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4-hydroxy-3-methylidenepentan-2-one | 866249-98-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4-hydroxy-3-methylidenepentan-2-one
英文别名
5-[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4-hydroxy-3-methylidenepentan-2-one
5-[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4-hydroxy-3-methylidenepentan-2-one化学式
CAS
866249-98-1
化学式
C12H24O3Si
mdl
——
分子量
244.406
InChiKey
WGIJGEXSCXDFJB-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51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5
  • 拓扑面积:
    46.5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迈向(±)4,5-二羟基-2,3-戊二酮(DPD)及其类似物的Baylis-Hillman /臭氧分解途径
    摘要:
    2-(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乙醛与3-丁烯-2-酮之间的Baylis-Hillman反应,然后进行去甲硅烷基化反应,生成相应的α-亚甲基-β,γ-二羟基酮,通过碳-碳的还原性臭氧分解进一步转化双键形成外消旋的4,5-二羟基-2,3-戊二酮(DPD),这是细菌细胞间通讯系统中的重要分子。应用于其他底物的相同序列允许制备DPD的链延长类似物和5- O-酰化衍生物。
    DOI:
    10.1016/j.tetlet.2005.07.102
  • 作为产物:
    描述:
    叔丁基二甲基硅氧烷基乙醛丁烯酮三乙烯二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21.0h, 以74%的产率得到5-[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4-hydroxy-3-methylidenepentan-2-one
    参考文献:
    名称:
    迈向(±)4,5-二羟基-2,3-戊二酮(DPD)及其类似物的Baylis-Hillman /臭氧分解途径
    摘要:
    2-(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乙醛与3-丁烯-2-酮之间的Baylis-Hillman反应,然后进行去甲硅烷基化反应,生成相应的α-亚甲基-β,γ-二羟基酮,通过碳-碳的还原性臭氧分解进一步转化双键形成外消旋的4,5-二羟基-2,3-戊二酮(DPD),这是细菌细胞间通讯系统中的重要分子。应用于其他底物的相同序列允许制备DPD的链延长类似物和5- O-酰化衍生物。
    DOI:
    10.1016/j.tetlet.2005.07.10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Baylis–Hillman/ozonolysis route towards (±) 4,5-dihydroxy-2,3-pentanedione (DPD) and analogues
    作者:Marine Frezza、Laurent Soulère、Yves Queneau、Alain Doutheau
    DOI:10.1016/j.tetlet.2005.07.102
    日期:2005.9
    anal and 3-buten-2-one followed by desilylation gave rise to the corresponding α-methylene-β,γ-dihydroxy ketone further converted by reductive ozonolysis of the carbon–carbon double bond into racemic 4,5-dihydroxy-2,3-pentanedione (DPD), a significant molecule in bacterial cell–cell communication systems. The same sequence applied to other substrates allowed the preparation of chain elongated analogues
    2-(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乙醛与3-丁烯-2-酮之间的Baylis-Hillman反应,然后进行去甲硅烷基化反应,生成相应的α-亚甲基-β,γ-二羟基酮,通过碳-碳的还原性臭氧分解进一步转化双键形成外消旋的4,5-二羟基-2,3-戊二酮(DPD),这是细菌细胞间通讯系统中的重要分子。应用于其他底物的相同序列允许制备DPD的链延长类似物和5- O-酰化衍生物。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