻吩-2-基)-乙酰胺。后者用于合成不同的杂环衍生物,包括噻吩、噻唑、吡唑、吡啶、嘧啶和香豆素环。机械和合成途径取决于在各种化学试剂上的关键前体中的氰基乙酰胺部分的区域选择性攻击和/或环化。包括偶极环化、双亲核-双亲电攻击、β-攻击、Gewald型攻击和缩合反应在内的反应途径的竞争导致合成产物的多样性。对合成产物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研究和评价。大多数化合物在体外筛选抗增殖活性时显示出高抑制作用。三种人类癌细胞系,即乳腺癌(MCF-7)、非小细胞肺癌(NCI-H460)和中枢神经系统癌(SF-268)被用于筛查试验。主要涉及温和反应条件下的一锅反应的合成程序的简单性、产量生产的便利性和所产生系统中反应位点的多样性对于进一步的杂环转化和进一步的生物学研究具有有价值的作用。
    DOI:
    10.3390/molecules16010052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衍生自 2-氰基-N-(3-氰基-4,5,6,7-四氢苯并[b]噻吩-2-基)-乙酰胺的多功能取代杂环化合物的新型合成和抗肿瘤评价。
    摘要:
    2-氨基-3-氰基-4,5,6,7-四氢苯并[b]噻吩与氰乙酸乙酯反应生成2-氰基-N-(3-氰基-4,5,6,7-四氢苯并[b] ]噻吩-2-基)-乙酰胺。后者用于合成不同的杂环衍生物,包括噻吩、噻唑、吡唑、吡啶、嘧啶和香豆素环。机械和合成途径取决于在各种化学试剂上的关键前体中的氰基乙酰胺部分的区域选择性攻击和/或环化。包括偶极环化、双亲核-双亲电攻击、β-攻击、Gewald型攻击和缩合反应在内的反应途径的竞争导致合成产物的多样性。对合成产物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研究和评价。大多数化合物在体外筛选抗增殖活性时显示出高抑制作用。三种人类癌细胞系,即乳腺癌(MCF-7)、非小细胞肺癌(NCI-H460)和中枢神经系统癌(SF-268)被用于筛查试验。主要涉及温和反应条件下的一锅反应的合成程序的简单性、产量生产的便利性和所产生系统中反应位点的多样性对于进一步的杂环转化和进一步的生物学研究具有有价值的作用。
    DOI:
    10.3390/molecules1601005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Novel Antimicrobial Acyclic and Heterocyclic Dyes and Their Precursors for Dyeing and/or Textile Finishing Based on 2-N-Acylamino-4,5,6,7-tetrahydro-benzo[b]thiophene Systems
    作者:Hoda Zaki Shams、Rafat Milad Mohareb、Maher Helmy Helal、Amira El-Sayed Mahmoud
    DOI:10.3390/molecules16086271
    日期:——
    were screened in vitro and evaluated for both their antibacterial and antifungal activities. MIC data of the novel dye systems and their respective precursors showed significant antimicrobial activity against most tested organisms. Some compounds exhibited comparable or even higher efficiency than selected standards. Dyes were applied at 5% depth for disperse dyeing of nylon, acetate and polyester fabrics
    合成了一系列基于共轭和/或胺腈部分的新型多官能化无环和杂环染料前体及其各自的偶)对应染料染料前体。染料及其前体基于 2-基-N-(3-基-4,5,6,7-四并[b]噻吩-2-基)-乙酰胺、2-乙基羰基-N-(3-基) -4,5,6,7-四并[b]噻吩-2-基)-乙酰胺或2-基甲酰基-N-(3-基-4,5,6,7-四并[b]噻吩-2-基)-乙酰胺系统作为前体。后一种化合物用于合成多官能噻吩-、噻唑-、吡唑吡啶-、嘧啶-、恶嗪-以及无环部分。染料染料前体通过元素分析和光谱方法表征。所有染料及其前体都在体外进行了筛选,并评估了它们的抗菌和抗真菌活性。新型染料系统及其各自前体的 MIC 数据显示对大多数测试生物具有显着的抗菌活性。一些化合物表现出与选定标准相当甚至更高的效率。染料以 5% 的深度用于尼龙、醋酸纤维和涤纶织物的分散染色。测量和评估了它们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