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aR,6S,7R,8R,8aS)-7-Amino-6-methoxy-2-undecyl-hexahydro-pyrano[3,2-d][1,3]dioxin-8-ol | 165395-47-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aR,6S,7R,8R,8aS)-7-Amino-6-methoxy-2-undecyl-hexahydro-pyrano[3,2-d][1,3]dioxin-8-ol
英文别名
——
(4aR,6S,7R,8R,8aS)-7-Amino-6-methoxy-2-undecyl-hexahydro-pyrano[3,2-d][1,3]dioxin-8-ol化学式
CAS
165395-47-1
化学式
C19H37NO5
mdl
——
分子量
359.506
InChiKey
QGBQGJXBNPKBNN-GXXXTVLE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71
  • 重原子数:
    25.0
  • 可旋转键数:
    11.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83.17
  • 氢给体数:
    2.0
  • 氢受体数:
    6.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溴乙酸(4aR,6S,7R,8R,8aS)-7-Amino-6-methoxy-2-undecyl-hexahydro-pyrano[3,2-d][1,3]dioxin-8-olsod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48.0h, 以89%的产率得到sodium;2-[[(4aR,6S,7R,8R,8aS)-8-hydroxy-6-methoxy-2-undecyl-4,4a,6,7,8,8a-hexahydropyrano[3,2-d][1,3]dioxin-7-yl]amino]acetate
    参考文献:
    名称: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new surfactants containingd‐glucosamine as the building block
    摘要:
    摘要 以N-乙酰-d-氨基葡萄糖为起始原料,制备了三种新型表面活性剂。第一种表面活性剂是甲基 4,6-O-亚烷基-2-(羧基-atomethylamino)-2-脱氧-d-吡喃葡萄糖苷钠,它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的:N-acetyl-d-glucosamine 的甲基葡萄糖苷化,用适当的醛二甲基缩醛进行反乙醛化,去乙酰化,最后将生成的甲基-4,6-O-亚烷基-2-氨基-2-脱氧-d-吡喃葡萄糖苷(2-氨基前体)与溴乙酸反应。将这种 2-氨基前体与甲基碘反应,可以得到第二种表面活性剂,即甲基 4,6-O-亚烷基-2-脱氧-2-(三甲基氨基)-d-吡喃葡萄糖苷碘化物,收率极高。最后一种化合物,即甲基 2-乙酰胺-4,6-O-亚烷基-3-O-[1-(羧基)-乙基]-2-脱氧-d-吡喃葡萄糖苷钠,是由甲基 2-乙酰胺-4,6-O-亚烷基-2-脱氧-d-吡喃葡萄糖苷与 2-氯丙酸反应合成的。在两种羧酸盐类表面活性剂中,亚烷基部分含有 C9 或 C11 疏水链的化合物比含有 C7 疏水链的相应化合物具有更高的水溶性。随着亚烷基疏水链长度的增加,这些羧酸盐类化合物的胶束形成特性和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也随之增加。由于这些化合物含有缩醛基团,因此可应用于新型酸分解型可裂解表面活性剂。在 2% 的 HCI 水溶液中,铵类化合物的缩醛键裂解速度比相应的羧酸盐类表面活性剂慢。此外,还测定了这些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性。
    DOI:
    10.1007/bf02541024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new surfactants containingd‐glucosamine as the building block
    摘要:
    摘要 以N-乙酰-d-氨基葡萄糖为起始原料,制备了三种新型表面活性剂。第一种表面活性剂是甲基 4,6-O-亚烷基-2-(羧基-atomethylamino)-2-脱氧-d-吡喃葡萄糖苷钠,它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的:N-acetyl-d-glucosamine 的甲基葡萄糖苷化,用适当的醛二甲基缩醛进行反乙醛化,去乙酰化,最后将生成的甲基-4,6-O-亚烷基-2-氨基-2-脱氧-d-吡喃葡萄糖苷(2-氨基前体)与溴乙酸反应。将这种 2-氨基前体与甲基碘反应,可以得到第二种表面活性剂,即甲基 4,6-O-亚烷基-2-脱氧-2-(三甲基氨基)-d-吡喃葡萄糖苷碘化物,收率极高。最后一种化合物,即甲基 2-乙酰胺-4,6-O-亚烷基-3-O-[1-(羧基)-乙基]-2-脱氧-d-吡喃葡萄糖苷钠,是由甲基 2-乙酰胺-4,6-O-亚烷基-2-脱氧-d-吡喃葡萄糖苷与 2-氯丙酸反应合成的。在两种羧酸盐类表面活性剂中,亚烷基部分含有 C9 或 C11 疏水链的化合物比含有 C7 疏水链的相应化合物具有更高的水溶性。随着亚烷基疏水链长度的增加,这些羧酸盐类化合物的胶束形成特性和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也随之增加。由于这些化合物含有缩醛基团,因此可应用于新型酸分解型可裂解表面活性剂。在 2% 的 HCI 水溶液中,铵类化合物的缩醛键裂解速度比相应的羧酸盐类表面活性剂慢。此外,还测定了这些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性。
    DOI:
    10.1007/bf0254102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