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Bromo-2-methoxycyclopentane | 29840-06-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Bromo-2-methoxycyclopentane
英文别名
——
1-Bromo-2-methoxycyclopentane化学式
CAS
29840-06-0
化学式
C6H11BrO
mdl
MFCD16683970
分子量
179.057
InChiKey
HNBGZVCNAAUYAD-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174.3±33.0 °C(Predicted)
  • 密度:
    1.37±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8
  • 重原子数:
    8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9.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6-溴-1,2,3,4-四氢-2-喹啉酮1-Bromo-2-methoxycyclopentane氯化镍二甲氧基乙烷 、 pyridine-2,6-bis(N-cyanocarboxamidine) 、 三氟乙酸 、 sodium iodide 、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乙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8.0h, 以13%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ChemBead 实现的高通量交叉电偶联揭示了一种新的互补配体
    摘要:
    高通量实验 (HTE) 方法是现代药物化学的核心。虽然 CN−N 和 Csp 2 −Csp 2键的许多 HTE 方法可用,但 Csp 2 −Csp 3键的选择有限。我们在此报告如何通过艾伯维 ChemBeads 技术实现镍催化的芳基溴与烷基卤的交叉亲电子偶联至 HTE。通过使用这种方法,我们能够快速绘制出具有挑战性的 3×222 微摩尔反应阵列的全局反应空间。观察到的命中率 (56%) 与其他常用的 HTE 反应相比具有竞争力,并且结果可扩展。取得如此成功的关键是发现联吡啶 6-甲脒 (BpyCam) 这种配体以前并未被证明在任何反应中都是最佳的,但它与具有互补反应性的最著名配体一样通用。这种“神秘”催化剂可能很常见,现代 HTE 方法应该有助于寻找这些催化剂的过程。
    DOI:
    10.1002/chem.202102347
  • 作为产物:
    描述:
    甲醇环戊烯 在 tBuBrO 作用下, 生成 1-Bromo-2-methoxycyclopentane
    参考文献:
    名称:
    Bresson,A. et al., Bulletin de la Societe Chimique de France, 1970, p. 2432 - 2439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Bresson,A. et al., Bulletin de la Societe Chimique de France, 1970, p. 2432 - 2439
    作者:Bresson,A. et al.
    DOI:——
    日期:——
  • ChemBead Enabled High‐Throughput Cross‐Electrophile Coupling Reveals a New Complementary Ligand
    作者:Ana L. Aguirre、Nathan L. Loud、Keywan A. Johnson、Daniel J. Weix、Ying Wang
    DOI:10.1002/chem.202102347
    日期:2021.9.9
    approaches to C−N and Csp2−Csp2 bonds are available, options for Csp2−Csp3 bonds are limited. We report here how the adaptation of nickel-catalyzed cross-electrophile coupling of aryl bromides with alkyl halides to HTE is enabled by AbbVie ChemBeads technology. By using this approach, we were able to quickly map out the reactivity space at a global level with a challenging array of 3×222 micromolar reactions
    高通量实验 (HTE) 方法是现代药物化学的核心。虽然 CN−N 和 Csp 2 −Csp 2键的许多 HTE 方法可用,但 Csp 2 −Csp 3键的选择有限。我们在此报告如何通过艾伯维 ChemBeads 技术实现镍催化的芳基溴与烷基卤的交叉亲电子偶联至 HTE。通过使用这种方法,我们能够快速绘制出具有挑战性的 3×222 微摩尔反应阵列的全局反应空间。观察到的命中率 (56%) 与其他常用的 HTE 反应相比具有竞争力,并且结果可扩展。取得如此成功的关键是发现联吡啶 6-甲脒 (BpyCam) 这种配体以前并未被证明在任何反应中都是最佳的,但它与具有互补反应性的最著名配体一样通用。这种“神秘”催化剂可能很常见,现代 HTE 方法应该有助于寻找这些催化剂的过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