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aS,8aR)-3-[(2E)-3-phenylprop-2-enoyl]-3,3a,8,8a-tetrahydro-2H-indeno[1,2-d][1,3]oxazol-2-one | 681293-36-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aS,8aR)-3-[(2E)-3-phenylprop-2-enoyl]-3,3a,8,8a-tetrahydro-2H-indeno[1,2-d][1,3]oxazol-2-one
英文别名
——
(3aS,8aR)-3-[(2E)-3-phenylprop-2-enoyl]-3,3a,8,8a-tetrahydro-2H-indeno[1,2-d][1,3]oxazol-2-one化学式
CAS
681293-36-7
化学式
C19H15NO3
mdl
——
分子量
305.333
InChiKey
SRQLNDPWSDNXCD-LELNBSJK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34
  • 重原子数:
    23.0
  • 可旋转键数:
    2.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6
  • 拓扑面积:
    46.61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3.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aS,8aR)-3-[(2E)-3-phenylprop-2-enoyl]-3,3a,8,8a-tetrahydro-2H-indeno[1,2-d][1,3]oxazol-2-one 在 ruthenium trichloride 、 sodium periodate 、 cerium(III) chloride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非对映选择性Ru催化的交叉复分解-二羟基化序列。对映体富集的合成二元醇的有效方法
    摘要:
    在过去的几年中,顺序催化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有力的概念,可以在有机合成中更有效地使用催化活性的昂贵过渡金属。在本文中,我们介绍了各种烯烃与手性辅助取代的丙烯酰胺的立体选择性交叉复分解-二羟基化反应。在复分解反应中引入的手性信息(即辅助信息)可用于后续的立体选择性RuO 4。-催化的二羟基化。该序列由氧化反应中获得的非对映体二醇的异常动力学拆分而得出。结果,获得了多种结构上不同的对映体富集的二醇。据我们所知,本文总结的结果代表了第一个高效的非对映选择性RuO 4催化氧化。
    DOI:
    10.1021/jo800145x
  • 作为产物:
    描述:
    (3aS-顺)-(-)-3,3a,8,8a-四氢-2H-茚并[1,2-d]噁唑-2-酮3-苯基-2-丙烯酰氯正丁基锂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正己烷 为溶剂, 反应 0.5h, 以51%的产率得到(3aS,8aR)-3-[(2E)-3-phenylprop-2-enoyl]-3,3a,8,8a-tetrahydro-2H-indeno[1,2-d][1,3]oxazol-2-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单有机铜试剂向手性酰亚胺的高度非对映选择性共轭加成
    摘要:
    描述了使用各种单有机铜酸盐试剂Li [RCuI]向手性N-烯酰基酰胺上的立体选择性缀合物加成。在THF中添加Li [RCuI]时,TMSI的存在提供了最高的立体选择性。在醚或常规的铜促进的格氏试剂中使用Li [RCuI]可获得相反的主要非对映异构体比率。呈现支持的结果的青睐抗-小号-顺使用Li的基板的构象[RCuI] / TMSI在THF中,而铜促进的格氏试剂或锂[RCuI]试剂在醚有利于相对顺式-小号-顺构象。研究了锂离子对单有机铜试剂Li [BuCuI]的立体选择性共轭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机理途径。结果表明,碘三甲基硅烷(TMSI)对于铜试剂的不对称共轭添加至关重要,但仅在THF中或使用12-crown-4时才重要。认为该反应在醚中进行的有机铜机理的任何关键步骤中均不涉及任何卤代硅烷。(CuI)4(SMe 2)3复合物前体在使用单有机铜试剂的共轭物加成中起重要作用。
    DOI:
    10.1016/j.tet.2003.12.04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