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H-吲唑的 C-3 修饰已生产出用于治疗癌症和 HIV 的活性药物。但到目前为止,由于反应性较低的 C-3 位点缺乏有效的 CC 键形成,这种转化似乎不太可行。在这项工作中,通过球磨硅胶与二价钯前体制备了一系列尺寸为 25-66 nm 的硅胶负载的 PdO2 纳米粒子,然后用作 1H-吲唑衍生物与苯硼酸。所有合成的催化剂均表现出比其钯前体更高的交叉偶联产率,并且还可以在甲苯/水/乙醇混合溶剂中重复使用3次而不会失去高活性和选择性。尽管钯前驱体的活性顺序为 PdCl2(dppf, 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 > PdCl2(dtbpf, 1,1'-双(二叔丁基膦)二茂铁) > Pd(OAc,醋酸盐)2,合成的催化剂表现出C1(来自Pd(OAc)2)> C3(来自PdCl2(dtbpf))> C2(来自PdCl2(dppf))的顺序,这符合BET(Brunauer-Emmett)的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