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1057656-32-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1057656-32-2
化学式
C20H26N2O5
mdl
——
分子量
374.437
InChiKey
MSCLSLBTQDNJK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4
  • 重原子数:
    27.0
  • 可旋转键数:
    5.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5
  • 拓扑面积:
    86.75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6.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15-冠醚-51-氯-N,N,2-三甲基丙烯胺 、 sodium hydride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 为溶剂, 反应 28.51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寡聚喹啉-亚乙烯基折叠聚合物。
    摘要:
    已知基于喹啉的芳香酰胺折叠体采用稳定的折叠构象。我们开发了一种合成方法来生产类似的低聚物,其中所有酰胺键或部分酰胺键已被等排亚乙烯基取代。溶液和固态结构研究的结果表明,仅含有亚乙烯基键的低聚物不能很好地折叠,并且主要采用扁平构象。相比之下,侧翼为螺旋寡酰胺的亚乙烯基片段也以螺旋形式折叠,尽管曲率稍低。亚乙烯基官能团的存在还会导致低聚物中 π 共轭的延伸,这可能会改变电荷传输特性。总而言之,这些结果为可以设计结构控制和特定电子特性的折叠器铺平了道路。
    DOI:
    10.1002/chem.202003559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螺旋芳族低聚酰胺中亲电取代的远程取代效应和区域选择性增强
    摘要:
    研究了 N-溴代琥珀酰亚胺对 8-氨基-4-异丁氧基-2-喹啉羧酸的螺旋折叠寡酰胺的溴化作用。尽管存在多个(最多七个)先验可比的反应位点,但溴化反应优先发生在序列中的一个位置,如果不是排他性的话。尽管在紧凑的折叠构象中预期存在空间位阻,但折叠八聚体中的反应比短非螺旋二聚体中的反应快 2 个数量级。远离反应位点的取代基的存在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导致区域选择性的损失,或使反应减慢几个数量级。
    DOI:
    10.1021/ja805178j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hotoinduced Electron Transfer and Hole Migration in Nanosized Helical Aromatic Oligoamide Foldamers
    作者:Xuesong Li、Nagula Markandeya、Gediminas Jonusauskas、Nathan D. McClenaghan、Victor Maurizot、Sergey A. Denisov、Ivan Huc
    DOI:10.1021/jacs.6b05668
    日期:2016.10.19
    photoactive triads have been synthesized and investigated in order to elucidate photoinduced electron transfer and hole migration mechanism across nanosized, rigid helical foldamers. The triads are comprised of a central helical oligoamide foldamer bridge with 9, 14, 18, 19, or 34 8-amino-2-quinolinecarboxylic acid repeat units, and of two chromophores, an N-terminal oligo(para-phenylenevinylene) electron
    已经合成并研究了一系列光活性三元组,以阐明跨纳米级刚性螺旋折叠体的光诱导电子转移和空穴迁移机制。三联体由具有 9、14、18、19 或 34 个 8-氨基-2-喹啉羧酸重复单元的中心螺旋寡酰胺折叠桥和两个发色团、一个 N 端低聚(对亚苯基亚乙烯基)电子供体组成和C-末端酰亚胺电子受体。时间分辨荧光和瞬态吸收光谱研究表明,在电子受体光激发后,最初在皮秒时间尺度上从低聚喹啉桥到受体发色团发生快速电子转移。低聚(对亚苯基亚乙烯基)电子供体在一段时间延迟后被氧化,在此期间空穴穿过折叠体从受体迁移到供体。发现最终产生的电荷分离状态非常长(> 80 μs)。虽然初始电荷注入速率对于所有折叠体长度(约 60 ps)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变的,但随后到供体的空穴转移从最长序列的 1 × 109 s-1 到最短序列的 17 × 109 s-1 不等。在所有情况下,考虑到折叠器的长度,电荷转移都非常快。在不同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