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4-methoxyphenyl)quinoline-3-carbaldehyde | 1399085-98-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4-methoxyphenyl)quinoline-3-carbaldehyde
英文别名
——
2-(4-methoxyphenyl)quinoline-3-carbaldehyde化学式
CAS
1399085-98-3
化学式
C17H13NO2
mdl
——
分子量
263.296
InChiKey
FCOXEIQHQIHAIV-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72
  • 重原子数:
    20.0
  • 可旋转键数:
    3.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6
  • 拓扑面积:
    39.19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3.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4-methoxyphenyl)quinoline-3-carbaldehyde碳酸氢钠溶剂黄146 作用下, 以 乙醇乙腈 为溶剂, 反应 5.0h, 生成 (E)-4-(4-chlorophenyl)-2-(2-((2-(4-methoxyphenyl)quinolin-3-yl)methylene)hydrazinyl)thi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2-芳基喹啉-3-稠合噻唑并[2,3-c]1,2,4-三唑杂环作为潜在的抗增殖和抗菌剂的合成和生物学评价
    摘要:
    一系列新型 2-arylquinoline-3-稠合噻唑并[2,3-c]1,2,4-三唑杂环9a-t采用简单的常规方法以良好的收率有效合成。新合成分子的结构基于它们的 IR、1 H NMR、13 C NMR 和质谱数据进行了表征。在9a-t中,与标准参考多柔比星相比,化合物9h、9n、9b和9d对两种癌细胞系 C6(神经细胞)和 MCF-7(人乳腺癌细胞)表现出高度显着的抗增殖活性。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菌活性9h、9b、9d、9m和9n对革兰氏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枯草芽孢杆菌(ATCC 6633) 和革兰氏阴性菌株肺炎克雷伯菌(ATCC 31488) 和大肠杆菌(ATCC 25966) 菌株有效,并发现对标准环丙沙星药物表现出有希望的活性。此外,当对黄曲霉和黑曲霉菌株进行体外抗真菌活性时,与标准氟康唑药物部分相比, 9h、9b、9d和9n表现出强效活性。
    DOI:
    10.1002/jhet.4460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2-芳基喹啉-3-稠合噻唑并[2,3-c]1,2,4-三唑杂环作为潜在的抗增殖和抗菌剂的合成和生物学评价
    摘要:
    一系列新型 2-arylquinoline-3-稠合噻唑并[2,3-c]1,2,4-三唑杂环9a-t采用简单的常规方法以良好的收率有效合成。新合成分子的结构基于它们的 IR、1 H NMR、13 C NMR 和质谱数据进行了表征。在9a-t中,与标准参考多柔比星相比,化合物9h、9n、9b和9d对两种癌细胞系 C6(神经细胞)和 MCF-7(人乳腺癌细胞)表现出高度显着的抗增殖活性。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菌活性9h、9b、9d、9m和9n对革兰氏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枯草芽孢杆菌(ATCC 6633) 和革兰氏阴性菌株肺炎克雷伯菌(ATCC 31488) 和大肠杆菌(ATCC 25966) 菌株有效,并发现对标准环丙沙星药物表现出有希望的活性。此外,当对黄曲霉和黑曲霉菌株进行体外抗真菌活性时,与标准氟康唑药物部分相比, 9h、9b、9d和9n表现出强效活性。
    DOI:
    10.1002/jhet.446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n Organocatalytic Cascade Approach toward Polysubstituted Quinolines and Chiral 1,4-Dihydroquinolines-Unanticipated Effect of N-Protecting Groups
    作者:Xinshuai Zhang、Xixi Song、Hao Li、Shilei Zhang、Xiaobei Chen、Xinhong Yu、Wei Wang
    DOI:10.1002/anie.201202161
    日期:2012.7.16
    of a divergent organocatalytic aza‐Michael/aldol cascade process toward quinolines and 1,4‐dihydroquinolines depends on the choice of the N‐protecting group (see scheme; TEA=triethylamine, TMS=trimethylsilyl). Use of an electron‐donating sulfonyl group results in an unanticipated aza‐Michael/aldol/aromatization cascade to give polysubstituted quinolines (right). In contrast, chiral 1,4‐dihydroquinolines
    保护问题:有机合成的有机催化氮杂Michael / aldol级联反应向喹啉和1,4-二氢喹啉的反应取决于N保护基的选择(参见方案; TEA =三乙胺,TMS =三甲基甲硅烷基)。给电子的磺酰基的使用会导致意料之外的氮杂-迈克尔/羟醛/芳香化反应级联反应,生成多取代的喹啉(右图)。相反,手性的1,4-二氢喹啉具有吸电子磺酰基(左)。
  • A convenient and efficient C–OH bond activation, PdCl<sub>2</sub>(PPh<sub>3</sub>)<sub>2</sub>catalyzed, C–C bond formation of tautomerizable quinolinones with the aid of BOP reagent and boronic acids
    作者:Yadavalli Suneel Kumar、C. Dasaradhan、Kamalakannan Prabakaran、Fazlur-Rahman Nawaz Khan、Euh Duck Jeong、Eun Hyuk Chung、Hyun Gyu Kim Hyun Gyu Kim
    DOI:10.1039/c4ra05161k
    日期:——

    C–C bond formation of tautomerizable quinolinones. C–OH bond activation using BOP reagent and boronic acids.

    酮互变异构的喹啉酮的C-C键形成。使用BOP试剂和硼酸对C-OH键进行活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